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末期,幾個年輕人用文字在法國影壇燃起一片野火。

楚浮(Francois Truffaut)直接點名權威幾乎凌駕導演的兩大編劇奧杭區(Jean Aurenche)、波士特(Pierre Bost),譴責他們讓電影淪為文學的附庸。高達(Jean-Luc Godard)則列出21位導演,說他們從主題、對白到攝影機運動都一無是處。

IMG_0199.JPG 

但兩人並非放了火就跑,反而「投筆從影」拍起了電影。楚浮的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震驚坎城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導演;由他編劇、高達執導的【斷了氣】(A bout de souffle,1959)也在第二年的柏林影展得獎。他們揭櫫的自由氣息,讓看似粗糙的影片外貌,反而解放了拍攝的場景、器材、技法與定義,獨特的電影語言不僅捲起了「法國新浪潮」,大批的仿效者更翻動了世界的電影版圖。

這樣的傳奇,讓後世影迷每每提到「新浪潮」,總有一層神話的光暈籠罩其上。而在浪頭最上方的楚浮與高達,也該理所當然「焦孟不離」才對。然而,美好的仗打過以後,個性、理念、路線的差異,注定兩人日後的分道揚鑣。高達愈來愈激進,每部電影幾乎都是電影美學與政治理念的開創或顛覆;而楚浮鞭辟入裡的愛情探索與電影感懷,在高達眼中成了自溺與軟弱。從文字論戰到唇槍舌劍,兩人竟到不相往來的地步;直到楚浮病逝,徒留欷噓。

現實戳破了神話嗎?其實更證明革命的不易(它怎麼整合了出身與觀念原本不同的人),以及創作者的盲點與誠實(革命伙伴終究得面對彼此終極目標的差異)。楚浮與高達的故事,我早已知道,也幫助我去理解那些曾經胼手胝足改寫臺灣影史的前輩們漸行漸遠的原因。「一杯看劍氣,二杯生分別,三杯上馬去」侯孝賢曾用胡蘭成的詩句來形容這層關係的演變。楚浮與高達有這股意氣風發,但負氣的煙硝味卻徹底腐蝕了友誼。聽說高達後來為楚浮病逝多年後才出版的書信集作序,是不是為時已晚?

艾曼紐洛宏(Emmanuel Laurent)導演的紀錄片【楚浮VS.高達】(Two in the Wave),試圖為這段風起雲湧的電影史,以及兩位名留影史的大師,進行一場盡量不偏頗的耙梳。豐富的史料與動人的影像,那些美好的與殘酷的,很難不教影迷激動。

楚浮與高達,沒有誰對誰錯。然而看完電影,我卻忍不住好奇:從小因為演出楚浮的【四百擊】而崛起影壇,但以高達的【男性,女性】(Masculin feminin: 15 faits precis,1966)受封柏林影帝的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eaud),夾處在亦父亦師卻徹底決裂的兩人之間,是怎麼調適和度過的?我更同情的是他!

【2010/11/14 聯合晚報 聞天祥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97304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