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影評 (2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文片名可能會讓人誤解這是部浪漫喜劇,

 那就錯了,這其實是部會讓你重新省思生活的電影。

41.jpg

/ 潮人物雜誌STAR    

蘇菲和傑森是對同居情侶,兩人平常打發時間的方法就是各用一台電腦,讓自己被網路占據。某天他們決定登記領養一隻貓,為彼此感情增溫,而這隻貓三十天後即將進入他們的生活。最後自由的一個月裡,男女聊起對人生的夢想。傑森說:「我想成為世界領袖。」蘇菲略帶不屑:「怎麼可能。」或許是即將來臨的新生命帶來一絲活力與希望,他們辭了工作,開始新的人生計畫。傑森變成環保志工,挨家挨戶拜託大家買小樹苗;蘇菲打算一天推出一支舞蹈,放上YouTube

當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繁瑣單調時,誰不是嘗試做點改變?當我們嚷嚷著天天坐在辦公室好沉悶,好想環島、好想到鄉下度個假,但真正要做出決定時卻又猶豫不決:「環島的話,那工作怎麼辦?我要怎麼跟老闆交代?我是不是要先存夠錢再出發?」片中蘇菲辭掉舞蹈老師的工作,而在家處理公事、接客戶電話的傑森,在電話鈴響時毅然決然拔掉電話線的剎那,原本一直很屎的面容露出小孩一樣的淘氣表情,兩人看似貿然,但我不得不佩服他們,因為改變需要的往往只是一股不計後果的勇氣。

45.jpg

縱使改變的結果不如兩人當初的預期,但至少試過了。蘇菲和傑森兩人最後雖然走上分手一途,但其實早已貌合神離,分手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在蘇菲跟傑森說自己的創作瓶頸時,傑森只是說:「沒關係啦,誰在乎呢?」失望的蘇菲後來抵擋不住寂寞,和陌生男子發生關係。後來有了罪惡感的她終於忍不住跟傑森告知一切時,傑森卻又伸手阻止她說下去。蘇菲絕望地跑去跟那男人同住,而傑森一人孤獨地每夜對著月亮抱怨。兩人相處四年,沒有真正地溝通過、沒有真正了解彼此過,寧可對著陌生人以及一顆天上的石頭訴說心事。

三十天過去,那隻貓咪呢?由於沒即時將牠帶回,貓咪已被安樂死,蘇菲一臉茫然,而傑森只是冷漠:有沒有這隻貓都沒差了。片中的貓咪期待著新主人的到來,但結果卻讓牠失望;就像愛情,當你對另一方抱著太大的期待,卻總是受到傷害。

電影緩慢深刻地反映人生,色調濃厚黑暗,然沉重中帶有一種獨特吸引力。其中一幕女主角用布蓋住全身,舞出優雅卻詭譎的舞姿,彷彿一隻魚陷在漁網裡奮力掙扎。看完它,我想你會更努力生活。

(原文請見9月號《潮人物》雜誌)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文譯作《第一名的煩惱》的阿根廷電影《El PremioThe Prize》是一部藝術傑作,洗鍊精湛的攝影美學,巧妙運用的音效與配樂,加上寓意豐富的劇本,將一對阿根廷母女的生活化為1970、80年代阿根廷苦難歷史的縮影。

esperanza a_坫苤湮苤.jpg

文/ 洪健倫   轉載自放映周報

本片的故事看似簡單。小學二年級的瑟西(寶拉格里娜伊耶索克飾)在愛國徵文比賽天真地寫下對軍隊與其暴行的厭惡,媽媽(勞拉奧格蕾卡飾)和老師(維維艾納索拉妮提飾)知道了之後,趕忙叫瑟西重寫。而瑟西在媽媽的建議下,將內容全改寫成反話,她有多討厭軍人,就寫成多崇拜他們。結果這篇言不由衷的胡扯竟得到了比賽的第一名,瑟西知道後不顧媽媽反對,一頭熱地想上台領獎,但她最後發現領獎一點也不有趣,反倒像一場折騰。

IMG_2163_坫苤湮苤.jpeg

銀幕上的一景一物,甚至每一個聲響,似乎都化成了寓言的一部份。簡約洗鍊的影像美學捕捉了陰鬱海景的光線與色調,將之化為本片壓抑寂寥、同時帶點詭譎的氛圍基調;犀利的構圖則呈現出大自然的冷酷與荒蕪,在其中的人顯得渺小無助,似乎呼應著當年阿根廷人的處境。儘管從宣傳資料上得知瑟西位於沙灘上的「家」正是導演幼年時,舉家躲避政治迫害的避居之處,但這間房子詭異的位置仍讓人有種超現實的荒謬之感。同時,身為祖國象徵,家的荒謬正暗示著阿根廷當時社會情勢處境;而家中簡陋破舊的陳設,也似乎在象徵著被暴政凌虐下殘破的家園與家庭。屋邊蕭瑟的海風狂嘯,吹得鐵製窗板大力地撞著外牆,發出震耳的撞擊巨響,窗框上代替玻璃的塑膠布一角,也抓狂似地啪撘啪撘直拍著,這就是瑟西童年生活的主要配樂,導演直白地收進這些環境音,使之充斥於影片之中,惱人聲響所引起的焦躁與不安似乎正是當年阿根廷人在高壓恐怖統治下的心境寫照。此外,儘管這是個關於無邪童年的故事,但我們也鮮少能從影片中嚐到快樂的滋味;即使,我們可以看到主角和好友開心嬉戲,但每當他們奔跑翻滾的身影出現在銀幕上,作曲家瑟吉歐‧古羅拉譜寫的現代樂風格配樂便隨之響起,其令人不安的不和諧和聲與旋律在我們和他們的嬉戲的背影之間築起了一道牆,使得歡樂看起來竟這麼遙遠模糊。

la enramada 2.jpg

除了主角的童年生活片段之外,瑟西的學校生活在影片中的分量也同樣重要。班級就像是一個微型社會,而導師與學生之間專斷的權力關係、軍事化的紀律管理,更像是極權政府與人民之間關係的縮影。而後來軍人來到班級上宣傳愛國活動時,更是點明了學校和其所服譍的政府之間的權力掛勾,極權政府用槍桿由上而下強施統治,而學校則透過教育灌輸政治正確的思想,由下而上鞏固政權。同時,若以人的立場來看瑟西的老師,她在影片中的作為反映了市井小民在專制執政之下複雜矛盾的心態。她讓瑟西重寫那篇童言無忌的作文,看似表露了對苛政迫害者的惻隱之情;但當瑟西的作文得獎後,老師表現出的榮譽感卻又似乎代表了她對於法西斯政權的認同。而在老師與母親教唆下,瑟西言不由衷的奉承竟得到國家大加讚揚,這對於學校與家庭品格養成的功能、責任無非是一最大的諷刺,也是在白色恐怖之下生活的無奈。

la amistad 2_坫苤湮苤.JPG

我得承認,在導演瑪克維奇晦澀而內斂的表現手法之下,本片絕對是一個需要養足精神來面對的挑戰,但是,影片之中的藝術手法與細膩的意涵絕對值得我們細細品嘗。或許這就是台灣發行商要用可愛的片名與文案吸引更多觀眾的原因,如果沒有這樣的餌來引人上鉤,瑪克維奇的才華,還有她向世人揭開阿根廷不公義歷史的努力,是不是又會如同其他的小眾藝術片一樣默默地被世界忽略了呢?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還記得七歲的自己?是誰說過第一名是個榮譽?一篇攸關生死的文章,該寫甚麼?又該隱瞞甚麼?作文比賽,真情流露竟惹禍上身,謊話連篇卻大受青睞。而我從沒得過第一名,直到說了第一次謊。

a donde vamos 2_坫苤湮苤.jpg

文/ 陳思敏   轉載自大紀元

講述上述故事的影片《第一名的煩惱》,是北美新銳導演寶拉‧瑪可維琪(Paula Markovitch)的自傳性電影,忠實還原極權統治下的白色恐佈,以及童年記憶見證的軍事獨裁的切身劇痛。

