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最新影評 (2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霍頓的鐵道人生】導演2010新作【愛在聖誕夜】看起來是個「聖誕應景電影」,卻有更多穿透人性,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

g-21.jpg  

在每個不起眼的小角落,每一條不知名的街道,許多沒啥人知道的小故事隨時悄悄上演,整部電影就由十幾位平凡的小人物,各自發生,卻又多所交集的十幾段絕不平凡的小故事綿密編織而成。有些故事似乎有了快樂結局,有些段落似乎令人遺憾,人生總是有時起有時落,有人當選有人落選,電影看起來並沒有直接給個光明的盼望,卻,似乎催促著看電影的我們來接續這個使命。

 

這位挪威導演早已是國際影展得獎常客,其作品一向擅長「在亂世中看見人性微光」路線,為無情人間守住一絲溫暖。但,光「溫馨感人」絕不足以說服各大影展刁鑽的評審,包括我們要特別推薦的這部【愛在聖誕夜】都不只是「勵志」、不只是「關懷」,更要有足夠的思考深度才足以催逼出我們暗藏內心的悲愴,經過破敗、爭戰、才有得來不易的治癒、真正的平安。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19.jpg

     能覆滅心事

    ,能託寄心願?

    白為冷寂、綠為生機、紅為熱情,在這些外相的顏色下,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涵?

挪威小說改編的電影Home For Christmas / 愛在聖誕夜》是幾組識與不識交叉的人物在聖誕夜裡的故事樂音不是狂歡喜慶而是平靜清幽在挪威歌手Meria Mena清亮的歌聲裡唱著Home For Christmas

    「I wanna go home ,for Christmas.

    Let me go home ,for Christmas ……」

    歌詞傳達的正是此片的精神!     導演Bent Harmer總是身兼製片與編劇,以期更為掌握他的作品。前作《O’Horten / 霍頓的鐵道人生》,是餘韻無窮的小品電影,退休的火車司機霍頓,以筆挺的身影,一路展現挪威冰冷的氣候裡,幽默至極的人生態度:霍頓在退休後學習跳雪,以紀念媽媽那一代女性的運動精神。夜裡遇到喜歡閉眼開車的發明家,這名老人有股瘋狂中既悲涼又樂觀的豁達精神。

        外型很MAN的霍頓,自己的鞋不見了,隨意穿了一旁、不知是何人的紅色高跟鞋,挺自在地在深夜裡行走,是這雙紅鞋,讓他結識醉倒路旁的發明家。他們無論是跳雪或閉眼開車…帶給觀眾生之喜悅與實踐的勇氣。

    霍頓愛抽菸斗,菸斗裡的星火,隱約帶著紅光。紅,大量地延伸到《愛在聖誕夜》,是這部電影最為顯著、最為強調的象徵色彩。有:牆面上的紅布簾、紅沙發、紅色卡車、紅色保全車、紅酒、紅色鬱金香、燭火、紅色毛帽、紅色圍巾、聖誕老公公的紅色服飾、聖誕樹裝飾、紅色罐子、老人的鼻血、太陽、生產(女性)…。在四處可見的白色雪景中,為冷寂潔淨的氛圍裡添上一絲絲情緒、熱力、傷感、回顧、破壞、祈願與希望。

   

    單親媽媽尋找一忽兒不見蹤跡的兒子,男童回望的眼,在槍支的聚焦鏡裡,瞬間被路過的紅色卡車取代,車行過,激起翻飛的雪覆蓋銀幕。此時,一對夫妻行走於雪地,先生扶著即將生產的太太。開紅色卡車的離婚男人求助醫生好友,請醫生弄上一瓶「藥」,助他能在聖誕夜見上孩子。他語帶抱怨地和醫生說:

   

 當一個女人要你改變時,已經來不及了。這段焦慮的對話,堪稱愛情、婚姻裡的警訊。

    白人少年在街上望著商店窗景,遇見以紅圍巾禦寒的黑人少女。少年為了不過節的回教少女,謊稱家裡也不過聖誕節,隨她回家。少女帶他上頂樓以望遠鏡觀星,最亮的星是……

   

    夜空下,映得多戶人家黃橙橙的燈如夜裡的金色陽光。冷清的街道騎樓,坐著一位穿得黑漆漆、頭戴黑色毛帽的男人,他拾起地上的紅色乞錢罐子,數數零錢,背後商店的大燈正好關掉,他轉身,看著依街燈映照的櫥窗物:一顆顆黑白色相間的足球,引得他輕嘆口氣,吐出一縷白煙,離去……

