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文/ 幕後黑手 原文出自黑手黨

我真的能死嗎?
  人生走到突如其來、不得不覺悟的時刻,卻還有那麼多的牽掛,要怎樣放下這些俗事,真實考驗一個人的智慧與觀念,「多桑的待辦事項」(エンディングノート)讓人好好上了一課,關於生死的抉擇,以及難以割捨的親情。

  聽說現在日本的老年人之間流行所謂的「終活」,意即後事交代,有點像遺書卻不具法律效力,只是寫給家人的叮嚀,告訴家人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臨終送別;這是種對自己負責的做法,也是體貼親人的舉動,不管流行與否,我以為這是表現親情最大也最後的交付。

  砂田知昭,本片主角,也是「多桑的待辦事項」導演砂田麻美的父親,導演透過自己的近距紀錄,詳細地將父親在世的最後一段時日錄製成紀錄片,那種、影片主角是自己至親的感覺,我難以體會,卻很佩服砂田導演的用心及投入,那是一般人做不來的堅持。

01  

  傳統上,面對死亡總是哭哭啼啼,不哭幾乎等同不孝,可除了哭泣,我們還能為往者做什麼更有意義的事?或者,如砂田知昭先生,為自己多留些什麼安排?

  影片看到一半,我忽然想到老媽與我討論過的後事安排,突然隨著影片而鼻酸。

  也許我距離那個日子還有很久,但,發現那天總會到來的感覺,其實蘊含著恐懼與陌生,卻又在某個程度上輕輕接納了已經豁達的老媽的想法。
 

別說年紀漸大的長輩,就是三十出頭的自己,

有沒有為將來任何一天可能發生的事情預做準備?

05  

  我們總是不習慣表露內心感受,尤其面對家人,明明是那樣深愛著家裡的親人們,卻始終不願開口說明,說是為了面子,其實是背負著傳統禮教的枷鎖,總認為對方知道的,卻往往,對方都不曉得,因此需透過一些筆記將自己的想法詳實留下,如影片中的方式,那也隱約反應出開不了口的彆扭。

  我原以為,紀錄片無論如何就是跳脫不了一眼便知這是紀錄片的格局,但之前看了幾部紀錄片,想法正逐漸改變,到了「多桑的待辦事項」竟一口氣逆轉我對紀錄片的認知,原來,即使是真實人生的記載,也有比劇情電影來得深刻感動的呈現。

尤其,砂田先生在病榻上與家人真情流露的互動,

那真是每個人一輩子最想也最後的期盼。

clip0410000  

 

  看完這部電影,或許,我也該給自己擬個終活筆記,不是遺書,只是一份貼心的交代,雖然可能很久以後才用得上,但我能隨時依照現實狀況做修改,要是真有突然得要使用的一天,起碼,身後可以走得更加瀟灑。

  如果可以微笑地說再見,何必哭哭啼啼?淚中有笑,更有生命盡頭的光輝。

  要是不知還有哪些後事需要留意,打手機給我。(微笑)這個梗,留到戲院再做分曉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