軍隊認為兒童是最好的宣傳,透過學校作文比賽積極尋找代言機器。

在一個由謊言設計的日子,沒有火災,卻尖叫著失火,軍隊靠著混亂盤據大街小巷。從此槍彈武器在你左右,謊言批鬥佔領你的耳目,恐懼成為人們僅有的情緒。我不知道白色恐怖有甚麼好害怕,但母親再三叮嚀:「家人安危端賴我的沉默」。

從此,我的字典只剩謊言,我的功課只有撒謊,從被迫說謊到習慣成自然,正如大人所願,我成功讓週遭的人讚賞我的謊。直到,我期盼生活中的友好和善意,卻被手牽手一起上學的同學所粉碎,她的告發獲頒「功不可沒」,卻使我的父親生死未卜,母親性命垂危。

1968年出生於阿根廷的導演寶拉,多年以後談到童年往事:「當虛假已成生命一部份,將來的我會是甚麼樣的人?甚或只是一台機器?」對抗謊言架構的世界,小小心靈僅有的反擊是不再認同:「我終極一生都要這樣錯亂下去嗎?」

不論是以商業或藝術為出發點,好看的電影不在複製現實的淺薄,而是呈現真相的核心。

導演視為影片靈魂的兩個元素,一個是飾演她的小女孩。演員訓練班的兒童並不符合她的期待,但絕望之際,就在影片開拍前三天,她奇蹟般的「撞到」了她心目中「七歲的我」。而要如何讓完全沒有經驗與遭遇的童星,在情感上同時傳達天真又恐懼。導演寶拉說:「苦難讓我早熟,而這部份無法去教導,我只能深深祝福角色扮演者,如果是對的人,他們自然會湧現內在本有潛力。」而童星傳神的詮釋,也證明了她的慧眼獨具。

la confesion 2.jpg


電影另一個靈魂是事件發生的真實地點,聖克萊門特雷圖尤(San Clemente del Tuyu),一個靠海的地方,她和母親相依為命的逃亡隱居處,也在此走過童年。當孤單無助的時候,她看海聽海,那往往安慰了極度的不安,也蓄積了面對虛偽世界的力量。她用極簡的鏡頭柔藏海景的千變萬化,象徵她內心深藏勇氣的投射:在海的那一邊,是否有不同於謊言鋪蓋的真天地。

極權要專制,謊言成為存活的必然,它讓軍隊禁錮人民身體,用教育控管人民思想。但最令人難以承受的悲哀是:獨裁少了社會主體支持是無法生存,像配合當局的老師,像服從權力中心的學校,都是集體盲目的拒絕看穿謊言。

而極權的暴力謊言不曾遠去,集體盲目助長令人痛心的罪行也沒有過去。時至今日,它們一直都是持續不間斷的現在進行式。導演語重心長的是:「人們付不起將這個教訓丟在一邊或將它遺忘的代價。」

七歲的她用謊言寫作文,得到第一名。四十二歲的她用電影說真話,獲柏林銀雄獎。前者是恐懼的產物,沒有榮譽可言;而後者是穿透人心引起共鳴的真實肯定。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在學生時期,或工作職場上,成績表現第一名相信是絕大部份的人追求的目標。沒有第一也想第二,但若要對那些沒名列過前茅的人說「第一名也有煩惱」,不曉得他們會不會贊同。

la poesia_坫苤湮苤.JPG

文/ MT.Yang   轉載自 I think, therefore I am.

不過這部片裡說的「煩惱」,也不是一般的第一名有機會能體驗到的(相信也不會有人想體驗),因為這是導演寶拉瑪可維琪 (Paula Markovitch) 的自傳性電影。她生長在70年代被法西斯主義極權統治的阿根廷,住在海邊荒蕪的破舊小屋,對她與母親來說,這是世界的邊緣,也是她們唯一能倚靠的殘缺堡壘。面對恐怖情勢,鎮日得提心吊膽,內心的壓迫感可想而知。

而主角小女孩瑟西卻能在這般蒼涼景況裡,依然不減她樂觀又叛逆的個性,從她連續問母親的同一個問題就可發現:

「媽媽,悲觀是什麼?」

母親總是不答,只反問她為何想知道,難道只有這單字會引起她的興趣? 絲毫不想讓這情況影響到瑟西的童年生活。但隨著瑟西年紀增長,她到了上學的階段,母親辛苦建造的堡壘,已無法滿足她對這世界的好奇心,只能無奈地交代她牢記,若有人問起父母的職業,一定得說「爸爸是賣窗帘的,媽媽是家庭主婦。」

平凡,是安全。對於瑟西母親而言,它可以讓孩子避免在外頭受到傷害;平凡,也容易讓人生厭。對於內心叛逆的瑟西來說便是如此,因為她厭惡那些同學們,對阿根廷軍隊如出一轍的阿諛,背面還會畫上阿根廷的國旗表示讚揚。如此,激起了瑟西愛唱反調、好強的心態,於是在作文紙上,她誠實地出賣了母親對她的再三叮嚀。

七歲的小女孩,知道什麼是該說謊,什麼不該嗎?

a donde vamos 2_坫苤湮苤.jpg


在第二個轉折裡,瑟西滿足了自己在學校的好勝虛榮心,卻也擊潰了母親對她的耐心。孩子總天真以為,母親對她的耐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想想看,孩子若堅持要去領當初殺害親人的仇敵所頒的獎,一個母親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整部電影的調性一致,劇情走向卻高潮迭起! 演員的情緒張力十分驚人,尤其在瑟西央求母親讓她去穿整齊領獎的那刻。暴雨過後,她若無其事的一句「媽媽,衣服又皺了」,逼得母親拿出最後一道防線,不過她萬萬沒想到,這孩子還是去了。

領獎對一般人來說是個光榮,但對於瑟西而言,這份獎是恥辱。雖知道了喪父的事實,內心藏著悲痛,臉上掛不上微笑,但她為了給老師交代、給自己的第一名交代,所以倔強的領了獎。

最可怕的不是大吼大叫,而是淡淡的回應。

家中的母親,對這孩子的表現是徹底的心死。口中雖答應了原諒,卻連大衣都不肯給喊冷的女兒穿,是什麼意思? 自私?

若這種自私你已無法忍受,那結局一定會讓你瞠目結舌。


我相當佩服導演輕描淡寫如此激烈的情緒,用一句話便點燃了火苗,或者表現角色的個性。撇開獲得了德國柏林影展銀熊獎不說,它是部平淡卻能激起震撼的好電影,唯一的缺點,應該就是長鏡頭太多,會讓睡眠不足者容易屏氣凝神到想睡覺了...。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rmidas 2.JPG

文/ 《人本教育札記》編輯王士誠   本文完整版,請見九月號《人本教育札記》

 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三年,阿根廷由軍政府掌控;軍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地迫害異議份子。據民間組織統計,這段期間內,僅是有名有姓的「失蹤者」,就超過八千人。

 生活在這樣的極權統治下,是什麼感覺?阿根廷出身的墨西哥導演寶拉瑪可維琪(Paula Markovitch),要用她那充滿自傳色彩的電影【第一名的煩惱】告訴你。

 說謊,才能得到獎勵。

 電影主角是一位七歲的小女孩瑟西,她生活在一個被當時阿根廷軍政府迫害的家庭,全家生命都受威脅;父親逃亡,不知去向,瑟西和媽媽搬到海邊小屋,躲避追緝。

 瑟西入學後,媽媽告誡她:「不可以告訴別人家裡的事,否則我們會有危險。」媽媽說,謊言能帶她們遠離危險,瑟西也就順從地說了謊,但她其實不明白說謊的真正原因。

 因此,當軍方舉辦「我愛國軍」作文比賽時,瑟西很自然地寫下了她對軍人真正的感受:「軍人都是瘋子!」母親與老師被嚇壞了,要她重寫。想當然爾,重寫的作文充滿歌頌國軍的字眼,瑟西就這麼摘下第一名。

在她們所處的時代裡,真話會引來殺機,只有撒謊才能明哲保身,甚至得到獎勵。於是,原本應該教導孩子說真話的母親、老師,只能逼著孩子撒謊。

la educacion y las armas_坫苤湮苤.JPG

 

教育與軍隊,都是神聖的殿堂。

 電影裡,有位軍官這麼說:「教育和軍隊一樣,都是神聖的殿堂!」當時的阿根廷,軍方掌握國家實權,軍隊當然是殿堂─權力的殿堂;但教育呢?教育怎麼能和軍隊相提並論?

