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容淡定的面對死亡,

其實並不是因為妥適安排後事, 

而是知道「死要被得勝吞滅」、

「必死的要變不死的」。

main  

文/劉育民(媒體工作者)原文出自基督教論壇報

 日本社會有著很奇特的職場文化,諸如丈夫下班後不敢直接回家,得去居酒屋和同事喝兩杯,以免被視為沒出息。上班族一輩子、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將畢生的工作熱情奉獻給同一家企業,直到退休。當他們年老體衰,驀然回首,才發現生命中許多想完成的事都未做,但為時已晚。


  砂田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業務員出身的他在化學公司打拚超過四十年,退休後沒多久,便被診斷出胃癌末期,他的人生也被宣告步入終點。多半故事說到這裡就知道又一個淒涼的晚景,但他和兒女卻以一本「待辦筆記」和一部紀錄片,譜出了光彩動人的生命樂章。

  
臨終記錄 沉穩帶著幽默

  《多桑的待辦事項》導演砂田麻美,也就是砂田先生的小女兒,她是曾拍過《橫山家之味》、《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等知名電影導演是枝裕和的御用副導,她透過這部紀錄片記錄自己父親最後臨終的日子。相信曾經想做此嘗試的人,都能懂得這是多麼困難的事。

  筆者也曾想透過鏡頭拍攝家父臨終數月的生活,但終究無法完成,因為拍攝對象是自己的父親,看到他一步步走向生命終點,內在情感的牽動、家人互動、至親與旁觀者的角色衝突等因素,都在在看見它的困難。  

  但這部片卻如此沉穩地完成了,女兒唸著父親的日記娓娓道來,影片本身是紀錄片,卻有著如劇情片般的戲劇性,毫不沉悶。當電影結束,片尾曲播放出永積崇清唱般的「天國先生」,戲院裡每一個觀眾像是要抓住電影的末尾般,沉浸在「我會在那裡…我會一直在那裡…」歌聲的撫慰中,不忍離去,還想再看看這位多桑最後一眼。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砂田先生的性格,他看待死的逼臨是正面以對,也仍像往日一樣幽默、熱血,他列出了專屬於他的十件「待辦事項」,包括和孫女玩耍、陪九十多歲老母親旅行、洗禮、對老婆說「我愛你」…。即使身體日漸虛弱,仍一件一件完成,片中交叉早年家族珍貴的影像紀錄,真摯且趣味十足。

clip0280000
面對死亡威脅 態度從容

  電影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一家人面對死亡的態度:從容。或許出於這位老爸的幽默個性使然,家人間並不把籌備喪禮、舉辦儀式等視為忌諱,相反地,他們充份尊重砂田先生的心願,也儘可能的完成他的待辦事項,甚至讓他就參與場勘、訃聞選材等。當兒子問著父親:「還有什麼人我們漏掉,但你希望邀請來參加喪禮的人嗎?」簡單的一句話,為人子女都知道多麼重要、也應該問,但在台灣社會卻是難以啟齒或來不及問的一句話。

  砂田先生對喪禮的理由十分逗趣,他最後決定受洗並採用基督教儀式,或許不是出於對天國的嚮往,也不是對救恩的期盼,但卻也道出中肯務實的業務員思考邏輯。特別的是他透露真實想法時,原本只想私下說,卻仍真實被記錄下來,更是增加了紀錄片本身的可信與趣味。

  除此之外,我們從電影中感受到兒女們對臨終者父親的尊重,不單只是完成待辦事項,更包括了他們的臨終醫療態度。因為從容、無懼,他們沒有過當的醫療,沒有不必要的急救,不折騰病人,他們選擇了安寧病房,讓砂田先生尊嚴的離開。
  人之將去,最不捨的就是家人,砂田先生意識還清楚的時候,打電話向90歲老母親道別深深打動人心,對最愛的小孫女一再的表達不捨也很催淚,尤其向自己所愛的妻子說出那句不曾說的「我愛你」更是令人動容。但再怎麼幽默,面對不捨的一刻,他還是只能傷心地直說想好好愛妻子,但「來不及了」。

clip0360000
必朽變為不朽 死被得勝吞滅

  或許,你我都不會正巧有一個拍紀錄片的導演女兒,但我們都期盼那一天能以優雅、從容的身影,告別這短暫的世界。能從容淡定的面對死亡,其實並不是因為妥適安排後事,而是知道「死要被得勝吞滅」、「必死的要變不死的」,如聖經所說:「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3-54節)

  但願我們珍惜每一天,在感嘆來不及之前,能珍惜身邊所愛的人,並且在那日,面對死的毒鉤,我們能勇敢無懼地質問:「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最後內心深知死亡毫無權勢,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經得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