目前分類:驚艷布魯哲爾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Rutger_Hauer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ewski_CMYK

布魯哲爾

 尼德蘭畫家彼得‧布魯哲爾(Pieter Bruegel),是法蘭德斯畫派三巨匠之一。他的繪作雜揉幻想與象徵、風趣又富諷意,題材含括風土民情和聖經故事,充滿描繪生活細節的高超本領。代表作有諷諭人類自大無知的《巴別塔》,和充滿鄉土氣息的《農民婚禮》。因其作品常透露出他對農民生活的喜愛,因此也獲得「農夫布魯哲爾」的別稱。

北方文藝復興

十五世紀時,「國際哥德式」(International Gothic)藝術在歐陸往南、北兩方發展:南至佛羅倫斯,蛻變為義大利文藝復興,題材多半涉及宗教與神話,激盪出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北至現今的德國北部及荷蘭、比利時等尼德蘭地區,創作大多呈現世俗生活與情感,和南方產生強烈對比,因此稱為「北方文藝復興」。

尼德蘭

尼德蘭(Netherlands)意為「低地」,概指荷蘭。在中世紀末期,範圍包括現今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分地區。

法蘭德斯畫派

法蘭德斯(Flanders)於現今專指比利時北部的法蘭德斯自治區,但昔日則泛指法國北部、比利時和荷蘭南部的一部分。法蘭德斯畫派誕生於尼德蘭地區,是西洋美術史中的重要運動之一,開創人是油畫發明者:范艾克(Jan Van Eyck)。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暨研究所主任 陳秋瑾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蘇振明教授

粉樂町策展人 / 當代藝術藝評家 胡朝聖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 知名畫家 陶文岳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陳淑華教授

元智大學視覺設計系 謝慧中教授

藝術教師 娟娟老師

故宮博物院中國書畫專家 莉娜

典藏雜誌社社長 簡秀枝

作家/義美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歐瑞雲女士

北一女國文老師 陳美桂

「西方神話與傳說羅浮宮珍藏展」 導覽手冊撰稿人 / 大學藝術教師  鄭治桂

齊 聲 驚 艷 推 薦 !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暨研究所主任 陳秋瑾教授

 這部電影質感獨特,充滿深沉的寓意,看完比上完一堂藝術史的課有更深的收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蘇振明教授

 布魯哲爾是北方文藝復興非常傑出的畫家,也是西洋美術史上最早捨棄王公貴族畫像,專注描繪小人物的藝術家。透過繪畫的人道關懷精神,探討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統治者與平民百姓的對抗,因此被尊稱為西方藝術史人文主義的先驅者。

粉樂町策展人 / 當代藝術藝評家 胡朝聖

這是一部藉由16世紀的作品與當代作跨越時空的對話。影片感人的地方是作品裡的人物不管平凡百姓或主角,都充滿了生命的力量,發人深省。同時導演為了聯繫畫作的時空背景,結合了科技手法,並展現了舞台劇的效果,讓作品深刻地展現原有特質。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 知名畫家 陶文岳教授

具備了歷史、宗教與藝術的特質,擁有如史詩般宏觀巨構的電影。將人性善良、醜惡、悲憫交集的複雜思維,透過魔幻虛實的運鏡,微觀細膩的俯瞰,讓經典名畫精采再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陳淑華教授

幕幕至美、繪畫化的畫面,開啟觀者視覺新體驗,令人不捨片刻轉移。雖非雅俗共賞,卻不失為端睨藝術家如何透過微妙纖細的手法,探索人性的佳作。

藝術教師 娟娟老師

這部片真的好美,導演把布魯哲爾的創作更加昇華了。當人們內心被壓制時,似乎只看到黑暗面,但透過藝術家所安排的風車和十字架之意象,將畫中象徵符號以鏡頭轉化成更具積極性的生動畫面,簡單、美好就讓人回到內心的平靜。

元智大學視覺設計系 謝慧中教授

從未看過這麼注重各方面的細節,包括服裝、表演、光影呈現的一部電影。即使已經非常熟悉藝術史跟藝術家的人,仍然會因整部電影的畫面而感動、驚嘆!

