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女王是女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特別專訪導演分享她的拍攝想法。

02.jpg 

您在電影產業的發韌始於選角指導及助導等,您是如何利用這些經驗,來拍攝第一部35釐米劇情長片?

  我一直非常幸運能與才華洋溢的導演共事,像是盧奎西亞‧馬特爾(Lucrecia Martel)、侯黑‧加傑羅(Jorge Gaggero)、阿雷漢卓‧阿奎斯提(Alejandro Agresti)、帕布羅‧查比羅(Pablo Trapero)、艾瑞爾‧羅特(Ariel Rotter)、維羅妮卡‧陳(Veronica Chen)、馬可‧貝奇斯(Marco Bechis)等。在我擔任助導時,會與導演有非常親密的工作關係,並與整部影片的製作過程密不可分,這些都是非常棒的經驗,讓我第一次執導長片時就感到得心應手。

  記得當我跟盧奎西亞‧馬特爾一起拍片時,我們常試著用不同方法替故事找出最好的觀點。我學到了在拍攝過程中,擁有清晰敘事觀點的重要性。

  而身為選角指導,我必須親自示範,並與演員一起投入表演,這讓我學到許多演員訓練方法,並對表演有所認知與了解。在我自己的電影中,也可看出我在這方面下了許多功夫。

 

拼拼圖和拍電影對您來說是不是一樣的事?

  當然!拼圖是匯集所有小圖創造出一個大圖。編寫劇本和拍攝一部電影的程序跟拼圖完全相同,拍電影就像是拼一百萬片的大拼圖!

  拼圖需要非常專注在每一塊圖片上,你必須找出它的形狀、顏色、特點然後你才能開始找出全部關聯。這就類似演員、攝影、場景、道具、佈景、服裝、音效、顏色、燈光你必須了解每一個要素,才能盡情發揮。但若要真正玩出興味,你必須個別專注在每個部分,然後小心翼翼地拼湊它們。

04.jpg  

加百列‧高迪(Gabriel Goity)、瑪莉亞‧奧內托(María Onetto)、奧特魯‧高茨(Arturo Goetz)都是阿根廷著名的演員,是什麼因素讓您選他們三位擔任主角?之前有跟他們合作過嗎?

  我喜歡總是出人意表的演員,他們的表現你永遠無法預期,但這樣的演員很難被發掘。他們本身必須勇敢,願意多方嘗試、冒險。我也喜歡擅長喜劇的演員。這些都是我選角的優先考量,因為他們的表現會帶電影進入另一個層面。

  我是在為艾瑞爾‧羅特導演的作品《另一位》(El Otro)選角時,認識了瑪莉亞‧奧內托。當時我正在編寫《拼圖女王》的劇本,便迫不及待邀請她來主演。一切都太完美了,我們就像一見傾心的情侶。我將劇本寄給她,兩個小時後她就答應出演,但電影過了三年多才開拍,她卻願意長期配合。瑪莉亞‧奧內托真是一位令人驚異的演員。她的女伶生涯始於戲劇舞台,而她也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能與她合作真的太夢幻了,她總是讓人驚喜連連。

  加百列‧高迪在阿根廷是非常知名的演員,他可以是全世界最貼心的男人,下一秒又化身為魔鬼。片中女主角瑪莉亞的老公必須是個強硬的人,他不是那種你可以輕易拋棄的人。他們的婚姻是真愛的產物,這讓故事更具張力。

  我在拍攝《拼圖女王》的前一年與加百列見面,當時他忙於電視影集與話劇演出。他很喜歡這個故事,並給予天大的支持,即使當時我們還不太認識。真的很感謝他在百忙之中答應我們的邀約來拍攝這部電影。

至於單身富豪羅貝托的角色,我想找個能勝任、大家又覺得很對的人。他得是個會將拼圖當事業認真經營的人。我原本設定羅貝托是更年輕的,但奧特魯‧高茨比我當初設想的更完美。我曾在《聖女性女》和他工作過,也在一些電影選角時碰過他。觀察他的活力真是人生的樂趣之一。在他還沒看到劇本之前,他邀我一起喝下午茶,也談到他最愛的茶是正山小種茶和伯爵茶,正好就與劇本中的羅貝托不謀而合,真令人不敢置信!有趣的是,奧特魯以前就很愛拼圖,常常徹夜狂拼,之後不得不戒掉。聽他分享這些事情的當刻,我就知道這角色非他莫屬。

 

您的電影有受到阿根廷新浪潮的影響嗎?在電影路上,哪些人影響過您?