電影裡有個情節是:瑟西班上有同學作弊,老師為了揪出共犯,就對全班連坐處罰,使得一位同學向老師告狀,供出瑟西也參與作弊;瑟西因而受罰,全班則得到老師的「原諒」。第二天,老師把瑟西與告狀的同學找來,告訴她們:「舉發別人的錯是很好的,這樣子犯錯的人以後才會作對的事。」並要她們互相親吻「和解」。

使用連坐,羅織原本不存在的對立,鼓勵人們彼此舉發,然後製造和解的假相,並且自居功臣─這儼然是極權政府控制人民手段的校園版!

軍隊禁錮人民的身體,教育形塑人民的思想。當人民的身體和思想都捏在一個政權的手裡,它的權力必定穩固。軍隊和教育都是權力的殿堂!

 

 「平和」的極權統治

 這部電影具體指出極權政府使謊言成為生活的必然,也揭發它藉軍隊和教育來保障權力的作法;但更要緊的是。

導演溫緩地描述小女孩「平凡」的生活,正是在向觀眾暗示:極權統治,並非時時都像讓人顫慄的巨浪;更多時候,它是一條靜靜流淌的大河∣但在那看不透的水面下,滿佈漩渦,隨時可能激起暗潮,將人吞噬。

曾經活過極權時代的我們,豈可不慎?

 

本文完整版,請見九月號《人本教育札記》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os_colores_de_la_03_galeriaBig.jpg

文/ 洪光遠   轉載自電影資料館

除了大名鼎鼎的魔幻寫實大作家馬奎斯,和他備受推崇的傳世之作《百年孤寂》之外,國人對哥倫比亞的現實印象,可能僅止於知道她是南美屬西班牙語系的第三世界國家,盛產咖啡等農產品。如果你還知道她居然已歷經了近「百年內戰」,至今仍未歇息,大概會覺得難以置信。就像本週上映的《高山上的童年》和《小小心聲》兩部片子中的兒童一樣,搞不清大人們為什麼要互相殘殺,不肯(讓大家)過安居樂業的生活?

 這兩部影片都以兒童的角度,述說鄉居童年的快樂生活,是如何被軍隊(游擊隊與政府軍)莫名地摧毀:村民被迫棄守家園,親友們不是失蹤、逃逸,就是傷亡。由於站在兒童的觀點,編導巧妙地以暗場避開許多可能會令人驚心動魄的殺戮場景,也不去討論挑起內戰的雙方是非,只是以無辜的兒童眼光,記錄著過去充滿幸福、無憂無慮,而今卻親友離散、茫然失措的生活。

 曼努、胡立安與小白三人是玩足球的好朋友,家人雖有不同的營生與經濟條件,但都各自安份地過著平淡的日子,也無損於家族與彼此間的情誼。除了幫忙家計,玩球嬉戲外,在新來了一位漂亮的女老師卡門後,他們平日還得相偕到各年級混班上課的小學上課。曼尼跟大多數小朋友一樣,還喜歡畫畫。尤其身處在藍天綠地、虫鳴鳥叫、生意盎然的山居鄉野中,對色彩繽紛、多采多姿的大自然,親暱、熟稔到如同流動在體內的體液般,只要藉著紙筆,就能自然流瀉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導演藉著曼努在作業上畫畫,並在老師送他一盒精裝彩筆後,坐在門廊,面對著自然美陶醉在自己畫作中,以及老師率領眾童,將寫著政治標語的教室外牆,先塗成白色,再頃刻間化成美麗的壁畫,即讓我們見識到這些看似物質貧困(相對於文明社會的我們)的兒童,大自然卻給了他們多麼豐饒的精神生活。只可惜連這一點點上天的恩賜,最後還是掩沒在人為的破壞中(壁畫上終究還是被貼上一排政治標語)。或許這也是《小小心聲》製片靈感的萌發與立意所在。

The Colors of the Montain (97).jpg

編導以曼努為戲劇主線,從他原先活力充沛地與諸親友親密地互動,到隨著眾人莫名地一一消失在生活中(老師逐一劃去名冊上遷居兒童的名字)後,漸漸地失去了歡樂與生活動力,更在老師驚走、父親失蹤後,不得不隨著母親,帶著簡單的行李,搭上往日曾載著父子上城裡歡樂採購、而今只剩他漫聲催促母親上車的公車,眼神空洞地抱著父親上次買回來、失而復得的足球,時而露出驚恐、落寞的神情,令人不忍。

除了因為以兒童眼光來敘說劇情,使得影片因而避開了許多複雜的情節,以及意識形態的辯證與價值的批判,導演甚至於還刻意淡化處理了劇中情感較為強烈的場景,例如:曼努間與家人躲避逼近的直昇機時,只見眾人閃身於隆隆巨響與強光中,從頭到尾,銀幕上完全沒出現直昇機的身影,最後停在曼努嚇得尿褲子的特寫上;父子倆進城購物、驚見游擊隊員時,銀幕上只出現游擊隊員頗具特色的披風一角,只見父親臉色大變,開始與曼努閃躲著眾人的視線。或許這種處理手法上的淡化,反倒襯托出內容強烈的情感來。《小小心聲》純以童畫與小孩口白來開展殘酷的劇情,即與本片一樣,可謂異曲同工。這種處理方式,反而比煽動的音畫,更能重擊觀眾的心靈。足見高明敘事的手法,絕不能只直接訴求於強烈的感官刺激。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esentation_grd03.00010.jpg

文/ 兩性作家 密絲飄

《My little priness》這個片名,來自電影中的母親誘哄女兒成為模特兒時的甜蜜言詞,原翻譯片名「她媽的公主」被新聞局打槍,最後改譯為「她媽媽的公主」,不過老實說,我喜歡原片名來的多很多,那實在很符合影片給我的感覺。

 因為女兒薇莉塔擁有小公主的青春外貌,

可是,私以為母親安娜才是那個想當公主的人。

換個比較現代一點的說法,極度渴望被注目的公主病。

逼女兒拍裸照的母親無論如何是背德的,但母親同時也是個女人,也渴望被愛、也有夢想,安娜極度渴望受到矚目,可是那卻是那麼困難。我相信安娜對女兒並非是一點感情都沒有的,只是一個不被愛的人、很難懂得怎麼去愛別人,以女兒作為模特兒的作品大放異彩,對安娜而言是雙重的肯定,照片是她「女人」這個人格的作品,女兒是她「母親」這個人格的作品。

可是女兒當然不是作品,而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把女兒的屈服用「為了得到媽媽的愛,而不得不勉強自己」去解釋,那未免也小瞧了孩子(尤其是女孩)的敏感。她很快的查覺到自己被利用了,那份被母親背叛的憤怒驅使她急速成長。作為一個經濟上、感情上都倚賴母親的孩子,薇莉塔沒有多少選擇,她唯一能使母親痛苦的方式,就是承認自己「有利用價值」,但「不一定要被利用」。她承認了童稚與裸露之間產生的對比張力是自己的價值之一,所以在拍照以外的時間,她繼續濃妝打扮,甚至學習著對男人施展媚術,但她試圖勾引的對象,卻都是她的母親急欲拉攏的人,那是對抗母親的延伸,作為一個稚女,她只能用最迂迴的方式,證明自己能征服母親無能征服的人,也就證明了自己征服了母親。

