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談到自己嗎?」
是這樣的一句話,開起了我久而遠去的感動機制。

今天的陽光午后,因為朋友的招待讓我有了機會去看了這部《他和她的男人L'Homme de Sa Vie》。以下所有言論,稱不上是影評,內容只是一個靈魂思緒還駐留在普羅旺斯神秘陽光和錯綜關係裡的無知言論的人的有感而發。非關一切理論的言述,只和一切內心的傷創有關。

他和他的男人陳述交疊了許多故事,每一段的情感皆因角色人物的性格表現而脫序的交織纏繞。一段夫妻關係的完整卻因為一個同志鄰居而全盤改變,男主人費德烈在無形中被同性戀鄰居雨果,在潛移默化影響之下,而看見自己深沉於內心的同志情感。而雨果對愛情的離失確也因為費德烈的純真與固執而重新改觀。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橋段是雨果最後倚靠在病危父親的床上那幕,今年四月我也面臨和他相似的生命領悟,最後,雨果的舉動像是在為我對父親的不諒解有了改變及釋出。那是一種深耕於內心的執念,卻因為這一幕而彼此原諒。當然,當雨果隨著父親的抽吸律動的瞬間,彷彿是樣將世界所有的難挨由雙眼傾瀉,看見以往盛氣凌人的父親如今如垂死般的躺臥在病床上,那種失去的預言是會不斷譴責於內心的那種任性與誤解。

關於愛,我們都看不清楚。一切未知的像個黑洞。

我承認導演莎寶布里曼在內心的刻畫上的確是要人命,試想全世界面臨這樣事故的人有多少,那樣的感動被隱喻出來的張力,卻是可以讓觀者在出了電影院之後,還分不清楚身處現世的絕妙表現。每個人都可以愛人,愛的本身本就抹上無法定義的香氛,那是這樣的迷人,卻又令人窒息。就如片中雨果曾和男主人說了一句話:「少來完美那一套」這是如此莞爾,卻又意帶著愛情的多面與不堪。對於愛的缺乏,人總是執著,對於完美也總是失去了需要的焦點。

在場景表現上,也算是我屬意的表現手法,向光性的意味在多處都可以看見。雨果跑步的晨光,從身影上刻畫出迷人線條,像是讓著費德烈產生競爭的雄性表現與一種追尋知心者的遙望,不用多說什麼,唯一的喘息,是那時兩人無形溝通的巧妙聲響。雨果的家中不單的利用了光影的進退而營造了與時空擦身而過的趣味拼字,那是一種讓人感嘆時光的稍縱及逝也讓此處的場域如此迷人。因為腳疾的作祟,這也命運式的為著兩人的關係更加緊密,雨果背著費德烈穿過一幕幕的風景,曝露在外的直接表現,是不是也為著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更加真實,相互扶持的舉動,是為著對方說著心裡的期待還是在對著自己憐哀。

一對光與影的對峙,像是呼應著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雨果總是對著死亡有著莫明的追求及完美定義,但似乎也因為費德烈的介入而混淆了對友情,愛情,親情的錯置重組,而面對如此相異行徑及文化的雨果,費德烈似乎更看清了存留於身體裡的基因呼喚。到底是誰開始,軟化了自己最後一道防線。最後的結局雖然不是做的很完整,但卻因為這樣的預留的表現,讓觀者多了點思維的空間。不管再做哪一件事情,不管事情的輕重為何,如果要達到心中的目的就會相對的犧牲與代價。我想,當費德烈找尋到自己的同時,是不是也準備要付出毀滅原有幸福的這檔事。而當雨果二十年前離開家庭的那一刻起,是不是就要準備收拾看見父親死去的悲慟。不管如何這都是一種選擇,就如片中雨果像費德烈說著:「你不能只是受卻不懂的施。」一樣。這是循環整個命運的重要機制,無法捨去但卻迷人。

同志的題材在近年來不斷被搬出台面,除了對於封閉關念的解套之外,世人對於同性關係的接納也較早期更為擴張。但到底是因為習慣這樣的事物在生活周遭不停浮現,而變的不再突出以導致接受的舉動產生,還是人們真的可以以愛為出發點去吸收及治癒,殘存於心中的偏見與悲哀。

不管如何,當全球樂活效應普遍生產的進度中,愛是不是也可以不帶著偏執似的選擇相愛。愛沒有對錯,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那是不是可以因為他們之間的故事,來體會導演心中的用意呢。

他和他的男人電影文宣刊物上有著這樣的一句話:「因為愛,看見最真實的自己。」我們如果可以從中學習成長,那是不是可以暫停自己內心對外的盲目追究。如果我們可以從中的到與不同人相處的愛時,那世界的爭亂是不是就會少些。愛一直都在身邊圍繞走唱,不要讓封閉的思維,杜絕聽見你對愛的感動。進而相融形象,性別,語言, 文化,知識,傳統之外,就如裡頭到處出現充滿陽光的風景般,是相信一切將會由愛重生。

「你害怕談到自己嗎?」
只是自己的觀後心得,跟一切評論無關。
 


轉引自《聽島而說》http://blog.roodo.com/shimaz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