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影評 (2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 鄭祿平

 對於某些事物產生成癮行為的人,多半以此尋求一種慰藉/對抗焦慮的方法,Anthony Giddens認為成癮是一種無法自拔的行為,具有麻醉作用,被用來暫時緩解因需求和慾望而產生的痛苦與焦慮。抽菸、酗酒、瘋狂購物等行為是多數人常見的癮頭,一旦成癮便很難戒除;然而還有一種是無法在公開場合上侃侃而談卻又深藏在眾人心中蠢蠢欲動的行為:性。當性成為如菸、酒一般無法棄絕的癮頭時,平日那些提供行為指引的傳統規範都將一一崩解,其後果終將令人生畏!

Elles-6119

在【裸色告白】一片中,女主角安(茱麗葉畢諾許飾)透過一篇雜誌的專題採訪,分別接觸兩位從事援交的妙齡少女,經過無數次的深度訪談,不僅明瞭這種特殊行業的供需法則外,也在她們鉅細瀰遺地描繪中,一窺已婚的中年男子藉由青春肉體尋回過往的自信,讓自己的性癮得以適時的發洩/紓解。而安在這段特殊的採訪經歷中,也讓埋藏在潛意識中的慾念悄然浮現,並打亂她原有單純平靜的生活。

在少女眼中,廉價的生活是比從事性交易來得更為恐怖;因此,為了滿足自己的物慾,即便服恃的客戶是那些年紀大到可以做自己父親的中年男子,她們也在所不惜。至於這些中年男子尋找這些年紀輕到可以做自己女兒的少女,一方面可以尋回年輕時的自信,另一方面則是滿足自己的淫慾,展露平日在家中無法對著妻子做一些如全裸唱情歌、在她身上灑尿等等的變態行為。

PHOTO_grd-01245114

從事援交的過程中,這些女孩完全將自身導向成為滿足男性視覺、男性幻覺或男性慾望的客體(object),而她們也可以在這其中獲得一種被虐待狂式的快感。當觀影者看到一個主動欲望的女人(安/兩位援交妹),其實也等於正在觀看另一種叫人感到興奮、不同以往的女性特質之具體表現。

除了採訪的工作,安還必須扮演一個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早已身心俱疲的她,透過這次的援交專題的採訪與撰稿,觸動了她對傳統家庭與男尊女卑價值觀的質疑與反動。於是,影片中總會刻意地聚焦在安的手部特寫,這雙手輕巧地替病人按摩、做菜、洗衣、打字、甚至達到高潮的自我慰藉,似乎具有實踐主體/自我認同的暗示。然而她/們真的在男女互動的關係中真切地掌握到主導/控制的權力嗎?

Elles-5818

從安的雙手後來遭受燙傷、刀傷,以及無法和老公一樣輕易地關上冰箱的門,似乎宣告了這場權力競逐的結果-主導權依舊握在男人的手中。如同某位從事援交的女大學生,總以為可以掌握與客人交易時的性自主權,決定做與不做,但當她經歷過客人對她的暴力脅迫時,她才深深地體會到:女人是被動角色,無權採取行動的主體;她們是欲望的對象,而不是產生意義的對象;她們和男人不同,始終被男人指為次等的那一個。

【裸】片運用大量的插敘手法重現中年男子與少女們的互動畫面,然而以安為主述/第一人稱的視覺觀點下,這些畫面似乎是透過她的想像所建構出來的,無形中也投射出她內心深處的狂野欲望。至於最後安與家人和樂融融地吃著早餐,究竟是真實的生活面貌?還是安在潛意識中仍舊懷有一種傳統幸福家庭的想像?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反映出目前的你/妳對婚姻生活所抱持的想法!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俞伶  轉載自嬉遊文字

是渾沌也有困惑,關於電影企圖傳達的主題,儘管影片名稱如此開宗明義地彰顯——描述兩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下海援交的成因——事實上卻是以此為據,層層疊疊刻畫出一個又一個現代人的生活晦暗不明的一隅。影片並沒有針對這些黑暗深淵的生活面提出解答,而是搬演出一連串的提問,要觀影者深思。

由茱麗葉畢諾許擔綱演出戲中引述者,化身為安的她是位文字工作者,已婚育有二子,以一篇探訪巴黎年輕女子為何以援交為業的報導,為戲揭開序幕。

Elles-6119

在你心中,自願援交的女子,多半出自怎樣的心態?輕鬆取財?或者單純只是享受感官沸騰的樂趣?在你心中,男子動念召妓的意圖是什麼?單身孤苦?已婚貪歡?解壓或者宣洩?

如果你是安,對於這樣的女子,對於這樣的報導,你想以什麼方向切入?最想提問的內容又是什麼?你看待這樣的女子、這樣援交行業的心態又是什麼?其中抱持的既定心態足以左右報導內容。

其實以此切入的相關書籍、報導、電影不勝枚舉,那麼『裸色告白』又有什麼獨到之處?

安透過訪談兩位女子,檢視了自己的生活以及內心。她和丈夫之間相敬如賓的肇始、大兒子蹺課吸毒,動不動就要她先解決與丈夫之間的冰河狀態……小兒子竟日耽溺電玩遊戲。她的生活出了什麼問題?

Elles-5818

受訪的女子之一是位異鄉人,來到巴黎求學卻遺失所有家當,為了生計而開始下海援交,持續這樣的營生是因為受不了貧窮的臭味,當然也已經習慣了物慾的享受,她說,再也無法回到一無所有的生活。

本性依然純真的她,只選擇自己中意的人援交,帶著些微悲天憫人的姿態,看待這些前來尋求感官享受的、年紀幾乎可以當她父親的男人們,透過這樣的體力消耗,化解那些各形各色男子不知名的沉悶壓力,有人哭了、有人歌唱、有人在過程中攙以變態行徑……

而這些都沒教她感到懼怕、打退堂鼓,唯一教她難以忍受的是謊言。必須對週遭的人謊稱她援交的真相、為遮掩所訛稱的種種藉口,這其中也包含對男友撒謊。

另一位,家境小康,全然因為喜歡這樣的生活型態而援交,面對安的訪談,她心懷不軌,臉上那一抹意有所指的微笑,意欲試探的是安內裡的黑暗面,每一動作、言語、表情處處彰顯著一種誘引,提醒安這次訪談也許不單單只是工作的緣故?更多的是安內心的渴念?會否安其實也很想放縱自己,耽溺單純的感官?

PHOTO_grd-01541020

這是齣沒有答案的戲碼,透過安、透過兩位援交女子的工作內容、訪談的話語、安怎麼開始一天的生活——熬夜寫稿、張羅早餐、督促孩子上學、採訪食材準備晚上宴請丈夫的老闆、聽古典音樂、練瑜珈、烹飪、沐浴、如何處理自己的生理需求……

安那抑鬱的神情、處處受困的煎熬,無所不在,交叉著與兩位受訪女子的互動片段……讓人遙想起自己與週遭的朋友,究竟有著怎樣的生活面貌?

你怎麼開始生活的每一天?快樂嗎?還是不自覺的始終處於高壓狀態?你又如何紓壓或者讓自己輕鬆過生活?又如何在這樣的狀態下與身旁的人安然相處?身旁的人是否也有著和你相同的困境?

影片以援交為題,丟出這林林總總的提問,企圖揭露的也許是現代人無所不在的沉重壓力,當無法訴諸言語說明之際,只得選擇最輕簡的、只要透過身體力行就能宣洩的方式,而這等壓力的晦暗一如這非法的不可告人的生理慾念,彼此呼應,隱晦卻不宣自明的生活真實面貌;那些每個人心裡都潛藏的不可告人、無法與人言說的黑暗秘密!

PHOTO_grd-stills_elles_19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作家 傅孟麗

對於不曾讀過《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原著的人,觀賞電影《Goethe!少年歌德的煩惱》,一定會喜歡這部輕快有趣浪漫迷人的電影,而且會被最後的結局感動到落淚。

至於讀過《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人,則會覺得編劇把維特和歌德的融合和抽離安排得非常巧妙,把真實與想像編織得似乎天衣無縫,戲劇效果張力十足。

這部電影的原名是《Goethe!》,在歌德的名字後加上一個驚嘆號,就不難裡解導演所要呈現的少年歌德是個多麼令人驚嘆的人物。

電影只截取了歌德和夏綠蒂相識相戀到失戀心碎的這一段,不到半年的時光,迸出愛情的火花,卻燃燒起足以燎原之火。

Szenenbild_11(1400x929).jpg

 

◎關於電影

除了維特與夏綠蒂刻骨銘心的愛情外,本片也同時刻畫維特與夏綠蒂和自己父親之間的深情。維特一直在違抗父親的掌控,夏綠蒂則妥協於現實環境,接受父親安排的婚事。而這兩位父親表現的愛又完全不同,夏綠蒂的父親對女兒有深深的內疚,那份內心不捨與不安的感情,內斂的演出,非常細膩;相對於維特之父先前的強勢操作,最後以兒子的成就為傲,轉怒為喜,態度的轉變,也有多層次的演出。

男主角亞歷山大‧菲林俊美的臉蛋和長相(比對歌德年少時的肖像畫,還相當神似),奔放恣意的演出,詮釋少年歌德的年少輕狂、熱情感性、多才多藝的豐富特質,稱得上是淋漓盡致,維妙維肖,非常討人喜歡。而夏綠蒂的聰慧活潑可愛,陷入愛情與現實的痛苦掙扎,女主角米麗安‧絲坦也有細膩的演出。

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如果你不去對照原著,就能全盤接受。

然而每一部文學名著被改編成電影後,幾乎都會面臨和原著對照比較的命運。《少年歌德的煩惱》自然也不會例外。

電影必須把平面文字和無形的抽象思想意念轉化成影像,於是有許多關於思想意念的部份就無法呈現為動態影像,書迷總是無法全然接受或滿意。其實,我們應該學著把原著和電影分開來欣賞,讓他們成為各自獨立的藝術。