   

   情婦在家忙著佈置餐點、鬱金香、盞盞小燭台…。她與情人光裸彼此渾圓的身驅,奮力、極度激情的床上運動,讓這部電影的質感,變得突兀,突兀中,顯現極度肉慾後的疲乏,疲乏過後,是現實裡的難堪。

   

  上上下下搬動家具、為老伴燙洋裝的老人,滴落的鼻血,提醒他通知朋友們:是時候了!妻重病,老夫相守之情,在聖誕夜更顯意義。

   

   醫生鎮日忙碌,被脅迫去為陌生人接生孩子,初生的嬰兒與媽媽連接著臍帶,不是大哭幾聲以宣告來到人世,而是哭得像是受盡天大的委屈。這般的委屈是為了科索沃戰爭的無奈?初生嬰兒的父母來自塞爾維亞與阿爾巴尼亞,戰爭,使得他們必須遠離對立的家國。雪,紛落不止,不影響醫生助人的熱心,他把車子暫時留給這對夫妻,以便駕駛到瑞典依親。新生命,讓醫生此夜特別想念太太,手機立時傳達他的心給等他回家的太太。

   

   接著是離婚男子以一身聖誕老公公裝束見著了孩子,太太誤以為是現任男友,親近他的身,竟沒察覺前夫與男友的差異,這是:缺乏默契的愛。

   

   以紅罐子乞錢的男子是流浪漢,在行動休旅車邊,巧遇以此車為家的女人,女人認出他倆在年少時曾有一段情,當下請他吃晚餐喝紅酒、換上潔淨的衣褲、剪長髮刮鬍鬚。短短的餐飲時間,流浪漢始終沉靜禮貌、面無表情。浪子過去是立下功業的足球明星,足球成就了他,也使得他就此沉淪,離鄉多年,如今,只想回家,奈何,最後的氣息停在火車靠站時。他,安靜、沉沉,如睡著了!那一餐,應是他離世前最溫暖的記憶?或是,記憶停靠在當年的足球場?或是,殷殷等待他的家人?

 

    g-23.jpg

 

   這些識與不識的人齊聚教堂,情婦刻意繫上紅絲巾,與情人一家挨著坐,情人的太太頸上繫的也是同一款紅絲巾。情婦惡意的宣示、太太的尷尬與坐立難安,在聖誕夜裡悶悶地,如飛雪,清冷;如樂音,靜定。

      觀星的孩子,指著星海裡肉眼可見的晶亮星星:天王星。那是太陽系唯一以希臘神祇命名的行星這兩名孩子提到伯利恆之星是此片的精神象徵,聖誕之星稱為耶穌之星據說是耶穌降生時,天上一顆光體如此的平安夜,該是溫馨寧靜、該是祈願祝福的夜!

    片頭,紅帽男童究竟躲過遠處的射擊嗎?

    槍口下的回憶,揭開。新手媽媽抱著初生嬰兒,慶幸自己當初沒扣下板機,她與丈夫孩子的生機,來自平安夜裡,陌生國度、陌生人(醫生)的協助。啟程,與家人團聚,是聖誕夜的心願,如中國人的農曆年。

    片尾這對來自科索沃的夫妻駕車駛離挪威一片的樹林綠景在配樂與歌曲中傳達紅色的意涵生命、希望以及『愛』的倚靠:

     「I wanna go home … Let me go home  …」

 

    個人更為喜歡的是導演的前作《O’Horten / 霍頓的鐵道人生》,一樣是北歐冷到凍人的景象,也是一個夜裡的際遇,卻是處處見到『火花』。

   

   新片,交叉匯聚的幾組小故事,在多國的電影裡並不少見,如何在每組人物有限的時段裡,呈現深入動人的力道,令觀眾難忘?全片最吸引我的人物,甚至於可以獨立另行拍攝的是流浪漢:

   

   流浪的日子、停駐的記憶、流動車體的晚餐、那節火車車廂的安適,一切都是在進行與停靠間,沒有終站。展示的櫥窗裡,一顆顆沒被踢出去的足球,比起戶外的雪,更為無力呀!

   

     對於曾叱吒球場的運動員而言,是何等無奈!

    火車停止在家鄉,他已抹除風霜,又是何等幸福!