  我真的非常喜歡一些阿根廷電影,但並不覺得自己與阿根廷新浪潮有所關聯。就好比說,我在盧奎西亞‧馬特爾、帕布羅‧查比羅和李桑德羅‧阿隆索(Lissandro Alonso)三人的作品之間,並沒看到什麼共同元素。當然,我們大部分都生在同世代,這點讓我感到和他們非常親近,但這中間並沒有什麼同質性的美學運動。有些電影非常敘事性,有些則過於思考性。或許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這些電影都擁有自己的清晰觀點。

  《拼圖女王》是一部故事導向的電影,有點趣味加上陰謀論,在類型裡並不少見。但它並不是描述特定時期裡的特定社會現實,而是傾向主角本身的想望。

  至於影響我的人,清單很長。我很愛約翰‧卡薩維茲(John Cassavettes)和提姆‧波頓(Tim Burton),也喜歡伍迪‧艾倫(Woody Allen)、克勞德‧梭特(Claude Sautet)、蕾貝卡‧米勒(Rebecca Miller)的《迷途人生》(Personal Velocity)、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élie)、派卓‧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比利‧懷德(Billy Wilder)和大衛‧林區(David Lynch),還有很多很多!但影響我最直接的還是盧奎西亞‧馬特爾和帕布羅‧查比羅。

05.jpg  

您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城市維持著什麼樣的關係?

  我沒辦法在其他地方居住。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個大熔爐,我愛死了。我可以是俄國人、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同時也是阿根廷人,所有不同文化都聚集於此。在某方面而言,布宜諾斯艾利斯很歐洲,但在其他方面來說又不是。它非歐洲的部分讓城市看來混亂,而這樣的混亂是我努力在玩味的,因為我覺得人生不能用簡單的二分法看待。如果你試圖從中找出秩序,用最直接的方式處理,或是讓人準時赴約,這都無異於自殺。

  因此我覺得,布宜諾斯艾利斯比其他城市更誠實。我喜歡這裡的人溫暖的一面,但以憐憫的眼光看,又能從中清楚看出人性的黑暗面。這是非常複雜的,複雜到讓我喜歡。

 

《拼圖女王》對當代阿根廷和拉美社會的婦女解放運動表達了什麼樣的看法?

每個人都需要自由,也需要被善待,這在我們的文化裡並不存在。在我們國家,還是有許多死亡歸咎於家庭暴力。當然大男人主義和男人不流淚始終影響著我們的文化和婚姻。

女人能靠自己的力量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她們才能真的獨立和成長。如果丈夫是家裡唯一能賺錢的人,那太太幾乎就跟女兒沒有兩樣。當家裡的人最後都離家獨立了,可以想像為人妻母的,生活會變得有多悲慘,她會無所事事孤單到死。許多女人到50歲的時候都閒到抓狂。

另外一提,我發現有些女人根本缺乏熱情,只想當家庭主婦,真是令人不敢置信。我並不是說這是錯誤的觀念,但那樣的情況可能會造成生活失衡。我相信維持平衡或試著達到平衡在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事。有快樂的母親,世界也會變得更美好,這點我深信不疑。世界上每個職業婦女都知道要找到生活的平衡點有多難。許多人在這方面遭到失敗,但這是成為女人或身為人類成長必經的過程。

 

女主角瑪莉亞跟你有什麼相似之處?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拼圖女王》是一部自傳電影嗎?

瑪莉亞是個熱情的人,甚至是個令人著迷的女人。我相信當你想維持一種熱情並永不放棄,你就會改變。你周遭的所有事物都會改變,那時你的感受會非常強烈,覺得充滿祝福。當你冒著所有風險甚至沒考慮後果的時候,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時刻。瑪莉亞就是經歷了這一個轉捩點,在這過程中你一定會失去什麼,但其他都會克服的。我曾歷經類似的婚姻生活,它們會是你人生中的里程碑。無疑的,我跟女主角瑪莉亞的遭遇還蠻像的。

另一方面,我的母親和瑪莉亞也有相似之處。《拼圖女王》講的是一個母親的故事,某方面來說是含括所有母親的故事。瑪莉亞擁有令人不思議的奇妙力量,她能無條件地愛人,為家庭和孩子犧牲奉獻(這部分也涉及到她的控制欲)。我喜歡她是因為她並不是個英雄人物。以常理來看,她算脆弱。我喜歡她有她自己的勝利方式。她的毅力和決心就是她的力量。這不代表她沒有感情或不流淚。但她不會大聲咆嘯,她會自我節制,並順著其他人的步調。她在愛中得到她要的,她純粹給予,就算沒有回報也會繼續付出。

有時我們會被強烈的個性吸引;我所說的強烈是形於外的,那是種顯而易見的堅毅。可是當我長大後,我學會專注在另一種形式的力量。那是第一眼無法察覺的力量,你會觀察到某些人可以毫無掙扎地順勢而為。但如果你繼續觀察,你會開始了解,這樣的人一直在我們週遭,她用自己的方式打拼奮鬥。我只是剛學會辨認其他的奮鬥方式。我們習慣用男人的方式打拼,但我喜歡女人的做法,或許沒那麼剽悍,但不會大聲咆嘯。也許瑪莉亞有時似乎是迷失了,但她會繼續勇往直前。我從母親身上學會欣賞這些特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