Szenenbild_25(1400x948).jpg

◎關於原著

電影《Goethe!》是少年維特的故事,也是少年歌德的故事,所以在片中維特和歌德確是同一個人,到最後關頭卻分道揚鑣了。

事實是,歌德離開威茲拉爾,回到法蘭克福不久,就得知自己的朋友耶魯撒冷在威茲拉爾因迷戀友人之妻絕望而舉槍自戕的消息。這份相似的感情,相似的遭遇,在歌德內心掀起巨浪,衝擊出創作的衝動。寫作是他痛苦的出口,書寫,抵消了愛情的痛苦,並使自己從自殺的念頭中掙脫出來。歌德從此邁向不朽的文學大業之途,殉情的是他的好友耶魯撒冷。

耶路撒冷的殉情才是歌德創作《少年維特的煩惱》的起因。歌德將自己傾慕夏綠蒂的痛苦酸楚經歷和耶路撒冷的命運融為一體。當時誰也沒料到,這部小說不但成功非凡,並引發了「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文學運動」,感染了年輕人,有一段時期甚至出現了自殺潮而遭非議。然而這一切都無法扼阻《少年維特的煩惱》一路長紅至今。

Szenenbild_24(1400x931).jpg

《少年維特的煩惱》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說。本書於1774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問世,並迅速成為暢銷書。它是歌德作品中被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從此以後的成功給歌德的一生帶來了名譽和龐大財富。

出版當時,這部小說立刻擁有大批的粉絲。在年輕人之間且引爆流行了一場「維特熱」,這場熱潮使得維特成了一個偶像人物。當時出現了「維特裝」(即電影中維特一直穿著的黃褲子、黃馬甲、藍外套)、「維特杯子」、「維特香水」,甚至包括小說中的茶壺、咖啡壺、杯子、餅乾盤和茶葉罐。對於當時的讀者來說,喝茶喝咖啡的時間成為接觸文學的美好時刻。

Szenenbild_09(1400x929).jpg

小說的追隨者是那些和維特處境相似,他們理解同情維特,這部小說間接地反映他們的處境,並從維特所承受的痛苦中找到鼓舞和安慰。

這本書信體的小書,內容不只是純真苦澀絕望的愛情,有更多歌德的生命哲學思維,映照出歌德對文學藝術和人生崇高理想的精神和態度。稱歌德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偶像,當不為過吧!在歌德的年表中記錄著,1808年曾蒙拿破崙召見。傳說中拿破崙征戰時隨身攜帶的就是《少年維特的煩惱》,拿破崙對約瑟芬的愛戀,或許也深受少年維特的影響呢。

歌德曾說「如果沒有了愛,沒有了情,我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

歌德一生情史豐富,夏綠蒂並非他的初戀,更不是最後一次。不過我相信歌德每次都全心投入愛情。

Goethe_4734.jpg

歌德是一個非常具有魅力的人物,魅力源自他出眾的外貌、善良熱情的個性、多才多藝的領域及人生的豐富性。這些特質表現在許多相互映襯的方面,他漫長的人生經歷,包括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律師、外交官,公務員的多重身分角色,他每方面都被後人長久研究,並且每方面都足以構成各種獨立的傳記。

史托徹這次只摘取了歌德和夏綠蒂短暫的愛情故事,或許,以後他還會繼續把歌德繽紛豐富的一生改編成其他電影。歌德於83歲病逝前曾留下簡短的遺言:「多些光!」,如果他知道兩百多年後,他的著作不但仍陳列在全世界各地的書店架上,維特痴狂純真的愛成為戀人的最高指標,他的著作還被拍成電影,應該很欣慰,因為,屬於他的光,從來沒有消失黯淡過!

 (全文刊登於2月號聯合文學雜誌)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孟樵

「每一個呼吸都為了你。」  

    僅以歌德的這句情詩,充分感受他的浪漫與熱情。

Goethe_4734.jpg

    出身富裕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彈鋼琴、畫圖、熱愛寫詩、創作劇本,陽光般的笑容、桀傲不馴的模樣、輕鬆地以跳躍身姿穿越街道…生活中的一切,盡是如意與充滿希望。唯,當他得知被退稿、還被出版社批評作品沒才華沒押韻,瞬間,他的眼神幻滅無光,接受律師爸爸對他課業與工作的安排。

    真好看的愛情文學電影,導演的節奏明快,也掌握住歌德的個性。在無虞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若不能體會世間事,他的哲思與文學如何自18世紀起影響世人,而不只是作品暢銷一時的作家。

Szenenbild_24(1400x931).jpg

    愛情、敏感的思維,絕對是激發創作者的能量。室友耶路撒冷與有夫之婦想遠走高飛的戀情告終,耶路撒冷沉浸於自身的悲愁,還不知歌德的情人夏綠蒂也在此時宣布與歌德、耶路撒冷的上司檢察官訂婚。兩個情場失意男縱情飲酒尋歡、一夜放蕩。晨光幽微,宿醉中的歌德聽到耶路撒冷說:「你要跟我一起走?」耶路撒冷以手槍擱在右眼……。歌德再怎麼迅敏,都來不及阻擋耶路撒冷自殺。面對搶救不及的憾與痛,歌德從快樂自負的年輕人,變成憔悴悲傷的樣,沉靜許多。男主角亞歷山大菲林的樣貌很英俊《捨愛其誰》飾演浪漫狂蕩的安德瑞斯,此時是浪漫熱情的歌德,都充滿銀幕魅力。

    面對耶路撒冷這麼激烈、絕望的方式拋灑生命,已超越愛情的單一思考。既然他無法在監獄裡舉槍如耶路撒冷轟掉自己,那麼就把生命寫在紙上吧。

    極大的痛苦,成就了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夏綠蒂針對他倆的愛情看得很清楚:「他們的感情不在現實世界,是在詩裡。」

Goethe_620.jpg

    文學的力量透過出版的影響力,超越世間法則,使得情感得以更長遠。小說熱賣,引發自殺潮是死亡本身具有魅惑力!愛情與生命意義破滅無望,沒有比直接到達死亡來得能夠自我拯救。歌德深感這樣的煉獄,創作成為他解苦自救的管道。就像他曾即性詠作的詩句:「陽光像金色的髮,帶走所有的煩惱。」他的作品之前被喻為無病呻吟,隨著成功,他與夏綠蒂的愛情,自苦澀轉為甘甜,歌德又展現他迷人自信的笑容。陽光不會帶走所有的煩惱,若不是深刻地接觸生命、探究生命,或許也不會有日後的鉅著《浮士德》。

    我的青少年時期,正因為歌德、因為《歌德對話錄》,待在圖書館閱讀,是一段很特別的學習過程。如今再看這部電影,感懷更深,縈繞於心的都是因為美好與不不完整的交錯,就像夜與日……

( 幼獅文藝雜誌 20122月號  吳孟樵『電影迷熱門』專欄 )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_.JPG

文/ 蔡燦得  轉載自姊妹淘

日本當代藝術影響著我很大一塊,至少的確是虛榮了我的生命品味。譬如草間彌生的圓點點、森山大道的脫焦、天明屋尚的華麗風浮世繪、會田誠迷人的異色女體、舟越桂細長的脖子人像等等。

以上所述如果妳不解,發出了:『在講什麼鬼?』這樣的抱怨,反而會讓我這干人等更覺虛榮,因為,我們懂呢。就說了是某種虛榮感了嘛(笑)。是尋找同一國的認同感的那種。

這個影展總共紀錄了上述五位藝術家的思維、創作模式、日常生活、中心思想。每人一部專屬的紀錄片,最長的不過102分鐘,大師一輩子的菁華全在這裡面了。簡直就像是考前惡補的補習班似的,讓人一目瞭然、瞬間通透。

其中草間彌生女士一身螢光色系套裝,埋頭向前走的模樣最是讓我難忘。就是一種為了要能繼續創作,所以要拚了命的繼續活下去的狠勁。『我好不想死,希望可以一直創作,死了就無法創作了。』在她不斷的喃喃自語中,透露著她內心最害怕的事。

這五位藝術家,共通點之一就是「相當熱愛現在的藝術創作」。無法克制、不願停止片刻的熱愛。

攝影大師森山大道拿著相機一直在街上走,邊走邊隨時按快門、天明屋尚趴在地上一筆一筆的畫下他內心裡比什麼都重要的日本浮世繪風格,這種近乎膜拜「內心最喜歡的那件事情」的姿態,「不做就會死」的純粹執念,讓他們創造出一件件觸動人心的作品。

而這些紀錄片,讓我們看到平常藏在作品後的藝術家們,真實的模樣。這個部份對我來說,絕對比他們的作品還要迷人太多太多。

這是一個只在台北的光點電影院放映的影展,12/02~12/16,為期兩週,足夠讓人每部重看個兩遍。相信我,一遍絕對不過癮,就像曾經在某年的金馬影展看過了草間彌生的這支紀錄片之後,我一直念念不忘著,沒想到這次隨【Near Equal ≒ 日本當代藝術家影展】再度來到台灣!我簡直是尖叫著的迎接這個好消息。這個太難得的機會,在此誠心推薦給大家。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張冠倫   轉載自開到荼糜花事了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曾言:「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簡明地揭示出「性」(Sex)與「性別」(Gender)的差異:前者是天生的生物性別;後者是後天的社會性別。一個人要經由學習社會對「女人」定下的標準、規範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同樣的道理,「男人」亦是如此。法國新銳導演瑟琳席安瑪(Céline Sciamma)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裝扮遊戲》便以尚未經歷青春期、社會化未深的兒童為主角,展演一齣性別的裝扮遊戲。

jeanne et lisa escaliers.jpg

「男人」與「女人」的性別符號

 在文化、宗教、風俗等社會規範的影響之下,我們對「男人」與「女人」應展現的樣貌總會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演變,性別涵義也會有所調整、改變。瑟琳席安瑪在片中以洛兒(Zoé Héran飾)和珍妮(Malonn Lévana飾)這對姊妹做對比,從外表和衣著為兩性的二元劃分做出粗略的定義:衣著上,10歲的洛兒多以短褲、T恤、背心、運動外套等造型示人,選的顏色則是白、灰、藏青等的素色為主,妹妹珍妮的身上不但看得見粉紅色的蓬裙,衣服的花色也顯活潑、亮麗許多;髮型上,洛兒留著中分短直髮,珍妮則是燙著小捲的長髮。顯而易見,導演刻意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性別符號加諸於兩人身上,分別標誌著「男人」與「女人」的普遍形象。