故宮博物院中國書畫專家 莉娜

這部電影所拍攝的《前往髑髏地的行列》,其中深沉的宗教背景跟現代時空的距離,經由導演的說故事方式跟畫面呈現,讓人更想深入探討畫作內在的寓意跟豐富的內容。

典藏雜誌社社長 簡秀枝

何其幸運可以看到這樣的電影,現在的媒體充滿了亂象,但還是有藝術家願意以自己的角度訴說這般不一樣、乾淨的故事。身為藝術媒體,我們希望做更多的努力,讓這樣有意義的影片有機會發光。

作家/義美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歐瑞雲女士

非常高興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真的為台灣的人民感到幸福,因為在不同的角落都會有人願意將美好的事物帶到你面前,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感受、知覺,也繼續支持與鼓掌。

北一女國文老師 陳美桂

我從電影一開始就被感動了。開頭的音樂、場景,甚至整部電影對白非常精簡,讓事件輕易地就抽繹出來,但情感卻未曾絲毫減損,主要傳達的訊息很乾淨的展現在視覺跟聽覺裡,影像深刻而令人震撼!感受電影的音樂、畫面和構圖時,就像在讀一首詩,完全讓人放心大膽的浸潤其中,無需去追溯劇情的線索,而單純地重回對影像的直覺與情感觸動。

「西方神話與傳說羅浮宮珍藏展」 導覽手冊撰稿人 / 大學藝術教師  鄭治桂

這是藝術界,甚至是史學界期待已久,將經典顯微再現的巨大企圖,一部在數位科技發展到今天的水準才可能拍出的「繪畫電影」,即以繪畫質地為核心主題。一身詩人氣質的波蘭導演,一個飾演尼德蘭畫家的荷蘭演員,二位氣質與演技蘊涵厚度的老牌英國戲劇明星,滿溢一股以90分鐘時間長度深刻凝視經典名畫的熱情。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艷_電視字卡1

【票價】單張225
【經典套票】2450元,加贈布魯哲爾電影畫作酷卡(一組3張)
【團購優惠】10()以上 優惠價200/人,20()以上 再享九折優惠180/人。

點此下載 包場/團購單

*歡迎美術設計相關科系,來電洽詢師生包場方案*

購票端點: 兩廳院售票網博客來售票網、亞典藝術書店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購票觀眾,將於戲院售票端點獲贈

限量精美畫作導讀海報 乙張

Joanna_Litwin_Rutger_Hauer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 深沉的北方激情 風車與十字架 (The Mill and the Cross) <下>

文/ 鄭治桂(大學藝術教師,畫家)

這是藝術界,甚至是史學界期待已久,將經典顯微再現的巨大企圖,一部在數位科技發展到今天的水準才可能拍出的「繪畫電影」──即以繪畫質地為核心主題,以觀察為目標的影像。

畫面/影像

布魯哲爾的繪畫長於呈現完整的廣角空間,描繪眾多的人物進行各自活動,形成如風俗畫(genre)般多樣的生活面貌而著名,而《前往髑髏地的行列》表面上似乎採取了一個線性的敘述手法,卻在滿佈細節的散焦畫面中,塑造了他在名作《巴別塔》那般的象徵意象──巨岩,而成為導演利亞馬耶斯基(Lech Majewski)《風車與十字架》的影像靈感。

電影以移動的影像,環繞著這一座巨岩風車的巨碑意象切換剪接,呈現多線敘述的劇情片段。他從畫家的角度切入聖母的意象,呈現貴族與宗教界人士的形象,罪人的遭遇與受刑的經過,以至綑綁懸吊的意象,和那片斷出現的村民,婦孺、聖人與聖母、軍士、販夫走卒、商人、販工、木匠,那些刻薄的、魯鈍的、悲淒的、驕傲的、無辜的種種人物類型,容導演刻畫他們臉上的風霜更甚於畫布上的裂紋,冷靜且細微地描繪他們的處境,呈現低地國的地方風物。這是一個北方版人心冷漠與場景熱鬧的「耶穌受難圖」

「耶穌受難」(Passion)的悲傷主題,由素以氣質深沉內斂聞名的夏洛特˙夏普琳(Cherlotte Rempling)詮釋,對照內斂優雅的老牌戲劇演員米高約克(Micheat York)的世故,在她靜穆的面容中,以極少的演技傳譯深刻的悲悽,在陰翳的北方國度的情境中,流露沉默的哀慟。

全片的對白極少,幾乎是一部默片。在隨著飾演布魯哲爾的魯格豪爾(Rutger Hauer)眼神移動的鏡頭下,影像的流動緩慢,畫面的切換,充滿靜止的美感,影片在傳統藍幕技術的基礎上,以數位畫質追求「畫/人」貼合的效果,達到了北方繪畫質地的極致水準!當數位技術將畫面放大成風景(背景),襯托人物在前方行動與對話時,觀影者雙眼視線的焦距,在背景畫境和前景人物之間滑動,卻同時獲致犀利精確的視覺印象,令人迷惑且驚歎!

