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引自  cinema-critique 周星星電影評論



《四百擊》的陰影下,《屋頂上的童年時光》(Anche libero va bene) 八成難成為全球觀眾永遠在乎的經典;但它強勢地展現實力:我是一部優秀的傑作。義大利男演員吉姆․羅西․史都華 (Kim Rossi Stuart) 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敏銳度不輸楚浮。

 

 

這是關於一個家庭的故事,但更具體地說是關於十一歲的湯米 (Tommi) 的故事。他跟他正邁向青春期的姊姊與父親(由吉姆․羅西․史都華飾)過著一個關係親密的家庭生活,感覺上不缺任何東西也不像缺乏幸福。但是他父親強迫他該表現得像男人,他自己也已經不再像小男生。劇情進展到影片末端,反而像是《我心遺忘的節奏》的命題(兒子都叫湯姆、湯米:托馬、托馬梭):作父親的反而像是兒子反過來被兒子關心。

劇本上,說實在的沒有一個終極危機,湯米並非自一開始就和父親鬥爭:他比較喜歡踢足球,但他父親卻希望他能成為高貴的游泳健將。整部片其實是由一連串的生活片段構成,但已依稀讓人嗅出唯一的終極主題:愛(跟被瞭解)。於是乎,劇本不斷地為湯米疊上一道又一道的人際關係,讓周圍的其他人全都能成為對照組,並全都被湯米看在眼中。所以,劇情可以發展到湯米跟鄰居好友的爸爸(!)兩個人一起去湖邊釣魚,雖有些不可思議,但又自然到讓觀眾認同湯米一直沒有出軌淪為不良少年。

也因此,我們可以先下個結論:《屋頂上的童年時光》豐沛的情感全是那麼地真實、不做作,描述永遠正直、來回皆不失真,情境跟人際關係全都能讓觀眾一致地認同。吉姆․羅西․史都華賦予他自己一個強力發洩的表演優勢,但飾演湯米的亞歷桑德羅․莫拉齊 (Alessandro Morace) 卻在憂鬱的氣質中百分之千地詮釋出忍受千百種矛盾的心思狀態。身為導演的羅西․史都華更將影片控制在日常生活(寫實主義)的極限內,從未有任何線索要將影片急轉至大悲劇、欺騙觀眾的淚水。這樣紮實、中肯的處理突顯出這部首部作強悍的導演完成度。

《屋頂上的童年時光》的義大利文原片名 Anche libero va bene 出現在湯米父子最後一段對話:「libero」(自由球員)這平凡的、甚少建功的踢球位置「也很好」(va bene),顯見這家庭願意接受「平凡性」以臻至家庭的圓滿。片尾一張照片(不稀奇)跟一張字跡醜到像小孩子寫的書信(意外且優的安排)──湯米的母親寫給湯米的便條──交代了她的「不得已」,他人又坐在公車上,這已不僅僅是動人而已,這還顯示羅西․史都華過人的匠心(獨具);十五歲以上必看之佳作。(本文日後會出加長版)周星星評價:《屋頂上的童年時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