Image tutu.jpg

「性別」的浮動性:洛兒與米克

一旦一個人表現出的社會性別與自身的生物性別相左,在成長的過程經常會遭到排擠或歧視,也會被形容成上帝將靈魂置於錯誤的軀體中,不過,倘若從家庭或成長背景來分析,社會性別的養成其實是有跡可循。在洛兒的例子中,從她與父親(Mathieu Demy飾)的互動來看,顯而易見洛兒的社會性別養成深受父親的影響。

父母通常是孩童第一個開始模仿、學習的對象,對洛兒而言,比起母親(Sophie Cattani飾),父親顯然更具吸引力,在電影的開場有兩場戲足以證明:其一是父親教她開車;其二是她和父親同樣會用嘴玩吸麵條的遊戲。藉由這兩個段落,可以看出洛兒和父親之間的緊密連結,也能發現父親對洛兒有著特別的期待。父親並非將洛兒看作「女人」養育,沒有讓她玩填充玩具或洋娃娃──西蒙波娃所說的「被動之物」──而是將她抱在腿上,教她轉方向盤、打方向燈,教她駕駛汽車──被認為是男性所屬,陽剛味十足的表徵──顯見父親希望洛兒能處於主動、掌控的位置。此外,父親的一句「接下來換妳開」可視為是父親對洛兒的肯定與讚許,經由賦與洛兒掌握方向盤的權力,讓她有了「存在」。至於吸麵條的行為則讓洛兒秉承到別人──例如:不會吸麵條的妹妹──得不到的獨特位置和優點。

感受到父親特許的權力,洛兒知道自己的不一樣,因此她不能表現出讓父親失望的行為。當洛兒以「米克」的身分和鄰居小孩玩耍時,看到男孩們集體站在草地上解尿,而她只能偷偷躲進樹林中,脫下褲子,蹲著上廁所,這使她了解兩性之間的差異,清楚認識到不管如何努力在外顯行為上──諸如:踢足球、打赤膊、吐口水──學習當「男人」,也無法改變自己的生物性別。西蒙波娃在《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1949)裡提及女孩在感受到解尿程序的可恥且不便後,會不自覺地加劇遺尿的現象。因此,驚覺到此一事實的洛兒,在匆忙穿上褲子時便不小心將尿滴到褲子上。為了不辜負父親特許的權力,也害怕父親知道自己跟一般女孩沒兩樣,洛兒不敢讓父親發現尿褲子的事實,只得偷偷躲到浴室清洗。

Image  et pe¦Çre canape¦ü.jpg

不過,「性別」其實是浮動的、不穩定的概念,洛兒在表現出「米克」的同時,也不時會顯露出「洛兒」的身分。在洛兒與父親玩牌時,父親讓她嘗試喝酒,此時的洛兒是以「米克」的身分存在;下個畫面,洛兒躺在沙發上吸吮手指頭,父親將她靠在自己身上,並親吻她的頭,此時的洛兒明顯是「洛兒」,享受著女孩撒嬌、倚賴大人的權力。

話雖如此,洛兒仍舊著迷於「男人」在社會/團體中的優越位置,特別是在她以「米克」的身分獲得麗莎(Jeanne Disson飾)──眾男孩所仰慕的女孩──的愛之後,更不能放棄「米克」這個角色。當麗莎邀請洛兒和大家一起去玩水時,洛兒突發奇想將黏土捏成長條狀,塞進女性泳衣剪成的泳褲中,為自己加上屬於「男人」的象徵,填補「女人」天生的缺乏(也許是出於「陰莖欽羨」的呈現?)。擁有「陽具」的洛兒,即擁有優越性和力量的象徵,這使她在玩摔角時打敗其他男孩,也讓她得到麗莎的吻。嘗到了「陽具」的甜頭,洛兒回家後很慎重地將黏土捏成的「陽具」放進裝有乳牙的鐵盒中,一同珍藏。乳牙標誌著成長,「陽具」則是「男人」的另一自我,代表主動、獨立、驕傲感和萬能,兩者的同時擁有讓洛兒更為堅定地扮演「米克」。洛兒叫妹妹幫她修剪頭髮,也替妹妹打抱不平,藉以印證妹妹對「哥哥會保護我」的期待。

Capture d%d5%8ecran 2011-02-21 %88 15.01.24.jpg

我叫洛兒:洛兒的自我認同

始終以「米克」的身分裝扮自己的洛兒其實是在否定自己的生物性別,也是在否定自我,因此當母親察覺之後,對洛兒說:「我不介意妳扮男生,可是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也就是說洛兒必須先認定自己的生物性別,然後去認識自己,同時也讓別人認識真正的洛兒,之後想以「男人」或「女人」的身分示人那是另一回事。導演藉著洛兒一角將刻板的「性別」二分法打亂,讓游移於「洛兒」與「米克」之間的洛兒經由摸索,找到自我的認同。如此一來,她才能自信且開心地自我介紹:「我叫洛兒。」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陸厚成  摘錄自 YAHOO影評

超想吃《壽司之神》的料理。

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心裡只有這樣的單純想法,正確的說,《壽司之神》是一部很好吃的電影,從開場至結尾,每個人都對螢幕上的壽司發出驚呼與讚嘆,如此對於內心世界的誘發,不只是影像的高度捕捉功力,更歸功日本人對工匠技藝的砥礪與追求,讓我們得以看見極致的顛峰─在現實世界真實存在,而這又啟發了另一層的感動。

JIRO STRICT.jpg

《壽司之神》的主角─小野二郎,是現今全球年紀最長的米其林三星主廚,他以八十六歲的超高齡,迄今從事壽司師傅工作七十五年,曾連續兩年榮獲米其林最高三星評鑑,這意味即使專程搭機去日本吃「數寄屋橋次郎」壽司料理,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旅行體驗。

導演在影片深度探究日本職人文化奧義,職人即表示能將其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術、經驗…,發揮極限之人。小野二郎做為職人代表人物,在從未間斷的工作生涯中,以身心全部投入的狀態,終其一生務必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完美狀態。而且,永遠不滿足過去成就,為了明天上門的客人而持續精進。

除了訪問小野二郎,電影從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工作人員、過去學徒、合作的店家,完整建構起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背景與人格,最富性興味是他與兩位兒子,在父親強烈要求下從事壽司師傅行業,二兒子在多年前已經獨立開設壽司分店,然而大兒子禎一年屆五十歲,至今仍在父親店裡工作。

133814_184944048183077_184751041535711_688555_6476179_o.jpg

以歐美文化看待這件事也許不可置信,但在亞洲傳統思維裡,父位子傳的觀念仍然存在,身為大兒子,禎一自然要繼承父親壽司店,矛盾地方在於,壽司之神八十五歲還沒想過退休後生活。小野二郎作夢都在捏壽司,他將生命的熱情完全奉獻給工作,即使難得休假日,也覺得難忍而漫長。從職人領域來看,小野二郎從食材的準備、調味、烹調,到菜單的製作、座位的安排等…,經過幾十年淬鍊已經達到的完美調和狀態,光用螢幕看,就能感受小野無人能及的高度。

這樣的父親關係,使人聯想日本著名的動畫工作狂─宮崎駿,他曾自述年輕的歲月裡大多在忙碌工作中度過,與家庭、兒子的相處自然是聚少離多,但日本傳統文化如命運牽連,讓宮崎吾郎也走入父親的動畫世界;然而,這一切也就像《壽司之神》禎一說的,第二代的宿命是,即使做到和父親一樣的程度,在外人的眼中也會被限制在既定框架中,認為難再超越前人的存在。禎一的壽司水準,要吃過才吃知道,但看過宮崎吾郎電影的觀眾大都知道,他還有一段路要走。

sushi-2.jpg

本片的成功還要歸功細膩的視覺描寫,導演將美食評論家對於小野二郎壽司如交響樂般的描述,以具體的影像方式呈現,就像是一場以壽司為主題的行板,讓交響樂搭配慢動作、近距離的鏡頭,壽司師傅每一個細微動作、細膩的準備工作都能為觀眾發現,從準備過程到捏製壽司、端上盤子獻給客人,我們彷彿看見壽司的生命律動,如音樂穿透內心的美妙流動,造就二郎壽司的偉大傳奇。

《壽司之神》是一次感動的觀影經驗,小野二郎用盡一生的專注,是一種極大值的精神力量展現,日本上班族常被人說喜歡加班,講究工作態度的特性也影響了地域相近的台灣,小野二郎所象徵的意義,對所有正努力工作,經歷過挫折與考驗的我們來說,像一劑強心針─具備了請繼續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只要透過持續的努力,所謂成功的終點必然如小野二郎一般,在那裡等你。

「專注完美,近乎苛求」原是日系汽車品牌標語,拿來看《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似乎是再適合不過的讚譽。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選擇的人生,最是讓人豔羨,職場工作如此,自由戀愛如此,性別選擇何嘗不是如此?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明明不是姐妹,卻能夠擠在同一個浴缸裡泡澡,玩起姐妹間的家家酒遊戲。

明明不是母女,卻能夠躺在媽媽的懷抱裡,享受撫摸與關愛,和融親密有如血緣至親。

laure&jeanne dessin.jpg

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Céline Sciamma)一向關心神秘又微妙的人生性向議題,但是不愛火辣談愛欲問題,而是既細緻又幽微地碰觸心靈角落不可言宣的彎轉心事。她執導的《裝扮遊戲(Tomboy)》就因為找到了11歲的女生Zoé Héran飾演姐姐洛兒,6歲的女童Malonn Lévana飾演妹妹Jeanne,兩人率真自如的生活互動,讓全片宛如打開某一人家的家庭相簿,每張笑容,每段談話,都如同日常生活的取樣寫真,看不出是臨時組合,看不出年紀代溝(所有的台詞都像是臨場擷取的自由發揮,看不出硬背台詞的填鴨),宛如她們早已在同一個屋簷下起居多時,因此讓全片散發出極其動人的真實力量。

