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引自山普の十六釐米日記




許多人未曾到過巴黎,但總是嚮往著巴黎的一切:

巴黎的藝術品、巴黎的鐵塔、巴黎香頌、美食、音樂會、舞台劇、
電影等等,《巴黎不打烊》用一個來到巴黎打拼的女服務生潔西卡
作為主軸,帶領著觀眾進入上述的巴黎生活當中,潔西卡因為職務
的緣故認識了想反璞歸真的鋼琴家、想拍電影的肥皂劇女演員卡特
琳、以及想賣掉所有藝術品的收藏家、和帶著耳機唱法國香頌的門
房等等。

《巴黎不打烊》的這些可愛眾多的角色裡面,就屬飾演肥皂劇女演員的
『卡特琳』最逗趣,她的手機鈴聲總是俗到不行,聽見電話來總是會說
『該死的,是誰打來』,不過最經典的莫過於她跟美國導演索賓斯基的
幾段對話,一開始她搞錯了對方拍過的片子,誤認是導『計程車司機』
的馬丁史柯西斯,後來這位美國導演在電視上看見『卡特琳』的演出並
且對她感到產生興趣,在面談時直誇她成功的飾演片中肥皂劇中的角色,
但卡特琳硬要說自己演的不是簡單的肥皂劇,接著導演與卡特琳討論西
蒙‧波娃的故事時,卡特琳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用自己女性的觀點
來看待西蒙‧波娃,最終贏得導演的賞識,獲得這個角色。

說到『卡特琳』爭取的西蒙‧波娃這個角色,其實是二十世紀女權運動
先驅,她與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終身維持伴侶關係,但他兩並沒有結婚、
也沒有孩子,她在1947年的美國之行認識了青年作家艾格林,也是一段
刻骨戀情。

很有趣的是電影裡女演員『卡特琳』想把『西蒙‧波娃』這個角色賦予
自己詮釋的意義,她說西蒙‧波娃其實天生帶著叛逆的心,因為自大並
且對性產生強烈的瘋狂感,她索性追求美國青年作家艾格林,並且誘惑
他,最後拋棄他,而『沙特』其實是個同性戀,是西蒙‧波娃自己愛上
人家的,甚至還假扮女同志去追求喜歡沙特的女孩們,她甚至還對導演
說,你需要一個善於表達痛苦的女演員,她骯髒污穢,她勇敢地抵抗著
男人,波娃就是她的縮影,接著卡特琳放聲大哭,最終她成功的說服導
演,不僅讓當成為女主角,甚至也讓卡特琳擔任編劇。這一整段精采絕
倫的表演,重新詮釋了西蒙‧波娃的內在心理,也展現了演員能夠主掌
戲劇的能奈(卡特琳演戲時總不愛牌理出排)。

當然巴黎不打烊整部電影裡,最重要的哲理還是在講每個人心裡追求的
那個美好世界,例如鋼琴家在賺足了名利之後,發現自己需要的是內在
的沉靜與自由,收藏家不想以美術館警衛終老,而潔西卡的老奶奶告訴
潔西卡說:如果不能過奢華生活,就在奢華中工作吧。

電影當中潔西卡有一段對話可以作為最後的著解: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當他們手機響的時候說
「該死的,是誰現在打過來?」
還有一種人,會說
「哈!會是誰呢?」

其實最終內心的快樂與否,都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與想法,無論是有錢
或是沒錢,無論是在巴黎或是任何地方。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