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會維繫其安定平和的要素便是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規訓機制(discipline system),透過一連串儀式性的規訓技術培養出不同的個體,龐大體制傳遞堅不可破的價值觀與規範的教化,在精密分工的規劃與安排下,讓我們必須隨時隨地各司其職、扮演合宜的角色。當這個緊密連鎖的關係網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失序/混亂的狀況,是否會崩解整個價值體系?經由解構/結構的歷程對個體與整個社會又會造成何種的衝擊與意義?電影【特別服務】在導演的與演員特別的結合下做出最特別的詮釋。

021345-1024x554.jpg

 

    心理治療師薩維耶總是兩眼無神地凝視躺在沙發上的病患,當病患滔滔不絕地傾吐心中的煩惱與苦楚時,薩維耶除了善盡一位心理治療師的本份-傾聽之外,面對眼前的一切他毫不在乎;多年來,枯燥單一的生活方式以及毫無激情可言的婚姻,早已將他內心的熱情消磨殆盡。身為一名心理治療師,薩維耶能引導對方的心理問題,卻無法認清及面對自己內心的不安、傷痛與苦悶,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喪失一種身為正常人(病患)的本能-傾訴心聲。

 

    艾莉絲是活躍於上流社會的名女人,高雅的裝伴與自信的風範,總讓男人的眼神毫無控制力地投注在她的身上;身為一名妓女,艾莉絲能夠洞察男人的內心,挖掘每個道貌岸然的男人潛意識中反道德的真實慾念,艾莉絲儼然像是一位性治療師,每次交易前都會跟客戶面談,然後根據每位客戶的遐想,不斷地變化造型、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如高雅的貴婦、稚嫩的學生、賢慧的主婦、性虐待女魔煞)來滿足他們心中的渴望與生理需求。

 

    滿足了顧客,卻無法滿足艾莉絲的心靈,無愛無慾的她僅例行性地對需要的人提供她的特別服務,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個特別的客戶--薩維耶,當這位需要尋求性診療的心理治療師問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妳?」艾莉絲赫然驚覺事故的她早已失去自我,充裕的物質生活並不能填補心靈上的空虛與寂寞;薩維耶則在面對艾莉絲的所佯裝的各種角色始終無動於衷,反倒是讓他重新面對自己的婚姻與生活。

 

    情感乾涸(Dry)的薩維耶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皆冷漠以對,然而孤寂的他依舊需要情感的滋潤,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聲音,只能藉由不斷地洗手與哭泣表達潛意識的真實需求(在此姑且將‘water/wet’當作是情感/情慾的轉喻),最後藉由艾莉絲的出現,自己終於成為一名病患躺在躺椅上試著面對自己的問題,最後也燃起對生命的熱情,滋潤原本乾涸麻木的心靈,重新回到妻子的身邊展開新的人生。

 

    天使雕像代表著純真、善良及回歸原點的意涵/象徵,當精神科醫師皮爾把這個雕像轉給薩維耶,薩維耶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與情感的寄託;當艾莉絲從薩維耶的手中接獲這個雕像後,不僅勇於面對真實的自我,當她將天使雕像物歸原主、回到療養院守候著這些心靈受創的病友的同時,她也找到自己的天賦,替這些富豪所鍾愛的藝術品找到守護他們的家(艾莉絲後來成為藝品經紀人)。艾莉絲與薩維耶在某種意義上,就好像在面對一面足以反映自己內心需求的鏡子(mirror of the psyche),他們努力面對問題,最後也一起獲得救贖。

 

《全文轉載於 http://www.wretch.cc/blog/luping0723/24994267 影評人 鄭祿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