率真,是孩子的特質,能夠激發孩子的真性情,卻又能符合戲劇要求,絲毫不讓人覺得做作,其實是莫大功力,瑟琳.席安瑪的前作《愛上壞女孩(Naissance des pieuvres)》就已經精準掌握了懷春少女的曖昧情愫,《裝扮遊戲》則是朝更低的年齡層探索,同時挑戰了孩童戲的凹凸難關。

《裝扮遊戲》的主戲全在Zoé Héran飾演的洛兒(Laure)身上,她理了男髮似的短髮,平時也只穿著T恤和短褲,標準的男孩模樣,對照著一副洋娃娃打扮,說話嬌聲嗲氣的6 歲妹妹Jeanne,直覺就會認定她們像是一對感情率真的兄妹,但是你亦不免會訝異他們的感情何以如此好,一起泡在浴缸裡玩起家家酒遊戲?直到起身擦乾身子時,眼尖的人才會從驚鴻一瞥的畫面中注意到,原來洛兒是女生,不是男生。

Capture d%d5%8ecran 2011-02-21 %88 15.01.24.jpg

《裝扮遊戲》的英文片名叫做《Tomboy》,意指本為女兒身,卻在衣著和外觀點像極男兒模樣的人,洛兒的外貌符合了Tomboy的基本定義,但是一如席安娜導演所強調的:「童年是一段純真歲月,我則認為那是充滿感性與曖昧情感的階段。」她在《裝扮遊戲》中所要探索的卻是一段感性與曖昧的前青春期的「性冒險」。

洛兒的父親不時因為職業變動而搬家,《裝扮遊戲》的開場戲極具巧思地讓洛兒與父親一起疊坐在汽車駕駛座上,父親踩油門,坐在父親腿上的洛兒則有了轉動方向盤,操控車子前進,父親的手也會不時幫忙扶正方向盤,從樂觀正向來看,那是父女嬉遊的親情場景,亦是女兒從父親身上得到了男性威權的體悟;從悲觀負向來看,這是危險駕駛,擔心出事的精神壓力就悄悄滲透進觀眾心靈。會說故事的導演,就是懂得用一場象徵傳達出無盡的訊息。

tomboy02.jpg

洛兒的母親因為懷了第三胎,臨盆在即,不時得躺臥安胎,洛兒只好單獨一人去認識新環境,就在遇上鄰家女孩麗莎之際,她毫無緣由地替自己取了個男性名字Michaël,從此就以男兒身份進入社區的孩童嬉遊世界。是的,前青春期的孩子看不出鮮明性徵,頭髮短短,雀斑滿滿,胸部平平的洛兒一如尋常鄰家男孩,就與社區孩童一起玩遊戲,踢足球或者游泳戲水。

《裝扮遊戲》的趣味在於洛兒對於身體與性別是有充份自覺的。既然選擇了男兒身份出場,就得扮什麼像什麼,從她對鏡凝視,檢視自己的肌肉筋骨,以及有無打赤膊上陣(女性性徵尚未出現)踢球的肉身條件,甚至學起球星那種吐口水的痞子帥勁,就宛如進入男性社會的啟蒙洗禮;至於她要把自己的紅色連身泳衣,裁剪成紅短褲,甚至要在褲中塞進一截遊戲黏土揉成的男性生殖器,這些細節其實都是性別意識抬頭前的性教育,唯有了解(不論是揣摩或者比較),才知因應,這些學做男兒郎的細節因而也在麗莎欣賞她的男兒表現而親吻她時,得著了同性相親的曖昧與尷尬(曖昧,是因為洛兒理解自己在玩性別遊戲;尷尬則在於麗莎並不知情,她的喜愛表態,陷入了一種受人操控與戲耍的盲動困境之中)。

jeanne et lisa escaliers.jpg

說穿了,《裝扮遊戲》就是這群孩子在就讀國小五年級前的那個夏天,經歷過的一場性別啟蒙式。洛兒為了捍衛受欺侮的妹妹,打敗了動粗的男生,也因此讓她的裝扮遊戲露了餡,但是女強過男的體力競技(不只打架,還包含了踢球與戲水,洛兒都比一般男兒更強),早已清楚傳達了導演對性別潛能的關切。那是個青春前期的最後夏天,那是性別荷爾蒙激素尚未萌生的無性別年代,那是人生充滿各種可能,不必承擔人生各種形式或者道德符碼的伊甸園年代,《裝扮遊戲》不只是一場遊戲而已,而是對素樸人生的癡心孺慕了。

有選擇權的人生,都讓人豔羨,只是做出選擇,就有了責任與義務,那場夏天的性別遊戲結束後,洛兒必需穿回女裝,回顧社會認定的性別符碼時,何以我們心頭會有悄悄的疼惜與不捨呢?一切就如洛兒的母親對她說的:「我並不在乎你是不是穿得像男生,但是你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我沒有。」那個夏天的出走,就在這種惆悵中悄然寫下極其艱難,卻也饒富詩意的一筆。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IRO DREAMS OF SUSHI_flyer_final-1s.jpg

原文出自 WOW LaVie編輯

『二郎的壽司料理就像協奏曲分成了三段,經典料理為第一段,當天新鮮的食材是第二段,而所謂的傳統料理是完美的結局』美食評論家山本益弘這麼說。

現年86歲的小野二郎,雖為全球最年長的三星大廚,但從紀錄片中他的眉宇之間透露出的活力,仍感受的到他口中說出那段令人鼻酸的成長過程中,影響著他一生的一句話『你現在開始沒有家,沒有退路了!』而發展出的剛毅精神,他的長子禎一以及次子隆也都繼承了父親的職人專長,長子在本店與父親一起經營,次子則在六本木經營了二店,以一樣的美味傳遞心靈的溫暖給每個懂得品嘗的客人。

被評選為『專門為了來品嘗美味而出國的三星級料理』,二郎的壽司店開在東經商業區地下室的小店面,店內只有十個座位,廁所甚至在店外,每次用餐得花費上萬,卻成為饕客們吃過都會感覺不枉此生的店,店裡只供應壽司沒有飲料沒有小菜,預約必須在一個月前,有的客人甚至在一年前就先預約,為的就是去品嘗這用75年壽司師傅經驗所經營的美味,二郎先生與他的兒子還有一起工作的師傅們打造出這一個美食天堂,成功並非一蹴可幾。

JIRO STRICT.jpg

這部紀錄片,雖然為外國的導演大衛‧賈伯所拍攝,卻將這位大廚的人生以有條不紊又帶著溫馨感人的方式呈現,片中提到『職人就是每天每天做著同一件事,將這件事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境界』,所以以二郎大廚為中心點,樹枝狀的介紹著他四周每天在工作上碰到的其他行業的達人,專門賣鮪魚的魚販、專門賣蝦子的、賣場裡用著專業術語拍賣的拍賣員、專門賣米的米店老闆…..甚至鏡頭轉回他店裡那埋著頭努力學習十年後終於開始處理『煎蛋』的資深學徒,一直到記錄著為何職人之所以能成為職人,因為他從座位的安排、客人的性別到用餐的節奏都能掌握的爐火純青。縱使我們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或許這就是成為職人的必要過程。

Tamagoyaki Nigiri.jpg

『很多客人還以為我還在處理著所有壽司的那個人』二郎邊笑邊說著,他說『我是那個最輕鬆的人,只是我站在一個幸運的點,當他們把魚片交到我手上時其實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我只是那個將它呈現到客人面前的那個人。』我看著二郎大廚的眼中充滿了感謝的心,因為當這家名店被譽為三星級時,處理壽司的人是他的長子並不是他本人。我佩服這樣的領導者,因為他並沒有在鏡頭前一味誇耀自己有多麼的偉大,或是抱怨他有多麼的辛苦,他的自信來於長年累積的經驗、對於美味的堅持以及感謝身邊那些成就他的夥伴,當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是雖然不用像學徒一樣操勞於基本工,卻再小的細微末節都能掌握及了解!!反應到現今的社會,急破頭搶功勞的人比比皆是,卻往往只是想出一張嘴,混水摸魚沒有真材實料不是嗎??

JIRO WORKING.jpg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紀錄片的配樂,占了極為重要的部分,在一開始以華麗輕快的小提琴配合店內營運的動作將我們帶入壽司的世界,然後採用柔軟的鋼琴訴說這家店的歷史,說到大師內心的悲傷則用低音渾厚的大提琴來呈現,一步一步的把我們的情緒帶進劇情,然後是節奏明確的交響樂交代現在與未來的展望,日本的電視劇與電影很擅長使用古典音樂來呈現整體氣氛,而且總是能成功的把整體質感提升至充滿深度的層次,就跟二郎大廚一樣令人深深佩服。

不抱怨的職人精神、有熱情的職人精神、全心付出的那股熱血,這部短短83分鐘的紀錄片,一定可以打動你的心!因為我的心被打動了!!!!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網友 傲風
劇情:8 演技:8 節奏:5 詮釋意境:8 影迷感動度:8
= 整體分數:7.4

十二歲年紀,歷練經歷不夠成熟,友情與愛情無法適時的完全體會,

除了幻想,沾點皮毛,溫暖親情,佔領全部。

WTLF_UNIT STILLS 70.JPG

網友 菲雯麗Family
這是一部觸動心弦的電影,關於那些沒有人回答的問題,我和你都想過,想要作的事情堆積如山,我和你有多少條沒勇敢去做?如果非得讓生命給了期限,才有動力,不是會後悔當初早知道。事實上沒有讓生命重新安排的機會,但是人生永遠不嫌晚,看完電影現在起身,〝Just do it〞你列出願望清單了沒?