《她媽媽的公主》根據導演伊娃童年的真人真事改編。走過被母親逼著暴露身體的童年,導演這回選擇藉由電影將傷口自我暴露。也許這是一種奪回自主權的奮鬥,不再迫於無奈、不再遭人利用,唯有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作品,才能擺脫被母親當為作品的命運。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聞天祥】

法國的演技女神伊莎貝雨蓓的表演生涯裡,因為本片再添爭議性角色一枚。她飾演一個想在藝林出頭的單親媽媽,但是把腦筋動到女兒身上,用她有點早熟又明顯青嫩的身體,書寫死亡、陰暗、性感的意義。不僅鬆動了人倫道德的價值,也挑動了慾望的界線。

my_little_princess_photo_4_copyright_les_productions_bagheera.jpg

而原來這些事情都是導演伊娃尤涅斯科的親身經歷,她確實曾是母親的藝術繆司與營利工具,而她也經歷了懵懂、好玩、迷惑到抗拒的階段。但是她不可能現身說法,而必須尋找另一具年輕的身體來重現她當年的經驗。那麼,在攝影機背後指揮未成年的小演員安娜瑪麗亞沃特魯梅擺姿勢的導演,是否自覺與避免自己也走上當年母親對她所做的事呢?成了劇情之外,更悚動的疑問。電影,有時留住了人最美最青春的樣貌;有時卻激化了心靈的早熟。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esentation_grd03.00015.jpg

文/ 藍祖蔚   轉載自藍色電影夢

有多少母親會當眾脫下女兒的衣褲,要以女兒的肉身來討好有著戀童癖的俗氣男人?又有多少母親禁得住名利的誘惑而不為?

《她媽媽的公主》的開場戲是飾演媽媽Hannah的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濃妝豔抹地出現在女兒Violetta前面,她刻意要給Violetta驚喜,擁抱兼親親,獻上禮物,又叫完一聲我的小公主之後,就急轉身,盤著男友的手坐進汽車揚長而去,留給渴望母親的Violetta難以滿足的嚮往與期待。

 

 

再次現身的Hannah則是手上多了台照相機,以前的她只是男人的附庸玩物,如果她真的能靠手上的這台照相機闖出名號,她就不必再依賴男人了,聰明的Hannah於是想起了她的小公主,想起她得天獨厚的資產,既有女兒美若公主,拍出女兒的豔情照,必能驚世駭俗,一舉成名。確實,她押寶押中了,鏡頭下的Violetta,綜合了青澀與妖媚的雙重特質,誘人的靈光華采就如俄國作家納布可夫(Vladimir Nabokov)名著「羅麗泰(Lolita)」中那幾句直指靈魂要害的形容詞:「羅麗泰,我生命之光,我腰腹間的火焰,我的罪,我的靈魂。羅泰:舌尖跳著輕快的三步舞,於上顎輕叩牙齒三次,羅.麗.泰。」

 

伊莎貝.雨蓓確實是演技高手,她用拙笨來刻畫Hannah初入人像攝影這一行的生疏與跌撞,再以其他藝術家虛與委蛇,遊戲人間的「亂愛」關係來突顯她急於兜售自己,因此不擇手段,逐步哄騙女兒上鉤,甚至灌輸女兒自己無法抗拒的紅塵浮沈準則,她越是急切,就越能突顯女兒只是籌碼,親情只是道具的口是心非,「活下去,還要活得好」成為Hannah「適者生存」的忠實信念,既然肉體姿態就能夠達成心願,何不直接上路,又何需多費心力去迂迴繞路?Hannah的生存選擇,確屬《她媽媽的公主》最清楚明白的創作手痕。 

 

 

但是光靠名利誘惑來詮釋親情的剝削利用,卻無法滿足期待從「懺悔錄」中汲取生命教訓的影迷,特別是目睹著碧玉少女逐步蒙塵的蛻變過程,紅塵名利勾動的下墜力量就如同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牽引著Violetta直奔再難回頭的無底深淵,超越身心年齡的早熟人生,Violetta究竟有無猶豫?有無抗拒?有無質疑?...

 

 

欲看全文請參照原出處->藍色電影夢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彭怡平   轉載自彭怡平的博客自由電子報

伊娃 尤涅斯科(Eva Ionesco)從人生裡汲取素材而成的《她媽媽的公主》(My Little Princess,2010),乍看,是一部關乎她的敗德母親與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的自傳片,但全片引發爭議的卻不僅於敘事本身,而在於導演如何藉由「攝影」來詮釋她們這對母女,以及宗教(此處衍義為道德)與藝術之間既對立又相濡以沫的關係。

presentation_grd03.00002.jpg

愛麗塔‧尤涅斯科的情色想像 

安娜(伊莎貝雨蓓飾演伊娃 尤涅斯科的母親),這位1970年代以情色寫真而聞名一時的女性攝影師──愛麗塔‧尤涅斯科(Irina Ionesco,酷愛以華麗的首飾、手套、吊帶褲襪、花團錦簇的玫瑰,以及若隱若現的紗服,將模特兒巧扮成上流社會神秘而冷艷的貴婦,卻又要求這些穿著俗艷的被攝者,在鏡頭前,恣意搔首弄姿,賣弄性感女神的形象;或是要求被攝者以青春肉體緊緊擁抱著骷顱頭或人形頭像,刻意營造出腐朽與死亡的人生圖像。

從中,我們不難窺見維也納分離派大師──古斯塔夫‧克林姆,新藝術代表人物──慕夏,好萊塢艷星嘉寶與【藍天使】裡一代妖姬瑪琳‧黛德麗,以及攝影家愛德華‧史泰欽的身影;足見身為攝影者的愛麗塔,還在藉由臨摩他人的藝術作品來汲取創作靈感,尚未開創出自己的風格,只能藉由賣弄低俗品味與展示女性青春肉體以謀取商業利益;然而,愛麗塔卻因大膽啟用她年僅五歲的女兒伊娃(安娜瑪麗亞沃特魯梅飾演劇中十歲的薇莉塔),因而聲名大噪!

當愛麗塔享受著眾人追捧的同時,年僅五歲的女兒伊娃,卻成了她爭名逐利下的祭品。伊娃不斷地在愛麗塔的相機前擺弄撩人、淫蕩的姿態,她那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女孩身軀,對比那看盡世態炎涼以後的冷酷面容與凌厲目光,反而造就出令人過目不忘的印象!

presentation_grd03.00012.jpg

觀賞這些照片的同時,身為觀者的我們,難以不被影像裡傳遞的色情訊息給攪和得心神不寧,我們發現這些攝影作品中所顯現的,遠遠超越了所謂的「道德」尺度所能評斷的:「這是小女孩在做大人才能做的事。因而這些攝影作品顯現的是『淫穢』、『猥褻』!」而在於,當我們面對這些攝影作品時,也不得不臣服於它們的情色媚惑,儘管,身為觀者的我們,絕大多數是服膺正常生活的非戀童癖患者,它們卻以一種全然解放的想像,來詮釋「情色」的可能。

愛麗塔從拍攝女兒伊娃的那一刻開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而在其日後的創作中,她始終難以擺脫色情異想以及有著洋娃娃臉蛋的性感女神伊娃,伊娃既是她的繆斯,也成了她終生揮之不去的夢魘……她終於成就了自己的藝術之路,代價卻是母女反目!