   

 (原文轉載於 北京《台聲雜誌》2011年元月號  海峽時評 吳孟樵專欄 )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12.jpg
 
鄭芬芬
 
隨著聖誕夜的來臨,幽微的人性像聖誕樹上的燈飾一般,暗暗發著光釋放對愛的渴求;
 
黎明將至之前,聖誕燈也許熄滅了,取而代之的卻是在北歐的極光中看見人性綻放的光輝。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金棕櫚大片「櫻桃的滋味」睽違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作品十三年後(其間的「風帶著我來」是租DVD不太算,金馬影展選映的阿巴斯作品則都被我惡意忽略),我終於再度接觸這位伊朗大師的作品,這也是繼「風」後十年來,終於再獲台灣片商引進的作品,當然主要是基於茱麗葉畢諾許以本片榮膺坎城影后的巨星號召力,但和侯孝賢的「紅氣球」一樣(不約而同也是由畢諾許主演),阿巴斯的第一部「外語」作品,也令所有資深影迷相當好奇。

stills  200.JPG  

影片開始於一場位於義大利的新書發表會,作者詹姆斯米勒是個英國人,書的內容是關於他對藝術品真膺的獨到見解,當他姍姍來遲開講不久後,一個女人走到前面坐在似乎是貴賓席的位置,跟著他的小男孩則站到會議廳的另一角,當我們聽著米勒滔滔不絕地陳述他對藝術品在歷史上的演變理念時,其實暗自和那個男孩一樣漸漸感到倦膩,於是鏡頭「慷慨地」將我們帶離廳外,主角頓時變成那個女人和那個漫不經心的男孩。

 

就像阿巴斯為人熟知的前作,「愛情對白」的開端也相當曖昧不明,但這或許就是阿巴斯作品一向引人莫名的魅力,在觀眾還沒搞懂角色關係時,故事就突然跳接到作家米勒進入一間義大利當地古董店,店內陳列著許多看似珍貴的雕像藝術品,主人正是上一幕中的女人,顯然米勒是受到她的邀請,但不想浪費離開前短暫片刻的他,請求把握美好的日間光陰外出,於是一場神似義大利版「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戲碼就此展開。

 

片中叨絮不斷的對話,就我所知是承繼「櫻」中不斷詢問搭便車旅客的著名印象,但若你對「櫻」中不斷辯證生死的議題感到乏味,這回阿巴斯徹底改頭換面,不再只是繞著生死議題打轉,而是可能更親近觀眾地述說凡人必經的生命過程,但最令我驚喜且玩味再三的神來之筆,其實還是回到了阿巴斯最早模糊紀錄/劇情之分界線的招牌風格,一開始相敬如賓的男女主角,身處我們從對話中所知的托斯卡尼小鎮,卻突然從一個旅遊節目變成一齣戲劇。

 

在咖啡店中,女人看似頑皮地假扮米勒的妻子,向老闆娘傾吐婚姻中的種種不堪,但沒想到米勒也加入戲局,不再和女人以禮相待,觀眾頓時被他們耍得不知身在何處,開始相信起女人和米勒真的是一對夫妻,他們的對話也越來越譏諷、越來越尖銳,但在他們說服力十足的表演後,我們看到的倒底是真實的人生片段?還是以假亂真的高超戲碼?這就是阿巴斯用真膺藝術品之辯作伏筆的超然絕技,我們在被劇中營造的現實所感動後,也會恍然大悟這也不過是兩位優秀演員的精采表演,但既然我們能夠被這個「仿造」的真實完全說服,何必要求全然的真實呢?

 

起初執著於紀錄片的奇士勞斯基,因懊惱無法呈現全然的真實而毅然放棄,反而在虛構的真實中,他找到了比紀錄更真實的表現成效,這對阿巴斯可能從不是個問題,因為他從未偏執於建立真實與虛構的界線,透過這部新作,他除了有畢諾許和第一次登上銀幕的歌劇演員威廉許梅爾完美詮釋這個以假亂真的「真理」,也用不同國籍、國家、語言、性別和年齡來佐證任何界線其實從未存在、如此簡單卻總被忽略的哲思,他跟隨奇士勞斯基的腳步(甚至製片公司也同是MK2)、以外國導演的身分,提供他毫不侷限於種族與地域、始終以人為本的恢宏觀點。

 