網友 雀栭,簡
《永遠在一起》的廣度與深度、精采程度,都大大超越《活個痛快》。
孩子的坦然、純真的紀錄,為生命之章做出最純淨的感人註解。超脫生命的長短,在精不在多地活過一回,是個瀟灑走一回人生的絕妙好方式。

 網友Veromca
當人生走到了終點,誰能真的有勇氣說自己準備好了,準備好了面對死亡,準備好了離開人世。山姆說,我希望大家笑著送我走,如此面對自己即將走到人生終點的事實,他的年紀雖小,但是卻是一位真正勇敢的生命鬥士。

still85_944539.jpg

網友 peggy
他們想做的事情不是天生反骨,也不是對遭遇怨懟,而是想為來不及長大的人生留下珍貴的記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才能把生命熱烈地燃燒殆盡。
雖然走進戲院裡,可能還是會帶著淚走出來,但或許你會對「生命」這兩個字開始有新的體認。

網友 麥兜恩
12歲的小男孩未悉世事的純真觀點,將「死亡」當成無盡的探尋,沒有牽掛、沒有眼淚、沒有怨懟和懼怕,反而透過積極實現小小夢想的過程,為觀眾帶來不同以往的雋永深思。
《永遠在一起》教會了我們學著珍惜當下的美好,並心懷感激地迎接健康活著的每一天。;「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場永恆的開始。

網友Wade
追逐無邊無際的夢想其實一點都不可笑,體驗本身就是一種美好,不管結果,你得做了才無憾。
「人生有些事從頭到尾都很美好,但你得親身體驗才知道。」這是電影《永遠在一起》中,最令我感動且點頭如搗蒜的一句話了。

still30_876136.jpg
網友 N。A。T。A
劇情節奏時而悲戚沉緩、時而莞爾幽默,卻無形中一步步引領你思考面對死亡這件事,不過並不是沉悶嚴肅的,反而令人心靈更澄澈、能湧起勇氣去看待這一切。
或許死亡本身並不需要問題和解答,他就是一個你我都需面對的自然生命歷程,你說是不是?

網友 酪哥
一部溫馨小品,沒有激情,只有平淡平凡的愛,卻可細細咀嚼出焦糖般的甜味。

SENSE雜誌記者Ron
非常好看的電影,雖然是面對疾病死亡的陳年主題,但導演別出心裁以包容與原諒的手法來尋求巨大傷痛的因應之道,讓人看完反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still28_975802.jpg

双河灣編輯 王郁燕
人們總是以為絕口不提死亡,就能逃脫,其實它就如同生活,隨時可能發生。
來不及長大的山姆,因為罹患白血病,提早面對這些連大人都處理不好的死亡課題。
《永遠在一起》用青少年吊兒啷噹的對話,來討論生死,沒有煽情的片段,卻在簡單的描述裡,埋下了許多動人的因子。
進戲院前,記得帶一包面紙!一起在這堂學習死亡的課程裡痛哭,重新找回生命的力量。

柯夢波丹編輯 管子瑩
山姆似稀鬆平常地對著攝影機講述他的化療生活及內心對於死亡的疑惑,和與哥兒們間輕鬆有趣的對話讓我們一度差點忘了他正飽受白血病之苦,感受到的反而是山姆散發出的不畏恐懼的正向能量。
然而,在逐一實踐願望清單和親情間那種揪著萬分不捨的互動過程中,卻又感人得使不自覺盈眶的淚水緩緩流下。《永遠在一起》是今年看過最溫馨感人且細緻的電影。

still125_905952.jpg

部落客 柿子
又一部讓人感動的好電影!沒有成年人面對絕症的那種痛苦和失控,沒有芭樂的生離死別,讓人感覺清新又純淨,但這卻讓我揪著一顆心,在電影院裡熱淚盈眶了好幾次。
主角藉著老師的建議開始記錄生活、實現願望,直接又詳實的影片和文字,打破了父母對他患病死亡的抗拒,尤其是父親的無視到坦然接受,最後在鏡頭前崩潰痛哭....這是山姆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方法,山姆證明了生命的確可以永恆存在,電影也告訴了觀眾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死亡前你沒有認真對待你自己和你摯愛的人。

文字工作者 River
生命的凋零是命定,卻鮮少有人能正視這個命運。《永遠在一起》透過患有白血病的小男孩來思索死亡、面對死亡。
也許就如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唯有積極而透徹地活過,才能碰觸死亡的真意。
而也唯有無懼地面對死亡,我們才能體悟永恆的生命實像。

影評 喬治
片中觸動觀眾心弦的橋段和細節,令它不失為一部呈現兒童內心和生命價值的出色佳作。
除了山姆和菲力克斯在攝影機和筆記本裡留下的證據,存在所有人的心中,等於他們不曾從這個世界上離開,在這趟總得抵達終點的旅程之後,還能綻放出生生不息的美麗。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ill70_988956.jpg

WENews 公民記者 酪哥 / 台中報導

擁有時光機,你會想要到哪一段人生呢? 大人總是想回到過去,去回味想要享受的時光,或是要去修正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挽回、彌補過往失去的人事物。而若是問一個沒有機會長大的孩子,你想,他會怎麼回答你呢?

[我想要時光機]山姆說,[你要用時光機到青少年去喔?]菲利回問。

山姆與菲利是在醫院的兒童癌症病房認識的生死之交,比大人還認真的交往,因為他們的生命正一起走向盡頭,彼此相依相憐。為了避免在校感染,山姆媽媽請了家教,山姆與菲利的年齡雖然相差一大截,卻因此成為同學。家教老師以問題啟發他們對人生的看法,並建議山姆將他的生病經過寫成一本書,如同藝術流傳下來,當作生命的延續。相對於大人的無法面對與故意忽略,以及妹妹的無知,他們小小年紀對死亡倒是看得開,畢竟他們才是當事人,以開闊心胸與黑色幽默加以諷刺調侃人生的無奈,還說以後上天堂要向神抗議對小孩子太殘忍。

still31_976042.jpg

家裡有血癌的孩子,家人也不好過,媽媽與奶奶想當然耳的是扮演呵護陪伴的柔性角色,但爸爸呢? 要出外工作賺錢養家,要堅強地扛起一切,加上男人天生的內斂性格,是愛又不說出口。當他在二樓看著孩子在門口玩球,期盼他能像正常小孩一樣,卻又擔心受傷使得病情更嚴重,因此孩子以熱切眼神看著他,希望可以得到回饋與熱情支持時,他卻轉身回屋內。看到山姆沒有發作,就認為病情已好轉,要他自己上學去讀書,卻不料山姆見到父母爭執,當場鼻血直流。

爸爸一直壓抑著情緒,連在床前與孩子短暫交談,也只是幾句帶過。直等到爸爸在電視機面前看到孩子錄下的影像,敘述生病的過程與對死亡的想像,才抵擋不住氾濫的淚水,終於願意面對孩子的即將離去,把握珍貴時光,與孩子共處,緊密交心,孩子也等到了他心目中的典範楷模向他蹲下平視。

still65_937473.jpg

這是一部大家都知道結局的電影,重點在於過程,山姆在短暫的人生旅途,因為重病,獲得了大多數人沒有的生死豁達,還有菲利的友誼。雖然山姆沒有坐著時光機到他無法長成的青少年,卻由菲利帶著他實現夢想,到酒吧抽菸喝酒、看恐怖片、以及與女孩子親吻。如同山姆在菲利喪禮早上的醒悟,人死了,這世界還是照常運行,並不會因此改變甚麼,人只要生活得自在快樂,長短並不是太重要。

一部溫馨小品,沒有激情,只有平淡平凡的愛,卻可細細咀嚼出焦糖般的甜味。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ys to live forever4.JPG

文/傲風   轉載自http://ackaidsss.pixnet.net/blog/post/81234941

人,總是會有夢想,

基於現實的考量,找尋任何藉口,固作拖延。

 

等到即將邁入生命的終點,感嘆衝動不足,熱血太少,

無論怎麼抱怨,最終帶著遺憾,畫下句點。

 

最難捉模的卻是生命旅途,

沒有固定距離,也沒有正確方向,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意外,反應措手不及,產生無法彌補的悔恨。

 

85%可以獲得控制,15%的病患卻不會抱怨,

反而是更珍惜當下,把握每分每秒僅存的時間。

 

聽完別人的故事,總是認為自已過的實在很幸福。

still28_975802.jpg

劇情:8 演技:8 節奏:5 詮釋意境:8 影迷感動度:8

= 整體分數:7.4



剛好接連兩天,觀看類似劇情性影片。

與《活的痛快》不同的是,主角山姆並沒有其他選擇,

如何規劃時間,在人生故事上,繕寫出精髓的光芒。

 

開心過一天,難過也是要過一天,

既然都是過一天,為何不選擇對自己好的方式去渡過一天?!

 

小孩子思考單純,真誠的情緒,明朗顯現表情與肢體,

沒有太多後顧,鬆綁決定的遲疑,隨心所欲往前,朝自己夢想前進。

 

找不到一絲的憤慨,樂觀成就了順受,

坦然面對問題,找出適合的解決方針。

突顯出大人在面對生命抉擇時,煩躁、不安等其他負面情緒,

容易受到外在,起伏不定。

 

still136_909731.jpg

『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

整部戲主要重點環繞在親情,充分詮釋出父母之間,兩者不同處理方式,

清楚分辨出男人與女人的理性和情感表達。

 

母親選擇坦然接受,盡力撐起角色,

每天祈禱上天,給予一個康復的機會,

累積功德,只為了幫孩子贖罪,

遇到瓶頸,選擇權依舊給予自主權,

就算不忍,也證明出母愛的偉大。

 

父親在傳統觀念下成長,根深蒂固,

起先用了欺騙,企圖掩蓋眼前事實,

除了望子成龍,更希望如其他小孩一般平安長大,

卻忽略本身的親骨肉,渴望那最單純的父愛。

 

無意間闖入孩子內心世界,了解想法與需求,

態度調適,轉變成另一種接受,

捨棄原先的苛責與要求,取代而知是同理與尊重。

 

最令人感動的一幕,至始無法忘懷。

當山姆正獨自承受疼痛時,

沒辦法接受事實的父親,只能無能為力,在旁乾著急,

『到底是我父親,還是你是父親?』

點燃整個過程的轉戾點。 

still17_972462.jpg

看似平凡的舉動,卻是山姆最大的心願,

反映出人在享受更多事物時,慾望逐漸增加,忘了最單純的滿足。

 

十二歲年紀,歷練經歷不夠成熟,友情與愛情無法適時的完全體會,

除了幻想,沾點皮毛,溫暖親情,佔領全部。

 