攝影師與被拍攝者 

伊娃 尤涅斯科以完美到不真實的好萊塢女星姿態,勾勒出母親蒼白、美麗的「吸血鬼」形象。午夜時分悄然現身的母親,對應著不斷頌唸經文,向上帝禱告以求靈魂救贖的外婆,揭開了這部黑色童話電影的序幕。

vlcsnap-00277.jpg  

 

 母親以驚鴻一瞥的親吻與擁抱,使少女伊娃脫離現實生活,進入撲朔迷離的影像世界。在那間暗不見天日,鏡像林立的攝影棚空間裡,她成為攝影師母親任意宰制的祭品,一次又一次的,伊娃在母親的鏡頭前扮演獨立又脆弱,成熟又世故的神祕女子;隨著她越來越嫻熟的演技,外在真實的世界離她越來越遙遠,她的肉體猶如一只掛在竹竿上的臭皮囊般,懸吊在半空中,而她的靈魂,卻耽溺於母親一手打造的這座光彩繽紛的虛幻世界裡,在抗拒與渴求間舉棋不定,她始終無法完全地擺脫母親的陰影,除非她得以正視鏡中的影像。

《她媽媽的公主》是伊娃正視鏡像的作品,也是她第一次,從鏡頭前走向鏡頭後,嘗試不再扮演搔首弄姿的尤物,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與詮釋者之作,也正因為如此,它特別值得期待!我難以不聯想起希臘神話故事裡的梅度莎,當她直視自己鏡中影像後,是死亡,還是重生?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ttlevoices_1.jpg

文/ 波卡多   轉載自波卡多試片室

(內容可能提及劇情,如未觀賞此部電影,請斟酌閱讀)

"有一天,指揮官來到家裡,他給我看雜誌,上面都是槍。他說我不必擔心沒有錢,說我會賺到意想不到的財富,他給我25塊錢,要我離開家鄉,他們要把我送上戰場"

十二歲的我們都在做什麼?可能看著漫畫,上網玩遊戲,或是跟朋友到球場打球。劇中的主人翁之一的璜尼托,他在12歲的時候為了25元離開了家鄉參加游擊隊。

哥倫比亞在1986年獨立建國,但是國內卻在不同的政治勢力的鬥爭以及毒品利益(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三國被稱為毒品銀三角)的關係烽火連年。故事以孩童的角度,敘述著他們眼裡的哥倫比亞內戰。居住在同個城市的四個小主人翁,在戰爭尚未侵襲他們的故鄉前,過著幸福又愉快的生活,直到戰爭蔓延到她們的城市,那些美好生活,就這樣被戰火無情地吞噬..

電影以動畫方式去呈現,去敘述哥倫比亞內戰對於孩童的影響。當初看到這部片的預告,就讓我直接聯想到《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同樣以動畫的方式去呈現戰爭殘酷的樣貌,但是直到看完以後,卻讓我有截然不同的感觸。

電影同樣是以動畫的方式,去敘述戰爭無情的肆虐,但是不同於《與巴席爾跳華爾滋》般細膩,導演找來八歲到十三歲的難童,他將他們繪製的圖畫拼貼成這部電影的風格,再藉由他們口述配音,去敘述那個我們沒辦法想像的世界。電影呈現出簡單粗糙充滿童趣的風格,佐以因小朋友童言童語,看似可愛的畫面,卻是從小朋友口中敘述著一段又一段殘酷又現實的戰爭故事。

對於小朋友們,戰爭沒有那麼多隱晦的理念以及政治意義,存在在他們心裡的他們渴望的只有簡單的小小幸福,他們訴說著假日與家人出遊,或是與弟弟在庭院踢著球,又或著是在農場與小豬們在泥巴裡打滾。那些簡單的快樂是他們的世界。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隨之而來的戰爭,會摧毀他們原本擁有的世界,在那如同兒童繪本般可愛的畫面,最後卻呈現著不該在童書繪本出現的殘酷影像

於是我們從中看到了孩子們的無奈,在他們心目中完全沒辦法理解戰爭的意義。但是他們單純的幸福,卻被戰爭無情的剝奪。在這些難童的童言童語中,他們沒辦法繪畫出戰爭的殘酷,那些拿著槍支的軍人,在孩童的筆觸中呈現一種強烈的對比。那種不協調衝擊著觀看電影的我,對於小朋友們他們無法窺視戰的全貌,但是戰爭卻吞噬了他們生活的所有。那些對父母的愛、對孩子的愛、對身邊小小事物的愛,不知不覺中被戰爭給摧殘,那些可愛的畫面讓故事背後的現實更顯的殘酷無比。

littlevoices_2.jpg  

《小小心聲》雖然不同以往我們看的動畫電影來的精美,但是內容卻存在著極大的警世意義。藉由這些難童的口語,讓大家知道戰爭殘酷的一面。電影傳遞了強烈對和平的希望,故事不去訴說這場戰爭哪個立場是對哪個立場是錯。不論戰爭的原由為何,對於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勝利。最後存在在人們心中的只有戰爭帶來的只有對逝者的思念,以及生者承受著無盡的傷悲。電影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我們從難童的眼裡,看到戰爭與衝突帶來的只有悲傷與無奈。

故事結尾,原本因為戰爭而殘缺的宏西托他說:

"我從來沒想過戰爭是誰的錯,也從來沒有想要怪任何人,我能想到最糟糕的事,就是別人會不會可憐我。我不會做惡夢,也不會覺得自己孤苦無援,我不害怕,因為我總是往前看"

希望透過藉由小朋友的話語讓世界省思,希冀這一代的人記取戰爭帶來的教訓,讓下一代的人不要再讓憾事發生。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TTLE VOICES.jpg

豺遊民: 無論生活在都市或戰區或鄉間,每個人每天都在戰鬥,但活下來的不是贏家,只是活著罷了。這些孩子們看似失去許多,但他們卻做出了抉擇:帶著笑容活下去。

卵生水筆仔: 孩子們的生活越是天真無辜,這種心酸難過的感覺也越深沉。

 

豺遊民 全文: 自1964年起至今,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哥倫比亞上爆發了哥倫比亞武裝衝突(Colombian armed conflict),數以萬計的民眾因而喪生,孩子們年紀輕輕即被迫上戰場,每人每天都在跟死神拉鋸,但活下來究竟是幸或不幸,沒有人能回答。藉由透過四名孩童以手繪塗鴉及口頭講述的方式,《小小心聲》呈現出一個孩童眼中的真實世界:充滿死亡與驚懼,還有希望。

看完這樣的一部電影,我想自己的觀點也許會跟一般人稍有不同。對這些失去許多的孩子,我心裡對他們的崇敬大於憐憫。人類是一種愚蠢的生物,我們總是在奪取、奪取、奪取。這是我們的天性,這是我們的獸性,無法超越的獸性。無論生活在都市或戰區或鄉間,每個人每天都在戰鬥,但活下來的不是贏家,只是活著罷了。這些孩子們看似失去許多,但他們卻做出了抉擇:帶著笑容活下去。對這些小小鬥士們,我們除了報以掌聲,虛心跟他們學習以外,到底還有什麼能做的呢?