呈現婚姻狀態的設定,引起我對本片似乎有向柏格曼的「婚姻場景」致敬的臆測,兩位專業演員的表現也可和已成戲劇範本的柏格曼演員們媲美,這可能是阿巴斯第一次和完全專業的演員合作,也是他加強本片主題層次的另一個巧思。阿巴斯讓兩位主角在擁有廁所中的唯一「個人時間」時,看著鏡中的自己,他們以超我的「化身」表達自己,也以自我的「演員」檢視自己,而不論是從銀幕外看到銀幕內、或是從鏡內看到鏡外的他們的觀眾,就像一起參與了這場演出、看到也不盡然是「人類真跡」的自我。

《本文轉載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librahuang/post/1321627789 George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n of babylon-6.jpg         

  巴比倫歷史上知名的稱號神聖巨偉傷痛任黃沙漫天襲捲來不及被一一記述的生命流程

    找到你,是使我前進的力量;找不到呢?失蹤,會是一線希望?假裝你還在同一時空?還是承認你已去世,我才能再度往前走?這是我個人對於尋親之旅、生死兩隔的世界,經常拔河般的自問。

    黃塵滾滾、看不到盡頭的大漠下,祖母眉毛如兩道白霜披於眼睫上,其上,又是一條白長巾包覆著整顆頭顱。她帶著一路嘰嘰喳喳講話,或是把玩鳴吹木笛的12歲孫子,一站站的,想方設法要去巴比倫找他們最為親愛的人:她的兒子;男童的爸爸。

    因為男童的木笛樂聲,司機提到Michael Jackson,男童問:「他是你們市長?」

    「他是美國人。」

    司機與男童的對話、沿路看到的美國士兵路檢、提及1991年的海灣戰爭、街童的熱心、與男童極為投緣的Musa…。看似蜻蜓飛掠的萍水相逢,一路的石頭石地,蒼灰麻黃的色調,毫不影響祖孫倆心中的彩色希望。

    隨著臨近有機會見到爸爸的目的地,飽含希望的心情,是祖孫倆掬起的水。他倆互為對方洗臉,抹去臉上的灰渍塵土,男童換上潔白的襯衫襪子,探望自出生起不曾見過的爸爸,卻也是最熟悉的爸爸,那支木笛正是爸爸的樂器,陪伴他一路吹響他的每一天。

    祖母對孫子說過:「如果有人傷害我們,我們應學習如何去原諒他們。」但當她得知Musa曾殺過人,激動的心,推翻她之前所說的『原諒』。

    捧著裱在框裡的兒子照片,如遺照,沉沉地打擊祖母的身心,男童倏地成為一個照顧者,安慰祖母:「別哭!我會幫妳找到爸爸。」在上萬個滿處是頭骨的黃土地上,男童焦急地挖出屍體旁的隨身證明,一一對著祖母喊著姓名,表示他們不是爸爸。只要爸爸不是頭骨,就有存活的可能。但,滿是披著長巾的黑衣婦人們,嚎啕著,嗚咽聲傳送至天際地界,依然無法令曝曬已久的屍骨還魂。這是Anfal事件的受害者,死亡人數多得無法正確估計,大部分的屍體無法辨識。哀傷的祖母原諒善良的Musa,原諒的過程在大漠下進行;死亡也在大漠下發生。衰疲的祖母,於卡車上沉沉離世,沒再睜開雙眼。男童無助地哭喊、撫摸祖母的臉龐,他的眼,馳向不可知的遠方,黑長的兩扇睫毛,哀哀地陳述黃沙下的命運,他知道他想成為一名像爸爸一樣優秀的音樂家,而不是軍人。這名男童的演出,簡直是伊拉克大漠裡的鷹:孤寂、突出!

    男童自此成為真正的孤兒,令我想起《少年小樹之歌》,印地安男童的故事。

   

(全文刊載於12月 幼獅文藝雜誌 )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楊宗澧

 

son of babylon-7.jpg 

每場戰爭的死傷數字只是冷冰冰的參考數字,真正教人熱淚不止的,是每一個死亡背後,其家族間無盡的傷痛和難以彌補的族群裂痕。

2010年的柏林影展國際特赦組織電影獎, 頒給了伊拉克電影《巴比倫之子》。本片為穆罕默德阿勒達雷德吉(Mohamed Al Daradji)自製自編自導。這部影片透過一對祖孫在戰後的尋親旅程,描繪出亂世中生離死別的哀戚,並突顯戰爭背後帶來的殘酷。


粗口背後酸辛淚

2003年,波斯灣戰爭剛剛結束,此時媒體披露在伊拉克南方發現少數存活戰俘的相關消息。而遙遠的北方,一名庫德族老婦人在收音機前聽到新聞,心中一陣悸動,因為她參戰的兒子至今尚未回來。憑著一股堅持的信念,老婦人毅然帶著年幼孫子啟程尋找失聯十二年的兒子。一路上,祖孫兩人經歷語言隔闔、跋山涉水的艱困路程,不過她始終相信,兒子仍存活於世界上某個地方。

