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 HORSE_09

文/ 時光之硯 原文出自時光之硯粉絲頁

去看完《巴黎瘋馬秀(Crazy Horse)》試映後的隔天,我才在片商轉貼的連結裡讀到這段報導:「《巴黎瘋馬秀》的海報文案『乳波臀浪』是從美國紐約雜誌的影評文字『plenty of perky bare breasts; swaying bottoms』翻譯而來,其實相當傳神。但送審後卻被要求修改。」——那當下我「啊!」了一聲。

因為,其實在看這片的前面十分鐘,當螢幕上還只是女孩們一段又一段舞秀的剪輯畫面時,我心中響起的聲音正是:「這世界上沒有別的電影比這更適合『乳波臀浪』四個字了吧!」且不是某一類膩人的、多到滿出來以致冷感的廉價性魅力,而是一種律動、波浪一般陣陣襲來讓人目不轉睛的,又彷彿無機的,把「性感」這事提煉出來變成以體態搭配音樂、燈光、色彩節奏而成的表演。這是一場真正的「秀」(show)。

確實以一部紀錄片而言,《巴黎瘋馬秀》是沒什麼「劇情」的。有別於看之前的想像——以聚焦幾個舞秀女孩的生活為主、或以舞劇創作者(導演)的心路歷程為線、或以一齣舞碼的生命循環作電影的起承轉合……都不一樣,這片記錄的就是「瘋馬俱樂部」這酒店本身,只求原封不動、不加修飾地把它的魅力呈現在電影裡,那所謂「女性的美可以進化到何等程度、讓人失去理智?」的藝術核心。許多篇幅甚至就以鏡頭直接拍下舞碼中的一段歌曲,這樣的美學感受是完整的,即使這讓全片的感覺更像介於紀錄片跟「舞台劇實況」之間了。

16

當然,這記錄的過程還是帶到舞台下的種種:導演的苦惱(我特別喜歡他與女孩們排練後小聊的段落,感覺這真是個大家庭啊!)、藝術指導的熱情(他是全片最有魅力的、純真大男孩般的角色)、服裝設計師的抱怨等等;有場戲是他們甄選當天,來應徵的女生們顯然都有備而來,被告知只要「穿丁字褲上台隨著音樂即興表演一分鐘即可」,結果每個一上去都是舞場老將的風範。但這時,殘酷的點也來了:在觀看了一個半小時完美體態的女郎後,你發現就連自己都能一眼辨認出這些來應徵的女孩們(的身材)大多是「不行」的。即使舞姿再曼妙、律動感再好、或即使個別看來是「美麗」的身材,但一擺進隊伍中就會破壞某種整體性。

這,正巧標示著我對「瘋馬」藝術的理解核心。正因為舞台上的跳舞女郎每個都是超完美身材、超勻稱比例,像是一個規格刻模出來的,這讓她們的表演去除了「個人味」,變成以一種統合式、部位式的藝術工具姿態存在著。也許少了點「人味」?卻多了點畫布、色塊、概念般的揮灑可能。

而就像觀眾對紀錄片的認同,必須來自對主角的了解,人的性慾要被撩起、也要基於對被看者的「認識」吧!片裡導演說過每個瘋馬女郎對每一齣舞碼都熟,所以是「可以彼此互換照應」的——這正好,有助於我在看完後面對「色情還是藝術?」這永遠的辯證時,給予《巴黎瘋馬秀》(及它紀錄的這酒店)投下「當然是藝術!」的一票。就算瘋馬的入場費是一人四千多塊台幣一晚上、就算連藝術總監都說了「很多人以為這裡只是個騙日本觀光客的地方」,但藉著舞台效果的極致化(那當中包括造景設計、強烈的燈光明暗、服裝造型,還有律動情緒的置入等等)讓我相信在現場觀看時,那對藝術創意、色彩美學的讚嘆是會凌駕於被「色誘」的感官之上。

CRAZY HORSE_10

這還讓我想起一件事。在某場會議中,導演提到一齣舞碼「每演兩次就有一次、我們的女孩們會哭著離開,因為她們不喜歡互相撫摸(之類的)。」這的確解釋了其實每個在瘋馬舞台上的女孩們都看起來自信滿滿、引她們的工作為傲,因為她們相信自己是在進行一場美麗的表演。(而非「脫衣舞」三個字僅僅簡陋的意涵)所以她們有強烈的自尊心,這也是為何她們都看起來都那樣健康和自在吧!

片中我最愛的,是一段女孩在燈光裡的獨舞,現場除了她的身姿,還用她手上的白布環配合電腦視覺的感應、創造出她揮動的痕跡在背後的投射幕上作畫的效果。那真是充滿創意。此外一段繩索上的高難度獨舞、一場關於生命力的豹紋燈光雙人舞、一段俐落搶眼的影子舞,甚至只是練習時兩個女郎在旋轉小台上的互動,都非常迷人。

所以我要把這片推薦給不只是對這題材抱有好奇、還包括對舞台藝術有興趣的觀眾們。這絕對不只是一場窺奇獵艷的冒險,更是對藝術品味的認識。這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六十年老店,附近是古橋、咖啡店、《午夜巴黎》和《愛在日落巴黎時》裡那些我們熟悉的車道石磚;片中也多次照見白天的巴黎(或其實是清晨?)「瘋馬」小小的一樓店門口低調地、整齊自持地坐落在街中。當戶外是即將甦醒的巴黎,跟著鏡頭的我們卻覺得這又是一夜熱情的天堂過後了。我不曉得這樣一部片能在台灣的觀眾圈引起多少注意,但我至少可以誠實地說:它讓我這個從前絕不會考慮的人看完之後、真的想在下次造訪巴黎時去看一場「瘋馬」的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