 《尼斯湖水怪》小童星Alex Etel,不知不覺成為了英俊少年,

飾演菲利角色,不是與主角山姆互補之功效,

而是更深成層次,加入友情的潤滑劑,

讓提議,有了加持與推力,使得每一個夢想,熱血去實行。 

WTLF_Unit stills_620.JPG

情感,不分年紀,每一段時光,都有屬於適合相處方式,

兩人交情,充分詮釋小孩即將邁入靑少年時期的渴望,

清楚展現出『小大人』氣質。

 

十四年前,轟動一時的抗癌小英雄 - 周大觀。

相信如今依舊烙印在每個人的心靈,

而山姆選擇另一種詮釋,分享出屬於自己的精采故事。

 

肉體,會消失﹔但精神,永遠存在!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鄭祿平

1997年複製羊桃莉(Dolly)來到世上,引發全球極大的震撼。此後不久,醫學界也證實利用這種無性生殖的技術可以成功地轉移在人類身上,達成延續/繁衍個體生命的目的;然而此種不經由自然性交所孕育的生命體,其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為何成為時下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07.jpg

 在《複製情人》影片中,蕾貝卡與湯米這對兩小無猜的小戀人經歷十二年的離散,再度相遇時濃情蜜意不減當年。主修生物工程的湯米原本就對於違反自然孕育的基因複製工程嗤之以鼻,時逢一間基因工程度假中心悄然駐立在家園的附近,於是湯米邀約蕾貝卡,準備在度假中心開幕當天前往現場潑灑預先準備好的無以計數的蟑螂,存心讓主事者難堪。沒想到在前去度假中心的路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湯米當場慘死。傷心欲絕的蕾貝卡為了能與心愛的人長相廝守,握著從湯米遺體上取得的細胞組織,逕自前往度假中心進行人體複製工程,此舉不但違反湯米生前的意志,也意味著他將如打不死的蟑螂,遭人唾棄地存活在世間。

06.jpg

 本片的英文片名為<WOMB>,從字義上指陳女性的器官-子宮,是生命的發源地,也是生命的孕育之處。蕾貝卡利用死去情人身上的細胞組織經由基因複製工程讓他得以重生,並全程參與新生湯米從小到大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彌補過去因她缺席(認識湯米之前/赴日留學十二年)而無法伴隨在愛人身邊的缺憾。蕾貝卡的冷靜地觀察、耐心的等待,期盼身邊這個年輕人成長與茁壯,歷經多種磨難與考驗,她深信逝去的愛情終究會回到她身邊。

不論蕾貝卡的作為是否恰當,影片中我們發現即便在倡導自由民主價值的現代社會,仍舊以多數人的意志為主流觀點,極少去注意到個人的差異(difference),如同Iris Marion Young所言,現今社會上所存在的「共同利益」(common good)的標準必然隱含價值的判斷,「不同」者如婦女、同性戀等這些弱勢族群(minority groups)受到「貶抑、劣等、異常」等評價,而主流/優勢團體(majority groups)的優勢地位依然得以維護與再製。因此,這些經由複製而生的個體,雖然受到法律基本人權的保障,然而多數人在認為此舉具有道德瑕疵的情況下,對於這群「異類」克刻意地排擠和疏離,維護自己在人類生命史上正統地位。

05.jpg

設若從倫理及道德的角度觀之,蕾貝卡的所做所為在一般大眾的眼中是十足的離經叛道,備受爭議。所謂複製,指的就是無性生殖(Clone);複製人與試管嬰兒的最大差別在於後者保有夫妻雙方的血統,前者則是一個人即可完成生兒育女的使命。因此,如果複製人成為一種生育的型/常態,女人從此再也不用透過男人的施捨(提供精子)便可以無性生殖的方式生育自己的孩子,最後甚至將撼動/擊垮男性固有權威及其父權統治下的社會結構。

如同法國片《母親,愛情的限度》(My Mother, 2004)當中母子亂倫的戲碼一般,當蕾貝卡與自己孩子(新生湯米)發生關係的那一刻直是讓觀眾驚呼連連、不忍卒睹。但對蕾貝卡來說,湯米只是借用他的子宮(如同代理孕母一般)重獲新生,兩人在沒有實質近親血緣的前提下交歡,根本談不上所謂亂倫。

04.jpg

蕾貝卡的一意孤行,忽略了對方(情人或兒子)的感受。雖然成功地複製舊情人的身體,卻無法還原舊情人的靈魂/心靈。身為一名音箱測試員,蕾貝卡可以精密地掌握聲音的準確度及靈敏度,卻無法預測自己的未來以及安排他人的人生。猶記得一場蕾貝卡與湯米要前往度假中心鬧場的戲,當鏡頭從高空遠遠俯視車子行進的過程時,螢幕中呈現車子行駛在筆直狹小的道路中,此時的畫面就像是音響的調音鍵不斷地往上升,當音鍵毫無節制地調到最高點,震耳欲聾的轟炸聲將迫使眾人摀住耳朵逃離現場。此景似乎預告蕾貝卡的複製情人,在體認自己尷尬的處境後終將選擇離去。變調失序的曲子,絕非是當初蕾貝卡所想的!

孤絕--終將是蕾貝卡這一生無法擺脫的宿命。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孟樵 ( 作家 / 影評人 )

浪淘沙、灰樸屋……看似無邊的銀白天地,網住無法拋離的愛。《複製情人》是一則遺世獨立的純愛故事,靜謐美好得令人心疼!
她上半生的等待,是他的兩世愛。
12年的等待、又經20來年的孕育朝夕相處…靜定地看著他長大,得忍受多大的心理掙扎!
他離開海邊後,故事是否再續?我衷心希望哩!

13.jpg

放映週報 高樹熙

夢幻澄淨的色調,輔以極度講究的構圖和場景,宛如漂流在世界盡頭、無邊無際的冷冽海岸,成功營造了不具時代感的微妙氛圍,伊娃葛林褪去龐德女郎艷麗形象,以富有層次的演技詮釋一個女子面對死去情人的複製再生,兩人母與子、男與女、乃至情與慾之間,其實暗濤洶湧的多種複雜情感面相。導演擅長用畫面說故事的功力,即使不多加言語也能感受電影獨有的深度和力道。

部落客影評 喬治

意為「子宮」原英文片名,不只代表著蕾貝卡讓情人再生的那座私人宮殿,也隱喻了孕育出無限生命的大自然,蕾貝卡的決定,以許多觀點來看都不容於世,甚至遭到苛刻的質疑、甚至歧視,而這個片名則透露了一份更宏觀的意念,所有存在於世界上的人事物,都是大自然所創造出來的,正如蕾貝卡對湯米母親的反問,我們可以接受生命的安排,也可以把握任何生命賜與的機會。

15.jpg

作家/影評 鄭祿平

蕾貝卡的一意孤行,忽略了對方(情人或兒子)的感受。猶記得一場蕾貝卡與湯米要前往度假中心鬧場的戲,當鏡頭從高空遠遠俯視車子行進的過程時,螢幕中呈現車子行駛在筆直狹小的道路中,此時的畫面就像是音響的調音鍵不斷地往上升,當音鍵毫無節制地調到最高點,震耳欲聾的轟炸聲將迫使眾人摀住耳朵逃離現場。此景似乎預告蕾貝卡的複製情人,在體認自己尷尬的處境後終將選擇離去。變調失序的曲子,絕非是當初蕾貝卡所想的!
孤絕--終將是蕾貝卡這一生無法擺脫的宿命。

部落客 時光之硯

「面對這科幻的題材,導演的目光卻能看進角色內心的多層次,那些皺褶和掙扎,再藉由靜謐的節奏與雪青的色調舖成驚人美感。女主角那執迷不悟/不悔的愛之堅持,如礪又如鋒,穿透了一切壓抑——或許,她才是故事裡唯一勇敢、也唯一清醒的人吧!」

12.jpg

影評人 黃以曦

一直都記得,2005年在金馬影展匈牙利電影單元與導演Benedek Fliegauf的初相遇,他作品中總是在神秘迷離氛圍中,透露了洞察與智慧,如此同時是末日而也是未來的。
Fliegauf以新作《複製情人》,絕無留情地狠戳了複製人與生命倫理的追究,逼迫我們承認生存與文明的本質性悖反。電影將帶來尷尬與痛苦,我們卻無法不感覺到了然的清澈與誠實。
電影以極地的冷與封閉,所勾勒好飄渺又好務實的悲哀,呈現了某種未來的荒涼。.....這一點都不是部幸福的電影,卻比什麼都還確認給我們關於幸福的追求。

09.jpg

部落客 栞

「電影平鋪直敘、細膩內斂,直至結局的爆發,讓整個故事的張力到達最高點。電影裡並未特別將複製人技術拉出來批判說教,而是透過鄰居的表情、耳語,去營造出一種不為世間所容忍的氣氛,反而讓這樣的決定更顯揪心。」

破報影評 但唐謨

整部電影節奏緩慢,極簡的風格中帶著一絲禪意,片中不時出現美麗又憂鬱的海邊風景,對白也多,很有歐洲藝術片的格調。其實編導對於複製人違反自然的道德倫理爭議,並沒有著墨太多,反倒是提出了一個科幻的前提,然後回歸到人性的基本面去發展,以愛情為出發點,刻畫一個女人企圖找回愛情的努力,或是一場無謂的愛情徒勞。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7.jpg

文/但唐謨   轉載自破報

如果你失去了某個摯愛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再複製一個,或許這是一種愛的極致表現,但是,複製出來的那個人,還是原來的那個嗎?(至少,他們的星座命盤和紫薇八字應該都已經不一樣了。)這部片的背景在一個不知名的時空,可能是未來某個遙遠的海邊的小鎮,電影開始是一段兩小無猜卻被迫分離的愛情(因為女孩子要搬到日本去住在72層高的房子裡),12年之後,女孩回到了小鎮,正在期待延續這段舊感情的時候,男孩子意外死去了。於是傷心的女主角,決定自己當代理孕母,用自己的子宮,把她最愛的的男孩複製出來。

