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宗澧

 

son of babylon-7.jpg 

每場戰爭的死傷數字只是冷冰冰的參考數字,真正教人熱淚不止的,是每一個死亡背後,其家族間無盡的傷痛和難以彌補的族群裂痕。

2010年的柏林影展國際特赦組織電影獎, 頒給了伊拉克電影《巴比倫之子》。本片為穆罕默德阿勒達雷德吉(Mohamed Al Daradji)自製自編自導。這部影片透過一對祖孫在戰後的尋親旅程,描繪出亂世中生離死別的哀戚,並突顯戰爭背後帶來的殘酷。


粗口背後酸辛淚

2003年,波斯灣戰爭剛剛結束,此時媒體披露在伊拉克南方發現少數存活戰俘的相關消息。而遙遠的北方,一名庫德族老婦人在收音機前聽到新聞,心中一陣悸動,因為她參戰的兒子至今尚未回來。憑著一股堅持的信念,老婦人毅然帶著年幼孫子啟程尋找失聯十二年的兒子。一路上,祖孫兩人經歷語言隔闔、跋山涉水的艱困路程,不過她始終相信,兒子仍存活於世界上某個地方。

本片開始於祖孫為了前往巴比倫尋找他們的兒子與父親,欲在公路上攔車。一名貨車司機探詢了旅途原因後讓他們上車,卻也丟出一段質樸的粗話,直接引出本片對於戰爭的庶民觀點:「海珊是狗娘養的,美國人是豬」。言語中,反映出底層人民生活在族群鬥爭與國家征戰中的不滿與無奈,也為後半段情節裡戰後的亂葬崗死亡景象做了預先的鋪陳。

這趟尋親旅程,透過祖孫之眼,帶領觀眾見到在亂世中形形色色的人們,除了看盡各種形貌的悲苦困頓,卻也看見許多朝聖者眼中充滿的希望與光明。而他們沿途遇到的一個最重要的人物Musa,則帶出這趟旅程關鍵的和解意涵。

有對話才有和解

在戰爭中,每個個體其實都是受害者。許多時候,療癒的過程除了哀傷或憤怒等負面情緒的表達發洩,更重要的是,要透過對話開啟同情的理解,人心才有修復的可能。

此外, 透過影片所設定的故事背景,波斯灣戰爭以及庫德族族群所引發的真實議題,提供觀眾一種不同於西方社會的詮釋。這樣的異質性,顯見導演刻意透過這種類似紀錄片的方式,真實傳達伊拉克底層人民的實際心境。

一場戰爭萬家破碎

片中有幕畫面是這樣的:祖孫在亂葬崗中,盡最後力氣尋找僅存的一絲希望,卻不得不面對親人在戰爭逝去的不幸現實。這是母子親情面對戰爭無情的最深層悲哀。老婦人說了一段話,替這些埋在亂葬崗裡的許多伊拉克人或庫德族人,道盡當中辛酸:「當我們失去孩子時,身體的一部分也已死亡」。

以波斯灣戰爭為例,估計的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從100人到超過20萬人不等。此外,戰後的狀態造成更多伊拉克人死亡,例如從波斯灣戰爭結束到2003年美伊戰爭開始,美軍和英軍空軍幾乎每個月都對伊拉克境內禁飛地帶及其附近進行攻擊。西方世界對於伊拉克的制裁行動可能超過約200萬人死亡或失蹤,其中半數是兒童,大部分人至今還是下落不明。截至2009年4月,有超過300個亂葬崗被發現,至少有15萬至25萬具屍體。面對殘酷的戰爭,這些都不僅僅是冰冷數字而已,而是每一段消逝的生命與每一個破碎的家庭。

人類的戰爭引發出無盡的人道危機,即使當代的國際人權標準《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s)訂立出許多關於戰俘與平民保護的規定,但在現實世界裡,公約只是人類理性面的理想,戰爭一旦開啟,輕則子彈不長眼睛,重則人性暫時泯滅。這都讓我們所處的地球,每天仍有無數家庭、個人面臨伴隨戰爭而來的死亡與恐懼。

嚴格來說,人類的文明之所以能不斷前進,正是建立在對於戰爭等集體惡行的反思與行動上,若是對集體帶來的暴行視而不見,就是默許不義,社會的文明也無法持續往前。透過《巴比倫之子》的影像,除了傳達個體間的深刻親情之外,希望它也能帶來更多對於戰爭的反思與人道行動的力量。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0年12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