出生在哥倫比亞的孩子們也許失去生命,也許失去家人,也許失去手腳,但總是活著。而且,他們的臉上掛著微笑。

littlevoices_gal07.jpg

卵生水筆仔 全文: 導演海羅‧義度阿多‧卡里歐 Jairo Eduardo Carrillo及歐斯卡‧昂大蝶 Oscar Andrade收集了8~13歲孩童的訪談及繪畫,將其剪輯製作成紀錄片動畫,而片中孩童的聲音,即是由他們本人配音。孩子們天真的話語,誠摯的渴望,現實卻是如此無奈,透過童稚的角度看這殘酷世界,更添辛酸。不同於一般讓人歡欣鼓舞的動畫,而是讓人嘆息、心碎的悲傷動畫長片。

我們何曾知道遙遠世界的一端,正有人過著水深火熱,擔心受怕的生活,原本安樂的家園,會''突然有游擊隊到家裡來叫我們滾''。威脅利誘兼施,用金錢誘惑,拿一大筆錢騙其從軍,當娃娃兵,永遠無法脫身,一輩子被通緝。父親被抓走再也沒有回來過。從天而降的炸彈槍火正落在身上,喪命或是殘廢終身。孩子們的生活越是天真無辜,這種心酸難過的感覺也越深沉。

動畫同時呈現許多位小朋友的家庭生活,是多線並行交織發展,銜接上有時顯得跳躍以及零碎。但畢竟童稚的敘事聲音本身就很片面與不完整,銜接上難度很高,不能太過苛求。最後的結尾身體歷經嚴重苦痛的孩子歷經了如此慘事,說希望大家把他當成正常人來看,不要可憐他,新生活也適應良好快樂踢著足球,並且幽默以對,讓人感到一絲絲欣慰。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ttlevoices_gal03.jpg

文/Steven   轉載自 Steven的外語片世界

這部哥倫比亞的動畫片是描述哥倫比亞內戰對於孩童所造成的深遠影響,迥異於一般動畫片瑰麗的風格, 本片大量啟用當地孩童真實的畫作作為動畫的素材,樸實又平易近人的特殊畫風,搭配本片透過當地孩童的真實訪談所編寫的劇本,在在都能看到這些孩童心靈的真實面貌,不僅詳實揭露當地游擊隊招募孩童從軍的過程,簡略動畫所表現出的效果更是直擊人心。

 

 哥倫比亞,當地居民的艱難處境鮮為人知,在看似恬靜和樂的畜牧生活中,卻在戰爭的深刻陰影下無法逃脫,這部動畫片是以當地真實體驗娃娃兵的孩童訪談拍攝而成,更運用幾位孩童的真實經歷,配上當地孩童所繪製而成的畫作,將其畫作的原貌用動畫呈現,展現出不同於以往動畫片的特殊質感,筆者認為相當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

 

 從畫中的人物所表現出的特殊性格,也反映出他們內心深處對於游擊隊和軍隊的深層恐懼,從大自然的畫作中,儉約卻充滿生氣的畫風,都能看出哥倫比亞孩童的旺盛生命力,娃娃兵,這個在身處台灣幾乎無法想像到的危急處境,在哥倫比亞,這種半誘拐的方式將孩童吸入戰爭漩渦的情況卻是層出不窮。

 

 游擊隊先讓孩童們對武器產生興趣,再用生死交關的脅迫,逼迫其不得不順從,前方不僅要承受和軍隊對戰的巨大壓力,後方更有游擊隊的人在一旁施壓,這種極度無助的悲慘處境,實在讓人看了難以承受。

 

 本片不僅運用動畫和口述將娃娃兵的訓練過程詳實地拍了出來,揭開哥倫比亞內戰人民的神秘面紗,慘痛的畫面是用簡約的動畫呈現,不僅精準傳達到片中深刻的教育意義,更透過畫作中充滿主觀意識的人物描繪,表現出一種和孩童心靈相通的特殊感受,雖然悲慘,不過本片也傳達出當地孩童面對嚴峻困境的堅毅韌性。

 

 本片是導演Jairo Eduardo Carrillo2004年拍攝的同名短片之後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獨特的畫風和呈現方式都讓筆者相當驚艷,勇於揭露內戰真相的無比勇氣,更是讓筆者相當感動,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s_colores_de_la_05_galeriaBig.jpg

文/Steven   轉載自 Steven的外語片世界

這部哥倫比亞電影以哥倫比亞內戰為背景,運用童真的純真眼光,側寫成人世界的殘酷面貌,不僅建構出小孩耳濡目染的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和內戰的游擊隊和軍隊的招募手法相互呼應,相當具有反諷意味,也充滿童真的氣息,算是兼具寫實和藝術的小品電影。

 

哥倫比亞, 這個充滿戰亂煙硝味的國家,被內戰的對立所摧殘,本片即是描述在內戰之中一般平民的真實寫照,從小孩童真的眼光,瞥見內戰所引發的緊繃情勢,本片相當特別的地方是,編導透過小孩之間的互動,精準傳達出在身處哥倫比亞內戰侵襲的成人的真實感受。

 

當小孩們為了自身所欲達成的目的時,內戰的游擊隊也是用盡各種手段軟硬兼施想要籠絡當地居民加入他們的行列,眼前隱藏著未知的危險,卻依然強迫他們往前衝,就像是本片小孩在預知地雷可能會爆炸的同時,所抱持的是自己內心理想的執著,諷刺的是,哥倫比亞當地居民做出加入游擊隊的決定,卻只是為了不被追殺,兩者有相當反諷的尖銳對比。

 

當小孩的世界念頭一轉便能改變決定,成人的世界卻是充滿著嚴厲死板的肅殺氛圍,生與死的界線彷彿就在那一瞬間,小孩在戰亂地帶的一舉一動,都讓觀者捏一把冷汗,在單純執著的童真意念之中,筆者看見的是為了自身目的而執著的超凡勇氣,和當地居民面對強勢壓迫而亟欲躲藏的心境,有相當鮮明的對比。

 

本片更以寫實的拍攝手法,真實記錄哥倫比亞當地居民的生活,全片更是全部啟用非專業演員演出,呈現出自然且真情流露的民情風貌,沒有大量內戰殘酷的寫實畫面,卻成功透過小孩世界的童真視野,和間接的側寫畫面,來勾勒出哥倫比亞內戰的冰山一角,不僅具有小孩童真的真實趣味,更有相當有力的將小孩世界與大人世界相互對比。

 

 本片導演Carlos César Arbeláez成功透過寫實的鏡頭,不殘酷的呈現出內戰的殘酷面,不灑狗血的敘事手法, 更是精準掌握寫實敘事的火候,筆者覺得兼具童真趣味和內戰反思的電影,推薦給喜歡劇情片的朋友囉。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ttlevoices_gal06.jpg

文/彌勒熊   轉載自 國家電影資料館

南美洲的高山國哥倫比亞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國家。雖然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但直到一世紀後才真正確立國家版圖,而他們民主機制的落實,要等到21世紀初才出現轉機。阿爾瓦羅‧烏利貝總統在2002年脫黨參選成功,算是敲響了輪流執政的左派自由黨及右派保守黨一記警鐘。哥倫比亞從立國之初就內戰不斷,社會問題相對嚴重,從政府內部結構性的貪污,到民間貧富不均的擴大,治安敗壞、偷竊搶劫、街頭勒索、槍戰頻仍,… …,其中又以游擊組織革命軍擁兵自重最為可怕,可說是哥國歷來統治者心中永遠的痛。

今年7月20日是哥倫比亞獨立建國201周年的國慶日,作為哥國第19大貿易國的台灣,將會有兩部為哥倫比亞小朋友發聲的電影上映。《高山上的童年Los Colores de la Montana》主人翁是一個熱愛足球,嚮往當一名偉大守門員的孩子曼努,他只有9歲;而《小小心聲Little Voices》則是導演海羅‧義度阿多‧卡里歐(Jairo Eduardo Carrillo)與歐斯卡‧昂大蝶(Oscar Andrade)將小朋友們描繪自身經歷的圖畫,結集成一部動畫電影。這兩部電影幾乎是哥倫比亞現狀的完整體現…。

對於孩子來說,本應該是跟家人團聚、上學、嬉戲…無憂無慮健康的成長才對,但事實上,他們卻必須經常性的面對莫名的爭戰,並生存在死亡的恐懼當中。《小小心聲》讓人最震撼的時刻,是在玉米田耕作中的一家人,被突然冒出來的游擊隊與軍方夾擊,他們的家成為戰場,眾人毫無理由的入侵他們的財產、建築,踐踏…蹂躪…,子彈飛過他的頭頂,射中父親的身上,他只能跟著被嚇傻了的寵物,躲在衣櫃裡。

還有游擊隊用瓦斯桶當炮彈射擊敵人,卻擊中在外面以為有煙火可看的男童,他頓失右腿右手,最後被截肢…。另一名被騙入游擊隊的15歲孩子,在從軍的三個月裡,歷經超過他年齡所能負荷的不合理訓練…,受重傷的同伴在他眼前被殺害…,以及強迫他舉槍射擊殺敵,不從則當場就地處決…等等的情節,這些根本就不是他所希求的事情。但生離死別在片中屢見不鮮,在影片後半段不斷重覆,幾乎到了讓你我無法承載的地步。

