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NL7.jpg  

● 在自己家鄉與韓國團隊拍片有什麼感覺?

無法流利使用自己的母語─韓文來拍片,老實說,雖然有點不方便,但其實更重要與寶貴的是,我們使用同一種電影語言來拍片。

《等待回家的日子》不僅是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更是個擁有「全球共通情感」的故事。導演所謂的「全球共通情感」是什麼?
是的,這部片不只是一部改編自個人經歷的作品。我相信每個人至少都有一次失去所愛的人事物的體驗,或曾害怕在年輕時失去雙親。片中主角珍熙只是個九歲大的女孩,在經歷被父親遺棄的痛苦後,意識到自己必須獨自面對陌生的世界過活。這便是她在失去摯愛的父親之後所學會的。我想透過這部影片表達,每個人都有可能失去所愛的人。這便是我所說的「全球共通情感」。

李滄東第一次看到劇本的反應是?他喜歡嗎?
李滄東先生在讀過劇本初稿後,便寄了電郵和我展開討論。他說:「這個劇本乍看下非常簡單,但包藏了許多底蘊。」我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看待這句勉勵話語,其實我很清楚自己的初稿缺乏張力。也多虧李滄東先生的參與合作,方能創建出一個更具戲劇張力的腳本。

你在拍片前通常都沒準備分鏡腳本嗎?
即使我有和不同劇組合作的經驗,但合作過的導演中,都沒有畫分鏡的習慣,而我本人也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也許先畫好分鏡腳本是一種優點,但我覺得這樣會箝制演員的想像力。迄今為止,我還是習慣與演員在各個場景中,藉由一次次的排練來完成鏡位。

導演在場景和鏡頭的選擇上非常明快。
  在你看來可能會覺得我每個決定都下得很快,但其實每個決定背後都充滿著我的直覺及感情。我其實是很依靠本能來感受演員的演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