12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ewski_CMYK

繪畫電影

這是藝術界,甚至是史學界期待已久,將經典顯微再現的巨大企圖,一部在數位科技發展到今天的水準才可能拍出的「繪畫電影」──即以繪畫質地為核心主題,以觀察為目標的影像。

本片影像即使從科技的角度而言,也可說達到了藝術史研究的深度,從繪畫美學的角度而言,更超越了博物館學者與藝術史形式分析(Stylistic analysis)的理論。他不僅突破了針對繪畫平面靜止狀態的形式分析,或敘述背景故事與符號的解讀,或考古時代風俗的研究,甚至圖物誌的科學調查;它假科技之名,以藝術之眼,切入畫面二度空間的隙縫,成功地引領觀眾進入畫境,隨著鏡頭左右逡巡,化為介入畫中世界的觀察隻眼。

導演以影像畫質再現原始畫面質地的同時,忠實地貼近了畫家以透視比例來鋪陳空間的手法,以獲取巨大景深的精細畫質的原始意圖,而導演的影像並非僅是將「畫作」 剪貼成人物劇情的「精細背景」,卻是將「實景/人物」 和「畫面/背景」 貼合的概念與手法,在「以畫作底」和「以人入畫」的雙重融合中,形成「影片」 的即「繪畫」 的驚人質地!

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曾經以《夜巡林布蘭》(Nightwatching, 2007) 創造了一件巨幅經典名作的陰謀內幕,成為畫家導演中最具想像力與深度的影像詮釋者,而馬傑斯基則將北方繪畫巨匠經典中的「風車與十字架」的象徵意象與現實觀照,注入了深沉的靈魂,反映出思考複雜卻講究質地的北方激情(passion)

13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ewski_CMYK

(本文出自 典藏投資3月號)

回去看 深入導讀(上)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凡購票觀眾,將於戲院售票端點獲贈

限量精美畫作導讀海報 乙張

Charlotte_Rampling_Rutger_Hauer_Michael_York_THE_MILL_&_THE_ 深沉的北方激情 風車與十字架 (The Mill and the Cross) <上>

文/ 鄭治桂(大學藝術教師,畫家)

波蘭導演李奇˙馬傑斯基(Lech Majewski)2011年,以一部93分鐘長度的影片《風車與十字架》(The Mill and the Cross, 2011),向這件北方大師的繪畫經典致敬,而羅浮宮(Louvre)的首映更代表藝術史界對該片藝術性的高度讚譽!馬傑斯基本人更和藝術評論家麥可˙吉普森(Micheal F.Gibson)共同撰寫了一本探討畫作與電影拍攝的同名著作──《風車與十字架》,記錄了他們對布魯哲爾的《前往髑髏地之路》的觀察與思索歷程。

北方畫派

 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在義大利向全歐散發古典藝術的光芒之前,北方尼德蘭(Netherland)的凡艾克(Jan Van Eyck, c.1390-1441)兄弟曾經以油畫的發明,為南歐的義大利注入繪畫的活力,而南歐的藝術向北方傾注影響力的同時,十六世紀中葉曾經前往義大利的彼德˙布魯哲爾(Pieter Bruegel, c.1525/1535-1569)其父子,則承襲了文藝復興的精神,融合北方民族那精確而又細膩的繪畫質地,呈現屬於北方藝術的特色。

布魯哲爾在晚年所作諷諭人類自大與無知的《巴別塔》(1563,114x155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和充滿現實生活氣味的《農民婚禮》(1567,114x163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顯示他在飽含法蘭德斯(Flanders)地方風情與蘊蓄哲思寓意(allegory)之兩端,藝術表現的寬度。而1564年所畫的一張《前往髑髏地的行列》(Procession to Calvary, 1564, 124x170cm,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更是集寫實與象徵於一爐的經典鉅作。

今年59歲的波蘭導演李奇˙馬傑斯基(Lech Majewski)則在2011年,以一部93分鐘長度的影片《風車與十字架》(The Mill and the Cross, 2011),向這件北方大師的繪畫經典致敬,而羅浮宮(Louvre)的首映更代表藝術史界對該片藝術性的高度讚譽!馬傑斯基本人更和藝術評論家麥可˙吉普森(Micheal F.Gibson)共同撰寫了一本探討畫作與電影拍攝的同名著作──《風車與十字架》,記錄了他們對布魯哲爾的《前往髑髏地之路》的觀察與思索歷程。