《高山上的童年》裡9歲的曼努,與一群愛好足球的小朋友,在新來的老師指導下學習,在克難的山頂球場踢球,但有一些奇怪的軍人,霸佔了球場。他們只好躲到旁邊,一群人圍成小圈的乾踢,鄰居叔叔拉著一頭母豬誤闖一旁的未爆彈,眾人傻眼的看著豬隻被炸飛不知所措,父親送給曼努的生日禮物:珍貴的一顆足球及一雙守門員專用的手套,都還沒來得及大顯身手,就不小心掉到爆炸地點旁,對曼努來講這可是天大的悲劇。

不過,真正的悲劇就要籠罩他們一家人了,父親不解曼努晚歸是為了搶救足球,愛之深的責打他,卻變成了媽媽遭殃,父親真正害怕的是曼努被軍人抓走或殺死,他自己其實也在躲他們…。這兩部電影互相輝映也很適合交互參看。真人版就像為動畫版添入更多個案的細節,但動畫《小小心聲》的導演將小朋友一筆一劃繪製的圖透過電腦軟體合成,除了呈現一種樸質的美感,更有一種見證者的控訴力量,這是我看電影前所始料未及的

電影裡連夜逃命的一家人,是這些原本應該在辛苦耕種咖啡豆、鮮花、玉米的農夫們,不必面對的生活,卻在連年內戰的哥倫比亞成了常態,小朋友說他討厭首都:波哥大。因為那裡的建築密集大廈林立只有水泥森林,那比得上能四處奔跑自由自在的山邊、草原,劇中人離開前跟小狗道別的一幕讓人鼻酸,父親還交代動作快,免得牠們追上來,這是多麼讓人難過的一刻…。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這兒歌裡描繪的正是電影裡,除了人之外最美的景物,但在這兒卻成了一種諷刺…。

哥倫比亞每兩小時就有一名兒童遭殺害,內戰至今已有一百萬名兒童死亡…,在距離我們遙遠的地球一隅,有如此不堪的人事物在發生,怎能不讓人為之心酸難過呢?最後,也許主角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財產家園,但兩部電影湊巧都結尾在一顆代表希望的足球,這些光明、想望及未來,是導演們悲天憫人的胸懷,透過電影讓人深刻感受到了,這也是我推薦大家欣賞的原因。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152.JPG

文/胖狸貓   轉載自 胖狸貓換明太子

看到預告中的「新銳導演」四字,我終於理解稍早觀影時所感覺到的不平穩感是從何而來,所幸愈後面愈發平穩,學騎腳踏車似的,只差沒邊騎邊喊:「新手上路請多多指教。」於是搖搖晃晃的倒也搖晃出一番韻味來,就以這樣的醒世反戰題材來說,【高山上的童年】還算得上表現不俗。
雖然看以藉孩童天真對比戰爭殘酷,倒也沒特別強調槍林彈雨、血肉橫飛,反而著重於劇中幾名小主人公之間相互的情誼以及這些純真一點一滴失去的過程。雖然怎麼想都覺得小男童對那顆球的執著都有點過了頭,稍稍違背了常理,故顯得略不自然,卻也意外讓這成為全片中不斷出現的小笑點。
整題氛圍方面,大概劇組也請不來擅長用噪音填滿空白的麥克貝所以靜得出奇,預告中的配樂在正片中幾乎全部消失了,理論上該感到悶的,可片中的美景、孩童間充滿童趣的互動,一幕幕僅止於揪心但還沒到灑狗血般割心的離別在再引人入勝,全片淡調,倒也淡出了一股詩意,沒被噪音填滿的部份有美景撐場,還算得上是美好的留白,述事手法雖有瑕疵,也幸好還能引人反思。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039.JPG

文/栞   轉載自 栞 の 心靈角落

小朋友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懵懂無知讓社會變得殘酷。曼努是個熱愛足球的孩子,他和父母一起住在哥倫比亞一個高山的小村子裡,常常和朋友們一起踢足球。雖然週遭常出現游擊隊,但他們並未意識到危險。直至有一天,鄰居飼養的山豬衝進地雷區被炸成一半,曼努被禁止撿回踢到地雷區的足球,他們才意識到生命的威脅。只是年紀還小的曼努根本不知道父母的顧忌,一心只想把足球撿回來,局勢卻逐漸惡劣,朋友們一個一個離開了村子。

故事情節從村莊裡居民的日常生活展開,孩子們悠閒的踢著足球,大人們飼養家畜,生活看似平靜喜樂。然而游擊隊的威脅卻如影隨形,不時的會從大人或小孩的對話裡冒出點蛛絲馬跡,直到山豬被地雷炸毀,才讓局勢逐漸明朗。少不更事的曼努,一直想著要把足球撿回來,完全不知道自己將暴露在怎樣的危險之下。他吆喝著兩個朋友一道,讓我在觀影過程中不斷地擔心著他最後會因為那顆足球而死去。

 
或許這正是導演的意圖?村莊雖然平靜,可是無形的威脅總是存在;足球靜靜地躺在那裏,一不小心或許就會粉身碎骨,兩種狀況都帶給我無比的緊張感。至少故事不算太殘忍,並未剝奪曼努的生命與夢想。只是看到周遭的人一個一個離去,他的童年也跟著分離崩解。只想要單純平靜的生活,難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嗎?這個村莊的男人並不想加入戰局,只想要維護自己的妻小,過著平淡普通的日子,最後卻難逃厄運。

電影呈現出哥倫比亞一隅的背景與現況,並未加入批判或是說教等元素,在觀影時反而讓人膽戰心驚。以小朋友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他們或許不了解,感受到的威脅與恐懼卻更加真實與強烈,一幕曼努嚇到尿失禁的場景,不禁讓人感慨萬千。老師放棄這群高山上的小孩離開的那一幕,揪心與害怕的氛圍更是瀰漫著整部電影。直到電影的最後的離去,望著即將遠離的故鄉,有種無言的惆悵。為了脫離害怕與危險的可能,只得與憂傷與不捨的心情做妥協了吧。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887.JPG

文/衛西林   轉載自 格外有格。別有一格

民俗風格的吉他演奏,搭配電子揚聲器,透露出一股廣袤的氣音底蘊,高亢歡愉的短暫情緒裡,有空靈、積鬱以致驚悚、危機的懸念暗示;片尾吉他、手鼓等傳統樂器合奏,同樣搭配電子揚聲設備,有著受難後的嘉年華抽離效果,遠離了偏遠故事發生地點,墜入城市迷醉的歡悅氛圍,氣象彌新,引發深省的思緒空間;

影像風格以傳統的定置攝影為主,球場的動態特別採用高倍的望遠攝影,人物如剪影般在空氣中單薄晃動;手持攝影起用為人物主觀觀點的暗示,初時十分短暫,中場之後與驚悚場面的渲染融合,牢牢捲入觀者的情感;

兒童的演技天真而自然,有時鏡頭頗長,但不為觀者輕易察覺;
情節以兒童上學與遊玩等生活片段為主軸,尤其具備討喜的鄉村牧民生活點滴,而議題中的內戰生活,以家長與學童的生涯變動折射出來;被地雷所俘虜的足球,遮蓋革命檄文的家園壁畫等插曲,透露出死亡的懸念,兼具強烈的戲劇象徵效果;月光族白化症的學童橋段,看似與題旨無關,仔細尋思,又有族群包容與恃強凌弱人性黑暗面的暗示,如脅迫撿球一場,而弱勢者的處境,正因敵對武力雙方人性的懦弱陰暗,成為報復恐嚇的犧牲工具;