本片開始於祖孫為了前往巴比倫尋找他們的兒子與父親,欲在公路上攔車。一名貨車司機探詢了旅途原因後讓他們上車,卻也丟出一段質樸的粗話,直接引出本片對於戰爭的庶民觀點:「海珊是狗娘養的,美國人是豬」。言語中,反映出底層人民生活在族群鬥爭與國家征戰中的不滿與無奈,也為後半段情節裡戰後的亂葬崗死亡景象做了預先的鋪陳。

這趟尋親旅程,透過祖孫之眼,帶領觀眾見到在亂世中形形色色的人們,除了看盡各種形貌的悲苦困頓,卻也看見許多朝聖者眼中充滿的希望與光明。而他們沿途遇到的一個最重要的人物Musa,則帶出這趟旅程關鍵的和解意涵。

有對話才有和解

在戰爭中,每個個體其實都是受害者。許多時候,療癒的過程除了哀傷或憤怒等負面情緒的表達發洩,更重要的是,要透過對話開啟同情的理解,人心才有修復的可能。

此外, 透過影片所設定的故事背景,波斯灣戰爭以及庫德族族群所引發的真實議題,提供觀眾一種不同於西方社會的詮釋。這樣的異質性,顯見導演刻意透過這種類似紀錄片的方式,真實傳達伊拉克底層人民的實際心境。

一場戰爭萬家破碎

片中有幕畫面是這樣的:祖孫在亂葬崗中,盡最後力氣尋找僅存的一絲希望,卻不得不面對親人在戰爭逝去的不幸現實。這是母子親情面對戰爭無情的最深層悲哀。老婦人說了一段話,替這些埋在亂葬崗裡的許多伊拉克人或庫德族人,道盡當中辛酸:「當我們失去孩子時,身體的一部分也已死亡」。

以波斯灣戰爭為例,估計的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從100人到超過20萬人不等。此外,戰後的狀態造成更多伊拉克人死亡,例如從波斯灣戰爭結束到2003年美伊戰爭開始,美軍和英軍空軍幾乎每個月都對伊拉克境內禁飛地帶及其附近進行攻擊。西方世界對於伊拉克的制裁行動可能超過約200萬人死亡或失蹤,其中半數是兒童,大部分人至今還是下落不明。截至2009年4月,有超過300個亂葬崗被發現,至少有15萬至25萬具屍體。面對殘酷的戰爭,這些都不僅僅是冰冷數字而已,而是每一段消逝的生命與每一個破碎的家庭。

人類的戰爭引發出無盡的人道危機,即使當代的國際人權標準《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s)訂立出許多關於戰俘與平民保護的規定,但在現實世界裡,公約只是人類理性面的理想,戰爭一旦開啟,輕則子彈不長眼睛,重則人性暫時泯滅。這都讓我們所處的地球,每天仍有無數家庭、個人面臨伴隨戰爭而來的死亡與恐懼。

嚴格來說,人類的文明之所以能不斷前進,正是建立在對於戰爭等集體惡行的反思與行動上,若是對集體帶來的暴行視而不見,就是默許不義,社會的文明也無法持續往前。透過《巴比倫之子》的影像,除了傳達個體間的深刻親情之外,希望它也能帶來更多對於戰爭的反思與人道行動的力量。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0年12月號】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文片名、中文片名,都可以算是貼切的標題
只是英文片名,更有哲學式辯思的空間
而也是這樣的愛情故事迷人之處,就像所有的哲學議題辯思了幾千年後,或許還是沒有一個真正的結論
而這部影片中的男女主角真正關係,也是如此
他們真正關係為何,或許一點都不重要

picx_fcfr1102077308.jpg 

我沒有選用只有Juliette Binoche的海報
因為這兩個同頭到尾不斷對話的主角,有before sunraisebefore sunset的味道
就算另一演出者沒有高知名度,如何能省去他們的重要性呢

電影用很多的隱喻、象徵、對比的對白
每一句話都有其用意,細微精巧的編排,看得令人直呼過癮,也引發思考的能量
影片以即將開始新書發表會的講桌開始
等著男主角出現,說實在我有點不耐煩了
男主角一臉不在意的遲到,然後說著關於他的書Certified Copy的創作內容
究竟被認證的膺品,這還是原創物嗎? 可這樣的物品不能帶來感動、被人收藏嗎
而更多延伸思考,我們的後代不也是我們祖先DNA的複製品嗎
就這樣開始似真似假的感情哲學辯思
孩子應該是Certified Copy?