7_Rutger Hauer_THE_MILL_THE_CROSS_dir_Lech_Majewski

神聖主題世俗風

 布魯哲爾在《前往髑髏地的行列》中,將北方民族的生活情景與源自南方歷史的基督受難主題,綜合成一個寫實與象徵的戲劇情境。這件以法蘭德斯現實情景為基礎的繪畫情境,不僅在風景描寫有著圖物誌(topography)的科學描繪,它刻畫北方低地國的生活面貌,更逼近文獻考據的價值。他的繪畫中更常在呈現民俗風貌與現實情境中,以暗喻或是諷刺的手法,蘊涵宗教或教訓的寓意(allegory)

《前往髑髏地的行列》的畫面遠景,從一片起伏高低的丘坡與坳地中,矗立起一塊高聳而尖銳而光禿嶙峋的巨岩,如紀念碑般引人注目。岩石頂端搭建了一座木造的風車,將這一座尖聳巨岩,陡然之間罩上一層現實的色彩,卻又超現實般地將象徵與寫實稼接了起來!

畫面以此高聳巨岩頂端的風車為軸心向外輻射,在地面空間由近及遠地鋪陳出人群,以及散置在這鄉野空間中的車馬人物;貴族的形象與粗鄙平民的群眾參差交雜,而橫亙過畫面一列前往髑髏地的隊伍,則切分了畫面的上下方,將遠方孤獨而寧靜的巨岩和前景右方悲慟的群像隔開的同時,也形成了某超凡脫俗的超連結,而孤高的岩石儼然成了某種精神的象徵,與前景由信徒圍繞的悲傷聖母遙遙相映;坡地角落一顆牛頭骨,是死亡的聯想,而順著畫面右側邊緣高高聳起的木頭柱子所撐起的車輪,則是北方現實的事物所搭建起來將犯人的示眾的刑具;至此,一個法蘭德斯版本的基督受難的場景於焉完成。悲劇性的神聖主題也混揉了世俗的民間氣息。

「受難曲」(Passion)沉痛的悲劇主題,歷來畫家都致力於營造古代情境與悲劇意象,然而布魯哲爾這一件將近200人前往髑髏地的人群場景,所呈現畫家當代生活面貌與地方色彩之鮮活強烈,卻令人驚訝!

這張畫作從內涵到形式充滿著超現實的對比,在古今交錯的時空中,極度精細的細節,呈現著寫實的風俗樣貌,交融著戲劇性與敘述性的雙重效果,又如何拍成一部電影?

PETER_BRUEGEL_THE WAY_TO_CALVARY_CMYK (放大請點)

(本文出自 典藏投資3月號)

繼續看 深入導讀(下)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UVRE 羅浮宮 法國首映

倫敦國家美術館 英國特映

 日舞影展入選影片 / 舊金山影評協會特殊貢獻獎

鹿特丹國際影展入選影片 / 瑞典哥特堡國際影展入選影片 

 在法國超過 6 萬 5 千人次觀影

於日本創下超過 3 萬人次票房

揭開北方文藝復興巨匠「風車與十字架」之謎
布魯哲爾永恆畫作《前往髑髏地的行列》大銀幕揭密


POSTER-OK

破解劃時代史詩繪作的象徵密碼!

本片精彩探究了北方文藝復興巨匠布魯哲爾的經典繪作《前往髑髏地的行列》。身在16世紀的尼德蘭畫家布魯哲爾,在北歐的地位相當於南歐義大利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大師。就在他創造巨作的1564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對尼德蘭的新教改革進行血腥鎮壓。布魯哲爾透過觀察,將時下小人物遭受的苦痛搬進畫作,寓意式地融入聖經故事,以「風車與十字架」的象徵鋪展在永恆的視野。本片精妙利用電影科技,交融畫作與攝影,呈現空前的藝術盛宴。而隱匿其中的繪畫與鏡頭語言,更值得現代人靜靜反思。

《驚艷布魯哲爾》的四大驚艷之舉:

●將光影當畫筆,底片當畫布,在藍幕技術的基礎,高妙融合真人與繪畫,達到北方文藝復興繪作的極致質地。

●忠實史料、極盡考證,將16世紀尼德蘭的生活樣貌與地方印象,於片中赤裸鋪展。

●古今眾多畫家皆描繪過耶穌受難圖(Passion),但在布魯哲爾筆下,卻浩蕩成500多人前往髑髏地的壯闊場景,導演更將此野心搬上大銀幕。

●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本片企及了藝術史研究的深度;從繪畫美學的角度而言,更超越博物館學者與藝術史形式分析的理論。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