將升小五的小兒參與試看本片的效果良好,騎馬與擠牛奶的畫面一出,頻頻向我比大拇指,而觀後也有不錯的討論時光;觀賞本片令人不禁聯想此間1902年以前,保甲制度下居民夾於殖民統治軍警與抗日武力間的歷史沿革故事,比較古今異同,發戰爭的深省與和平的深禱於萬一(編導為哥倫比亞新銳:卡洛斯‧凱薩‧阿貝雷茲Carlos César Arbeláez)。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R - 8.jpg  

以色列導演艾朗瑞克里斯(Eran Riklis)執導的《人命派遣經理》(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是一則荒謬詼諧的公路喜劇,而藏在導演黑色幽默之下的,是一股捍衛人性尊嚴和價值的高尚精神。

本片改編自1989年出版的以色列暢銷小說《A Woman in Jerusalem》,敘述一位工廠人力資源經理護送外籍員工遺體回鄉安葬的經過。一名命喪自殺攻擊的外籍女子尤莉亞遺體多日無人認領,但從她身上僅有一張薪資單發現,她任職於一家耶路撒冷的麵包大廠,一家報社因而指責麵包廠無情無義。面對指控,工廠的人力資源經理(馬克.伊凡諾飾)出馬平息風波。儘管他發現這名女子早已離職,但為了平息輿論,他仍草率地為她辦理了手續。不料輿論繼續發酵,而他卻倒楣地成為代罪羔羊,被老闆指派運送遺體到員工的故鄉厚葬。儘管千百個不願意,但眼前的危機攸關飯碗,他只能帶著棺木,還有好事的記者(古利.艾飛飾),來到冰天雪地的北國。在這處處可見共產政權遺跡的國度裡,他為了找到棺木的合法簽收家屬四處奔波,從死者離婚的丈夫、未成年的兒子,一路找到住在偏遠小村裡的母親;而他的態度也慢慢地在這旅途中產生微妙的變化,原本只是個打算虛應故事的任務,到後來竟變成了他執意完成的神聖使命。

HR - 6.jpg  


《人力派遣經理》是瑞克里斯繼前作《檸檬樹》之後,在台灣院線上映的第二部作品,同時也是他導演的第八部劇情長片;他的電影不只在各影展普受好評,在以色列也有很好的票房。他在這兩部片中擅長運用簡單的故事、角色關係,並以輕鬆樸實的口吻,微言大義地批判嚴肅的政治、社會議題,捍衛升斗小民的人性尊嚴。而他的影像美學雖樸實簡單卻十分細膩,深刻地勾勒出角色內心情感。本片延續了他在《檸檬樹》展現的人道精神,批判龐大社會體制對渺小個人缺乏尊重的宰制方式;而對象則從前作之中的以色列政府,轉到大型企業,透過一位高階主管處理員工後世的曲折過程,深入檢討企業體制對基層員工去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而男主角所到的國家在原著中刻意不透露國名,那邊的嚴寒氣候似乎象徵著基層員工在大企業受到的冷漠待遇;而這國家受共產政權統治的歷史則又似乎暗諷著,信奉資本主義的大企業以去人性化的方式管理事業,如此行徑和前蘇聯視國民為「生產單位」的高壓專制其實並無不同。



面對嚴肅龐大的議題,相較於《檸檬樹》瀰漫的壓抑與哀傷,本片從影片一開始的配樂就透露了輕鬆詼諧的氛圍。瑞克里斯透過他精準掌握喜劇節奏與力道的功力,忠實地呈現原著小說荒謬諷刺的風格。旅途中所發生的荒謬趣事一方面諷刺了政府的官僚和無能;另一方面,這些劇情元素卻也襯托出主角萬般無奈的心境,和後來內心的轉變。他和記者兩人在旅途中的關係,看起來有點類似《臨門湊一腳》(Due Date)中兩位男主角的搭配。小勞勃道尼飾演的彼得一開始是一個神經過度緊繃的男人,而極度脫線的夥伴伊森則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和伊森的相處,彼得終於學到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而《人》片的男主角一開始則是一個官僚味十足的高階主管,對下屬擺足姿態,對外則逢場作戲、花錢消災,從未真正把對方當作人來看待。而在這位看似不成熟、吊而啷噹的記者緊迫盯人之下,他在這趟旅途尾聲終於對人性尊嚴與價值有了深刻的體悟。

本片的可惜之處,在於影片前半鋪陳男主角個人生活與人際關係的部分交代得有些含糊、零碎,因而有時不免會使人在觀影時對於人物關係產生困惑,或是無法在主角深感挫折時能產生更深刻的連結。但整體而言,《人命派遣經理》以輕鬆幽默的口吻與流暢的節奏,深刻地探討嚴肅的人性尊嚴,仍然是一部小品佳作。

《全文轉載於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RV_id=538&period=311& 放映周報 焦點影評 洪健倫》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ew3.jpg  

幾年前曾經看過一部描寫巴基斯坦人在土耳其土地上的漂泊的以色列電影《檸檬樹》;這位以色列導演伊安瑞克利斯(Eran Riklis)2010 年的作品《人命派遣經理》延續著類似的主題,探討家園、歸屬、以及以色列境內外來民族的離散。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一個耶路撒冷的女人》改編,然而在電影中,這個女人一開始就死了。她是個不會說希伯來語的東歐外籍勞工,在一場公車爆炸事件中遇害,但是她的屍體卻一直沒有人來認領。於是小報記者開始追蹤這個女人的無情雇主,一個麵包生產工廠,企圖製造新聞話題,激起大眾的憤慨。於是麵包工廠把人事部經理拱出去,要他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這部電影中呈現了一個似乎非常富有的以色列社會,生產線上有源源不絕的麵包,出了事情一切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一個外籍工人的悲劇也可以變成具有消費性的新聞。但是,這樣的社會卻吸引了貧窮國家的人前來掏金。受害的女人來自遙遠的羅馬尼亞,她擁有工程學問,但是由於語言文化的隔閡,只能在麵包工廠刷地板,而且沒有人會多看她一眼,甚至她死了也沒有人知道。我對於以色列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他們的種族紛爭,幾乎忘記了以色列也是個經濟強國。而這個東歐女子,也正好是以色列種族和經濟雙重因素下的犧牲品。

ShotsBunker1.jpg

     

這部片的主人翁,其實是麵包工廠的人力資源經理,他很倒楣,被逼迫處理這位東歐女子的「後事」,包括把她的遺體送回羅馬尼亞;還得面對一堆官僚……總之,這個人事經理總是臭著一張臉,他對這件工作毫無感情。不過,這場「東歐之旅」卻是電影的重心,讓整部電影從死亡的陰霾中,突然變得生趣盎然。這一夥人開著一台車,載著一具棺材,還有一個等著挖掘內幕的狗仔記者,一路遇到風雪、拋錨,男主角還生了一場大病。最重要的卻是,男主角,也就是麵包廠的人事經理,在這場旅途當中得到了成長,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重新尋回失去的熱情。電影中的一個時間點,男主角突然間開始對這個事件有了感情,開始衷心希望幫助死去的東歐女子回家,編導對於這個轉折並沒有做太多戲劇化的解釋,但是我相信,男主角在那個瞬間想到了「家」,包括他自己不大美滿的家庭,以及以色列民族長期流離顛沛後渴望得到的「家」。對於家(國家、土地、國族定位)的追尋,畢竟也是整個以色列民族最重要的生命動力。

  

這是一部悲悲喜喜的電影 。片中有家庭的描繪,有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死者的兒子),也有公路電影的趣味,以及一份悲天憫人的胸懷,同時也以一個比較不熟悉的角度來看當代多元種族的以色列。男主角馬克.伊凡諾(Mark Ivanir)是個超級優叔,他的臉略帶滄桑,卻表達出了一種對生命的深層無奈;更酷的是,他還幫電玩《決戰時刻》(Call of Duty)配音呢!

《全文轉載於破報664期 文_但唐謨》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