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話
守護心中那片淨土
故事發生在1949年史達林70大壽前夕的哈薩克,這位蘇聯國父除了準備迎接自己的壽辰,仍持續將少數民族流放邊境;除此之外,為了討好這位領導人,政府在他生日前夕精心策劃第一顆原子彈試爆,來呼應史達林對國家的卓越貢獻。就在如此冷血的政治環伺下,一個柔暖的故事正在背景中的小村莊發生。這裡聚集了來自各地的弱勢族群,除了死裡逃生的主角沙士奇和仁慈的老者哈樹外,俄羅斯女子薇拉就像沙士奇的媽媽,波蘭人亞齊就像沙士奇的爸爸,來自各國的孤兒便是沙士奇的兄弟姊妹。即使這裡散佈著如機械般的強硬士兵,但沙士奇仍在這片蕭瑟的西伯利亞大草原重獲新生。
片中哈樹不僅賦予沙士奇嶄新的生命,還帶他歷經了一場無形的心靈洗禮。他帶年幼的沙士奇去看他爺爺埋葬的地方,那裡站著廣大草原中唯一的一棵樹,樹上繫滿了各色的祈福絲帶。哈樹想讓沙士奇記得,即便至親至愛不幸遠離,我們更要在心中持守一片淨土,永遠守護彼此的珍貴記憶。
小人物的人性光輝
內心善良的哈樹,外在卻是哈薩克史詩中的武士原型。他天生就是戰士和摔跤手,也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但自從死門關走一遭回來後,他覺得身陷俗世的無謂爭奪並不值得,於是返鄉默默做著鐵路工人的粗活。過著出世生活的他,渾身散發著一股浩然正氣,彷彿西伯利亞大草原的智慧全匯集在他身上。
另外,我在片中安插一個女祭司的老婦角色,為電影添上一抹神秘的種族和民族色彩。而老婦祭司同樣是哈薩克偉大的母親原型,作為一個神聖的薩滿教女人,她預見了原子彈試爆和即將到來的死亡,而這隱晦般的天機,幾乎出於關注孩子未來的母性天職。
我將影片中最為緊張的戲劇性元素,安排在亞齊和薇拉之間的支線故事,這兩個始終無法在一起的相愛個體,深受專制暴力的迫害與踐踏,生活支離破碎。他們希望藉由成家建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可是兩人的婚宴卻被代表專制政權的警察博加拜打斷。但這次,亞齊第一次敢挺身反對,即便是飛蛾撲火,當下燃起的微渺希望,卻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記憶中的永恆美好
我以年老後的沙士奇回溯整個故事,身為猶太人的他,到了耶路撒冷的哭牆祈福,之後返回童年時停留的哈薩克小村莊,為那些在原子彈試爆下犧牲的人,獻上最沉重的哀悼。他從沒忘記哈樹當年帶他來到這棵樹下,跟他分享的一席話。他希望心中無限的思念,可以化為草原上的暖風,遙寄給遠方親愛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