04.jpg

本片的導演班內狄克弗立高夫(Benedek Fliegauf)是匈牙利籍,拍攝背景在德國,但是演員說的卻是英語,再加上女主角去過的日本,這種帶著曖昧性的跨國融合,或許是這部片唯一具有科幻感的地方。整部電影節奏緩慢,極簡的風格中帶著一絲禪意,片中不時出現美麗又憂鬱的海邊風景,對白也多,很有歐洲藝術片的格調。其實編導對於複製人違反自然的道德倫理爭議,並沒有著墨太多,反倒是提出了一個科幻的前提,然後回歸到人性的基本面去發展,以愛情為出發點,刻畫一個女人企圖找回愛情的努力,或是一場無謂的愛情徒勞。

11.jpg

女主角可以說是一個極具佔有慾的女人,她真的是為愛不顧一切後果。她把男友的複製人安排在一個與世隔絕的遙遠海邊小屋內,細心控制所有的變數,等著他成長。他們之間是沒有血緣的母子關係,但是又像是伊底帕斯的戀母關係。其實更驚人的是,這個女主角彷彿一開始就在計畫,把男友的複製人養大,然後跟他談戀愛,甚至跟他做愛 。至於男主角,雖然都是同一個人扮演,但是其實有兩個角色:本尊和複製人,兩個人的年齡差了二十歲。編導在兩個男主角身上也做了些有趣的安排,例如本尊是個社運份子,在抽屜裡養了一堆的蟑螂;但是小他20歲的複製人,多年後打開20年前(本尊)的電腦,居然馬上就會用,居然成了這部片難得的笑點(請問你會用20年前的電腦嗎?)。

03.jpg

不過,儘管這部片以愛情為出發,但是片中絕大多數的衝突或思考,還是建立在倫理的課題上。這對「母子」的關係,其實完全沒有亂倫成份,因為他們之間沒有血緣,但是仍然會讓倫理觀念根深蒂固的我們感到一絲不安。這段愛情故事,也可以看成一個三角戀愛,或者隔世之戀……在過去,複製生命似乎停留在科幻領域,但是現在的科學已經有能力複製生命,複製人變成了非常值得思考和開發的題材。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

娛樂性 ★★★★☆       藝術性 ★★★★☆

DSC03679s.jpg

文/ 老嘉華

以為成熟穩定的感情和人生是自己所追求的,一旦近在眼前,卻又免不了好奇換一種生活方式會不會更有趣。

 《戀愛離線中》沒有故弄玄虛地闡述艱深大道理,也沒有刻板地讓主角的感情糾結得死去活來,偶爾露出一點過度"文藝"的破綻,也能在過於氾濫之前適時打住,是一部相當展現導演個人風格的清新小品。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年,新生代跨界表演藝術家米蘭達裘麗(Miranda July)推出她創作生涯當中的首部劇情長片《偶然與你相遇》(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在這部電影當中,她不但一人包辦編、導、演的主要工作,當年還以黑馬之姿,在鼓勵新進電影人為主的日舞影展中,勇奪評審團特別獎。在此之前,米蘭達裘麗一直以短片和多媒體表演藝術的形式持續創作。作為一位網路世代的跨界藝術表演者來說,米蘭達裘麗以非常輕的年紀和資歷(當時才31歲),交出了第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但她不像其他新導演以快速累積作品和人氣為目標,在自我沉潛了五年之後,才再度以獨樹一格、渾然天成的敘事風格,推出她個人第二部擔綱編導演的全創作《戀愛離線中》(The Future)。

23.jpg

文 / 高樹熙   全文見放映周報

《戀愛離線中》以一對年過三十五的同居情侶蘇菲(米蘭達裘麗飾)和傑森(漢米許林克萊特飾)為主角,故事基調比起《偶然與你相遇》多了點壓抑和晦暗,他們決定領養一隻收容所裡的流浪病貓「爪爪」,以試圖拉近彼此四年多來漸行漸遠的距離,在等待接貓回家所需的一個月間所發生的變化,作為故事主軸,米蘭達裘麗故意用慵懶富磁性的口白,化身貓兒為兩人關係發聲,時而有如蘇菲對於現狀的不滿焦慮,時而又似旁觀者對於人生發出無奈的低吟,彷彿無常只是一種過程,最後終將回歸虛無,正如一段關係的結束也意味著另一段關係的開始,但真有這樣單純的關係嗎?蘇菲和傑森決定暫時先拋開已經厭倦的生活作出改變:男的放棄電腦技術諮詢改為沿街推銷環保樹苗、女的辭去舞蹈教室的教學工作,以一個月每天都在YouTube發表一支獨舞為目標。蘇菲在每天苦於想不出創新舞碼之餘,因為好奇打了通不明所以的電話,和女兒的素描畫像莫名被傑森買回家的喪偶男子馬歇爾搭上了線(只因為小女孩在畫的背面寫下了自家電話號碼方便買畫的人後悔想退錢),兩人出軌的性愛關係因為對中年即將來臨的焦慮,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然而,在沒有察覺是因為對於未來恐懼,而走上不同道路的兩人,能夠在變成40歲、50歲,生命籌碼宛如口袋零錢無處可用之前,找回自己對於人生最初的期待和方向嗎?

31.jpg

 年輕時,人總認為人生充滿希望,有能力和機會做任何事情,但卻常常在經過現實無情考驗後回過頭,才發現人生並不如想像中單純且輕而易舉,尤其是在生命即將邁向後半的當下。米蘭達裘麗自己也剛好處於這樣的年紀。因而,她把對未來的焦慮,化為對愛情、人際關係的不滿空虛所做出的荒謬掙扎;並以浪漫帶點奇幻的步調作為主要風格、佐以悲喜交集的無常調味,揉合成這部帶點寂寞酸楚的劇情片。而影片中女性特有的纖細觀察和敏感溫柔,與對於人類和生命的原始又純粹的真摯情感,則是她作品中最動人的獨特標記。此一獨特的人生洞見對作為一個作者型導演而言,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特質;就一個善感又浪漫的女性來說,獨一無二的靈氣和風采也絕對是影壇少有,使得裘麗不論在編劇、導演甚至是親自演出故事中主要的角色時,都散發一股清新又明亮的魅力。即便《戀愛離線中》的故事本質其實是探向人生最底層的黑暗和苦澀,還是照樣讓人感受她那難以抗拒的魔力。

40.jpg

我不會把米蘭達裘麗這樣的創作者視為一個單純的電影導演。這不僅僅是因為她的作品充滿許多彼此矛盾卻又巧妙互補的複雜情感,她在多種不同形式的表演當中來去自如地恣意揮灑和切換角色的能力,正是她才發表兩部作品便輕易征服眾人的神奇魔法;而身為一個創作者,她舉手投足之間,更有著與生俱來、難以複製的獨特氣質;同時,她也是一個具有多樣創作才華的表演藝術家,常常把藝術融入自己的生活及作品當中,以許多形式各異的複合式藝術作品發表在現代人頻繁使用的網路上,這也是她為何如此受到影迷們期待的主因。而所有的創作其實都是從身邊最微不足道的東西作出發,米蘭達裘麗把自身在創作與呈現表演的經驗編進自己導演的虛構故事中,這對她自己來說,不僅是一種自我的具體實現,也在這樣的一來一往、虛實交錯之間,讓她的作品充滿別人所沒有的獨特溫度。

 而最終,從蘇菲和傑森兩人的生命的變化,我們似乎看到了本片原文片名「Future」的意義:所謂的「未來」也正是被時間改變過的生命,雖然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和代價去換,卻也在這樣不斷失去與獲得的過程當中,才找到自我存在的真實價值。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愛離線中》是一部關於選擇的電影,或許該說人生的延續,就是不斷的在選擇,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等待也是一種選擇。

電影開始於一隻貓咪-名為Paw Paw的獨白,在貓咪的獨白後,電影拉開了序幕。

 看電影時,原先對於貓咪一爪受傷,只是單純認定就是情節的的需要。但是看完整部電影之後,貓咪如果不只是貓咪,而是有其象徵?!或許牠代表的是男女主角這段戀情會遇到困境與不完美?!

05.jpg

文/ 石東藏   轉載自石東藏部落格

當陽光灑落屋內的開頭這一幕非常美

 兩人共享於一個長 型沙發,面對面的兩人,雖然彼此都專注於筆電前,但我喜歡那種雖然兩人心思是在某個空間場域之外,卻能在咫尺間一個伸手一個觸碰就能感受對方的體溫。這個空間是靜默的,但不是令人困窘的,當寧靜的空間,存在著兩人規律的鼻息聲,以及咚咚敲打鍵盤的聲響,這是非常現代的戀愛模式,既疏離又親密。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距離彼此的身體,只能用公分來計算。

 蘇菲與傑森是一對年約 30幾歲的couple,蘇菲是舞蹈教室的舞蹈老師,傑森則是家中工作的soho族,他們看似平凡的人生,即將在30天後迎接paw paw加入後,有了改變。原先兩人聽醫生說流浪貓的paw paw,所能存活的日子不過是半年。對兩人來說,paw paw的加入,不過是為平靜的生活添加了其他的變數,而這個變數半年就說掰掰。但是動物防治所的另一個女醫生表示:如果養得好的話,paw paw活超過五年也不成問題。兩人慌張了,心想那麼接下來的五年,某個生活重心就必須圍繞著paw paw,他們再也無法自由自在。於是,他們決定在這倒數30天,他們要做自己,找回原本自己真正的模樣。蘇菲決定每天編排一支舞蹈,傑森決定為地球暖化盡 一份心力,他要聆聽自己聲音,開始挨家挨戶賣小樹苗。 

19.jpg

追尋真實的自我, 總是令人迷網,我們以為平凡的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而在某個平行空間的我們是執牛耳的大人物,基於有為者亦若是的概念,我們追逐彷彿海市蜃樓般的虛幻泡影,我們體內渴求幻境般成功的甘甜,只是走在海市蜃樓的路上,我們總是因為真實的日照過於強烈,而萌生為什麼我要落於如此的境地?!

