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on Corbijn

文/ Finn

上禮拜應邀看了荷蘭藉攝影師Anton Corbijn(中譯安東寇班)即將上映的紀錄電影《掌鏡》。看完,發行公司的同事問我有何感想,一時之間竟答不上話。

在尚未聽到某些音樂以前,常常我們已先看到了CD封面的長相。可能是在預購網頁上見過,或是在唱片行的陳列架上發現它們。當音樂尚未進入我們的耳朵,這些影像成為我們對這些音樂的先行想像。而往後在我們想到這些音樂時,腦袋裡面出現的畫面,其一可能是樂隊演奏的現場畫面,另外很可能就是他們的專輯封面或照片。

好的照片連結音樂、觸發情感。好的照片「生動活現」。

anton_corbijn_inside_out_press  

我們在那生動卻靜止的影像中,看到被攝者的生活切面、人物性格,好似照片就是他本人。透過照片,我們揣測人物的生命經驗、當下的各種感受。當照片裡所有人的西瓜都很甜,雙手都比㖿的時候,照片變得平板、一致,幾乎以為所有人都活在無憂無慮的世外桃源裡,好像你在玉山山頂跟在春天吶喊是一樣的心情。有外拍經驗或是參與過婚紗拍攝的人多少都知道,人像攝影師如同一位導演,會在拍攝現場引導被攝者進入特別的情境。但拍搖滾樂不是拍正妹照。這些搖滾人物可能生性粗鄙易怒,落魄或是自滿,攝影師會配合環境,運用各種對話指令,藉以拍出最對味、最能呈現人物風貌的照片。

我在2001年時認識Anton Corbijn這個名字。當時他的作品來台展覽,剛高中聯考完的我有幸躬逢其盛。十多年過去,印象已所剩無幾。但這些年間,還是經常可以見到他的作品出現在西洋雜誌和唱片封面上。

Anton Corbijn以拍攝搖滾樂人物肖像聞名世界:John Lee Hooker、Miles Davis、The Rolling Stones、The Bee Gees、Tom Waits、Iggy Pop、Lou Reed、Joy Division、U2、R.E.M.、Depeche Mode、Metallica、Nirvana、Nick Cave、、Beck、Travis、Coldplay……,合作對象一字排開,我發現,Anton的寫實、粗礦、充滿顆粒的風格,跟我對搖滾樂的想像別無二致。

New Order的核心成員Bernard Summer在《掌鏡》裡轉述Bono的話:「第一次看Anton拍我,我就想變成照片上的樣子」。可以想見Anton Corbijn是多麼準確地捕捉了每個人物的模樣,形塑了他們在世人眼前的長相;甚至,帶領著這些音樂家創造著更極致的音樂風格。

Anton Corbijn Inside Out,2012。《掌鏡》,5/17台北上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