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 影評人梁良的中時部落格

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圍牆倒塌,兩德重歸統一。但在這個日子來臨之前,不少德國家庭因為這堵圍牆之隔而被迫骨肉分拆兩地,造成了幾許難以挽回的人倫悲劇。本片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傷痕故事。

本片劇情描述西德的文學教授羅伯特(烏里‧馬蒂斯飾)為了寫作他的第一本小說,隻身前往昔年的東德小鎮找尋書中女主角安娜(安娜‧瑪麗亞‧彌爾飾)的女兒英嘉(安娜‧瑪麗亞‧彌爾兼飾),藉以查清楚一些真相。一向由外公外婆帶大並過著平靜生活的活潑少女英嘉,原以為母親溺死在波羅的海,父親是誰則不詳。羅伯特的突然到訪和他透露多年前曾在西德的寫作班見過安娜來上課,狠狠地推翻了祖父母的謊言,並令英嘉產生了一連串的疑問:難道母親如今還活著?她為什麼會狠心將自己的骨肉一直丟在東德?甚至在德國統一之後都不聯絡?為了追溯自己的生命之謎,英嘉與羅伯特一齊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尋親之旅。昔日東西德分離的歷史傷痕,開始陸續在這個年輕人的眼前呈現。

11月的孩子中文海報.jpg

本片的情節採用過去(1980年)和現在(2007年)雙線交錯進行,並在相互呼應的發展中逐漸揭露事件真相。這種劇本結構雖然並不新鮮,但能將昔與今的兩段歷史作出清楚而流暢的對照。一人分飾母女兩角的安娜‧瑪麗亞‧彌爾肩負了全片大部份的主要表演,成績不俗。發生在過去階段的安娜與脫逃蘇聯士兵朱里之戀、以及他們一齊偷渡到西德而帶出安娜與舊情人亞歷山大的微妙三角感情關係,為這個尋母故事增潻了一些複雜難解的時代悲劇感,也有一定的曲折懸疑性,有效地支撐起了英嘉的身世之謎。一個母親為了追求個人的自由而不惜放棄親生骨肉,這種自由的代價是否值得呢?從片中三度引用的安娜詩句其實早已有了答案。

至於發生在現代部份的情節,則男女主角各有其盤算。羅伯特對於是否要將他利用安娜的故事寫成小說的真相坦白告訴英嘉而一直猶豫不決,在旅途過程中他甚至對年齡可當他女兒的英嘉動了情,這些著墨使男主角不致淪為陪襯而有了一點感情上的掙扎。個性比較獨立強悍的英嘉以雙人座的三輪摩托車作為其代步工具是一個頗高明的安排,看她搭載著羅伯特展開長途跋涉的旅程,事件由女性主導的態勢不言可喻,在畫面上也增加了趣味性。事實上,片中幾個重要的男性角色,無論是德國人或是蘇聯人,都沒有印象中的強悍和英雄感,反而遇事畏縮和想法自私,難怪現在領導新德國的是個東德出身的強勢女總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