事情並不如兩人想 得那般美麗,蘇菲第一支舞遙遙無期,當她要跳第一支舞時,她曾跟自我獨白,數到1.2.3,若她還是無法跳出,那她就不認識這樣的自己,那時的鏡頭是非常 寂靜的,甚至寂靜到只聽見嗡嗡嗡的聲響,感覺非常的寂寞,這時的蘇菲極度渴望戀人的陪伴,特別是當她認為這樣的寂寥,只有自我在品嚐,而傑森卻能毫無阻礙的成就自己,往自己找尋真我的路徑,毫無阻礙的邁進。她認為她需要逃離這樣的空間,這樣的境地。於是,她得到了某個暗示-來自於傑森買回的一張素描背後的電話號碼。

蘇菲在傑森不在的日子 裡,她打了那支電話。最後,她與那支電話的擁有者做了愛,兩人做愛前,導演透過鏡頭,彷彿是男子的視角,滑過蘇菲穿著黑色跟鞋微微墊起腳尖上下擺動的姿勢,以及輕靠在沙發上磨蹭的影像,來呈現一個獨佔、強烈且狂野的慾念,不同於電影中溫和的傑森。而在蘇菲等待男子的期間,周遭又陷入極度的沉靜,她環視四周,電影又傳出嗡嗡嗡的聲響,這時的她依舊是寂寞的。

41.jpg

對於平凡生活的恐懼,害怕一成不變的蘇菲VS."真實"過著人生的友人

 之後,蘇菲又返回了昔日的工作,但是這次她從舞蹈老師成了櫃檯人員,戲中蘇菲的兩個友人來訪,導演透過將友人快速懷孕-生子-子女快速長大的人生歷程,對照於一成不變的蘇菲,來暗示蘇菲對於自己一成不變且停滯的自己而感到恐懼。

最後,蘇菲跟傑森表示自己出軌了,她要離開這裡,搬到新戀人的住處,傑森則希望能暫停這一切,這時鏡頭則出現了片頭剛開始,男主角展現的停止時刻的神奇能力。接著,男主角開始了與月亮對談,傑森認為當時間又開始轉動,蘇菲則會離開,月亮則反問:也許這一切並不必然是如此?!傑森希望能靜止這一切,只是當世界都停止轉動,昔日的戀人以暫停的模樣守在自己身旁,這樣的相守又代表些什麼呢?!

20.jpg

第一支舞終於開始了,蘇菲穿上那件屬於她與傑森所共存記憶的黃色T-shirt共舞

T-shirt在蘇菲搬入新戀人的家中,不斷爬行,就像是昔日的回憶,並沒有遠去,蘇菲初看時的驚慌轉頭逃走,直到某日夜裡,T-shirt爬上了她與新戀人的床,蘇菲決定開始她的第一支舞。T-shirt是上下顛倒的,總覺有種她與傑森結合的隱喻,她與T-shirt緊密貼合共舞,在衣服內看不見蘇菲,只看得到在衣服內擺動的肢體,那是全然的私密與緊密。當新戀人看見蘇菲的獨舞,那種眼神中帶有的陌生、不解接著轉頭就走,也是一種對於蘇菲真實一面感到排斥。

於是,靜止的時間 終究還是要繼續運轉,只是paw paw沒有等到蘇菲跟傑森來迎接牠,牠還是死了...貓咪的死亡成為了蘇菲重返昔日戀人住處的一個理由,片尾,蘇菲收拾了行李,躺回了那張雙人床上,她留了一個空間,傑森則坐在沙發上,靜靜著看著書。一切的生活又返回平靜,好像之前的考驗不存在、過去出軌也只是南柯一夢,他們的生活一如平常,他們會在30日後,去迎接康復後的paw paw返回家中。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評 彌勒熊

明明講的是男女外遇的問題,但到了導演米蘭達‧裘麗的手裡,就成了一場討論愛情、生命本質的創意遊戲,看了她神乎奇技宛如手持仙女棒的魔法調度秀,讓我大嘆五年的等待,絕對是值得的,推薦影迷們今年必看的電影。

02.jpg

 ELLE編輯Kevin

【戀愛離線中】講述的不是戀愛,而是生活俯拾即是的寂寞,為了擺脫寂寞我們選擇了愛,許多詭異的小動作也都是為了「愛」而成立,米蘭達裘麗以輕鬆幽默的手法笑看人世間的憂傷與歡樂,電影裡面更大膽運用了時間暫停、暗號的觀念解讀愛情的多方角度,我們因為不想要一個人生活,因此更想要別人的眼光關注,所以我們養貓,我們投身環保產業,我們一頭鑽進網路世界,但離開了這些,我們才會發現身邊的愛早已消失,幸運的是電影裡面仍藏存著浪漫的天賦,如果【偶然與你相遇】是甜蜜到不行的生命情歌,那麼【戀愛離線中】就是獻給歲月的舒爽詩篇,翻拂每一幕畫面時都能感到趣味,而在最終體會到戀愛不一定永遠離線中,只要你願意敞開心胸,登入你的帳號,然後,發出清脆的聊天聲響便以足矣。

41.jpg

潮人物編輯 STAR

改變需要的往往只是一股不計後果的勇氣。電影緩慢深刻地反映人生,色調濃厚黑暗,然沉重中帶有一種獨特吸引力。其中一幕女主角用布蓋住全身,舞出優雅卻詭譎的舞姿,彷彿一隻魚陷在漁網裡奮力掙扎。看完它,我想你會努力生活。

文字工作者 River

安穩的關係孵育了親密,卻也消磨了激情,性與愛是否無法兩全?Miranda July以奇異而細膩的情節推展故事,雜揉了日常與奇幻、普遍及古怪、殘酷又詩意等元素,深掘人類內在的幽微以及人際關係的曖昧。或許,關掉網路,我們的心會更靠近。

影評人 黃以曦

進入21世紀,原本只是某個時序上的常態遞移,卻因為網路的普及,我們慌張無措地真的墜入一個全新時代。世界變得太新,無法在老聖經裡找啟示,但新的理論似乎也還沒準備好。
很多作品試著書寫這樣的混沌,與人所陷入的更古怪、更荒謬的困境,《偶然與你相遇》曾是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太聰明作品。而這次,Miranda July以《戀愛離線中》,再一次用聰穎銳利,又充滿奇想與感性,的方式,輕鬆地在清新小品中,超越了小品的格局,挑釁或預告著當代生活的全景。

双河灣編輯 郁燕

發現擁有停止時間能力的傑森,即使能跟月亮對話,卻也停止不了蘇菲離開的腳步。導演在《戀愛離線中》展現對影片節奏的掌握能力,混雜著異想天開的奇想,與現實的艱難情感,虛實之間,交錯對照著。找不到生命意義的離線人生,下一步該怎麼作?

19.jpg

SENSE雜誌 記者Ron

這是一部從頭到尾釣足觀眾胃口的好片,它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也完全出乎我意料。它披著通俗都會愛情片的羊皮,當片尾字幕升起時,才讓所有觀眾驚覺,自己被啃咬的除了有對當代電影的了解,更有過去眾人對人性的自以為是。

影評 素樸勛

如果說從背後被褪去丁字褲,被別的男人進入了微翹臀部的Sophie,算的上是從未體驗過的新開始,通過身體的通過而抒發。那也可以說Jason的最大情緒,卻也只是對了月亮說出他兩年來都不會表達、未曾體會的感傷,於是這樣「超現實的物與時空、很現實的愛與灌溉」,在電影《戀愛離線中》中,獨特的情侶幽默和殘酷中,展現奇幻的感傷。

部落客 卵生水筆仔

蘇菲和傑森以及電影裡出現的其他角色都是小人物,小人物生活的點點滴滴,不管是情愛糾葛以及生活的困阨愁苦,在米蘭達裘莉的電影卻總是以荒謬又不合時宜的種種怪胎行徑逗得觀眾大樂,但在哈哈笑的同時,還是感受到生命的厚實,以及奇異人生的苦澀。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素樸勛   轉載自白木電集

在自成一格的奇遇當中,三十好幾的一對鴛鴦,冷靜的對他們的人生做出了決定。在被即將領養的貓咪,充滿並佔據他們的生活之前,情侶對他們的人生做了開朗又浪漫的決定,放下工作追求自己的夢想,那確切說來是「我還沒想到」的夢想,必須要仔細聆聽的夢想,只是,人生的走向往往不是我們想的那麼一回事。

45.jpg

奇幻

要聆聽心底的聲音之前,Jason 與 Sophie 是一對再也普通不過的情侶,不溫也不火,兩人的情誼藉由貓兒敘述,或是只被鄰居女孩的素描給挑起「she is my cup of tea」的小小衝動。在經典大師之作,安東尼奥尼的《奇遇》(L’Avventura, 1960)電影中,一開場就失蹤的女子,其懸念卻貫穿了全場。在《戀愛離線中》導演、演員所聲飾的貓兒「爪爪」感傷的道出了他的期待,也戲謔的在說話的時候,會像人類一般揮舞一下那慣常抓鳥兒的單爪,訴說他的孤單,永遠未曾完全的孤單。

更奇幻的是,作為離職符號的「黃色舞衣」,化身成為後悔符號,在過於現實的艱困舞蹈環境中,揮之不去困擾矢志編舞的 Sophie,處在對靜物的恐懼,那些感官放大的凝視,如果重新擁抱皺在一起的衣服,是否就等同承認自己原來是過於浪慢了呢?

23.jpg

感傷

性愛,不僅僅是情緒的出口。如果說從背後被脫去丁字褲,被別的男人進入了微翹臀部的Sophie,算的上是從未體驗過的、最後30天必要的新開始,「通過身體的通過」而抒發。那麼也可以說 Jason的最大情緒,卻也只是對了月亮說出他兩年來都不會表達、未曾體會的感傷,自以為的暫停了時間,卻也沒能挽回他不夠貼心的、不是故意的相處。最常說「我還沒想到」的他,還意外造成了,過了26號沒去接爪爪的極大的後悔。「Hi,person」是《戀愛離線中》中 Sophie起床對愛人的問候語,對Jason來說,未來也不會再有了,再也不會在睡著時,勾纏著Jason的腳了,最後也只有鄰居小女孩想起 Jason曾指著他的肖像,對她表達不知是憐憫、欣賞還是喜歡的情感。於是這樣的「超現實的物與時空、很現實的愛與灌溉」,在Miranda July 式電影中,獨特的情侶幽默和殘酷中,展現奇幻的感傷。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