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購票觀眾,將於戲院售票端點獲贈

限量精美畫作導讀海報 乙張

Joanna_Litwin_Rutger_Hauer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 深沉的北方激情 風車與十字架 (The Mill and the Cross) <下>

文/ 鄭治桂(大學藝術教師,畫家)

這是藝術界,甚至是史學界期待已久,將經典顯微再現的巨大企圖,一部在數位科技發展到今天的水準才可能拍出的「繪畫電影」──即以繪畫質地為核心主題,以觀察為目標的影像。

畫面/影像

布魯哲爾的繪畫長於呈現完整的廣角空間,描繪眾多的人物進行各自活動,形成如風俗畫(genre)般多樣的生活面貌而著名,而《前往髑髏地的行列》表面上似乎採取了一個線性的敘述手法,卻在滿佈細節的散焦畫面中,塑造了他在名作《巴別塔》那般的象徵意象──巨岩,而成為導演利亞馬耶斯基(Lech Majewski)《風車與十字架》的影像靈感。

電影以移動的影像,環繞著這一座巨岩風車的巨碑意象切換剪接,呈現多線敘述的劇情片段。他從畫家的角度切入聖母的意象,呈現貴族與宗教界人士的形象,罪人的遭遇與受刑的經過,以至綑綁懸吊的意象,和那片斷出現的村民,婦孺、聖人與聖母、軍士、販夫走卒、商人、販工、木匠,那些刻薄的、魯鈍的、悲淒的、驕傲的、無辜的種種人物類型,容導演刻畫他們臉上的風霜更甚於畫布上的裂紋,冷靜且細微地描繪他們的處境,呈現低地國的地方風物。這是一個北方版人心冷漠與場景熱鬧的「耶穌受難圖」

「耶穌受難」(Passion)的悲傷主題,由素以氣質深沉內斂聞名的夏洛特˙夏普琳(Cherlotte Rempling)詮釋,對照內斂優雅的老牌戲劇演員米高約克(Micheat York)的世故,在她靜穆的面容中,以極少的演技傳譯深刻的悲悽,在陰翳的北方國度的情境中,流露沉默的哀慟。

全片的對白極少,幾乎是一部默片。在隨著飾演布魯哲爾的魯格豪爾(Rutger Hauer)眼神移動的鏡頭下,影像的流動緩慢,畫面的切換,充滿靜止的美感,影片在傳統藍幕技術的基礎上,以數位畫質追求「畫/人」貼合的效果,達到了北方繪畫質地的極致水準!當數位技術將畫面放大成風景(背景),襯托人物在前方行動與對話時,觀影者雙眼視線的焦距,在背景畫境和前景人物之間滑動,卻同時獲致犀利精確的視覺印象,令人迷惑且驚歎!

12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ewski_CMYK

繪畫電影

這是藝術界,甚至是史學界期待已久,將經典顯微再現的巨大企圖,一部在數位科技發展到今天的水準才可能拍出的「繪畫電影」──即以繪畫質地為核心主題,以觀察為目標的影像。

本片影像即使從科技的角度而言,也可說達到了藝術史研究的深度,從繪畫美學的角度而言,更超越了博物館學者與藝術史形式分析(Stylistic analysis)的理論。他不僅突破了針對繪畫平面靜止狀態的形式分析,或敘述背景故事與符號的解讀,或考古時代風俗的研究,甚至圖物誌的科學調查;它假科技之名,以藝術之眼,切入畫面二度空間的隙縫,成功地引領觀眾進入畫境,隨著鏡頭左右逡巡,化為介入畫中世界的觀察隻眼。

導演以影像畫質再現原始畫面質地的同時,忠實地貼近了畫家以透視比例來鋪陳空間的手法,以獲取巨大景深的精細畫質的原始意圖,而導演的影像並非僅是將「畫作」 剪貼成人物劇情的「精細背景」,卻是將「實景/人物」 和「畫面/背景」 貼合的概念與手法,在「以畫作底」和「以人入畫」的雙重融合中,形成「影片」 的即「繪畫」 的驚人質地!

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曾經以《夜巡林布蘭》(Nightwatching, 2007) 創造了一件巨幅經典名作的陰謀內幕,成為畫家導演中最具想像力與深度的影像詮釋者,而馬傑斯基則將北方繪畫巨匠經典中的「風車與十字架」的象徵意象與現實觀照,注入了深沉的靈魂,反映出思考複雜卻講究質地的北方激情(passion)

13_THE_MILL_&_THE_CROSS_dir_Lech_Majewski_CMYK

(本文出自 典藏投資3月號)

回去看 深入導讀(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