接著女主角與兒子的母子對話,令我拍案叫絕

兒子對母親有觀察入微的關心,能這樣像朋友般的表示兩人有相對成熟健康的母子關係
對我而言成功的親子關心,不是只能說好聽話的"",該是能表達情感的能力,有能對話的空間
兒子那樣直接的說了令母親臉紅尷尬的觀察,母親沒有招架的餘地,只能以""
這樣的母子關係卻令我羨慕,可愛極了
也帶出令觀眾更摸不著頭緒的謎團1,所以後來的這兩人是初次見面而母親心儀的對象?

兩人約了星期天見面,男子像是沒到過藝術品收藏店般的出現

就是初次見面的客套對話,女子一副要照顧心儀外地者的樣子,不知所措,又一副希望男子留在店內做藝術的討論?
而男子不願意留在陰暗的室內,也希望把工作拋腦後的態度

女子在失望之餘,也只能建議那遊車河吧
兩人的對話,如果是此第一次見面做評斷,可清楚看到這註定是一段失敗的感情
不是有這樣的信念: 一個感情的發展,看第一次的約會便可見端倪
而這兩人女人又practical有浪漫,男人理性又及時行樂的態度,每每可以嗅到其中的火藥味
對話的緊湊性,特別是Juliette Binoche精準又細膩的多層次演出,看得我感動異常
慢慢的兩人的關係開始變化了,不再像初次見面互有好感的對象,而像是有什麼無法明說得過去
是浪者丈夫? 是孩子的父親? 是離婚後的重逢? 是有段過去的舊情人? 是假裝玩樂的伴侶? ...
這些猜想不是電影的主要動機,而是這其中那些是真是假的辨別,才是導演希望觀眾意會的吧
只是那最後的結局,何來的重要呢?

兩人鬥法的對白,看到一個感情將兩個價值觀相異之人鎖在一起的痛苦與滿足

看兩人如何跳著不對等的舞步,一會你踩到我的腳趾頭,我踩到你的腳後跟
就沒有剛好兩人能好好對話的空間,也沒有可以同時放下情緒的對白
是的,我可以在其中看到我過去情感的影子:
男女不同的思維模式

那永遠無法找到相對應能讓對方理解的類比
與不同生命階段的需求與渴望
對活在當下的快樂 VS 對未來的現實掛心
女人渴望一輩子的愛情,不因年齡有差異,只是在死心之前,難免會苟延殘喘
男人對事業的專注,究竟是需求還是一種逃離情感的方式? 不得而知
...


這兩個人鬥智般的對話與情感的發洩
還有更多隱藏在其中的細節
我就好像在心理治療般,過癮極了
只是太多元素太多方向不知該從何下手的好
這兩人的角力對決,與背後真正渴望的實相
是顯而易見的...只是當局者迷吧
還是永遠都不可能眼見為憑呀
是吧...誰說那是有認證的膺品,而不是無認證的真品?
一切都只是一個迷,搞不好真品還沒被挖掘出來而已
?

好迷人的作品,而我還有太多感受還無法付諸於文字

過幾年後再看,或許又不同的生命智慧的感召了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也有位老奶奶。我天天吃她做的菜,聽她小時候的故事。

 son of babylon-2.jpg 

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度,挖得出來多少古蹟?這些人類文明的見證,最少找得到五千個吧?可是除了燃燒的汽車以外,我只看到一位小男孩帶著老奶奶走在佈滿乾掉血與淚的沙塵上。這是「巴比倫之子」,其實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這兩個人,徒步搭便車趕公車,旅行,要找一位親人。

 我想到我自己的奶奶。那是在長江流域某個湖旁的一個小村莊。她家在那,仕紳。仕紳就是會派傭人渡河去城裡採買新年要用的、家族偶爾會出個科舉考上的人。村子會來她大宅院找他父親洽詢種種、秋冬常會有城裡來的流動攤販,背著扁擔帶著糖果。大人聊新聞、孩子舔甜食。對了,我奶奶曾經是孩子啊。

 我想起她的是踏上黃沙的這位老奶奶。她是高傲的少數民族,庫德人,被土耳其、被伊拉克海珊追殺、被趕到偏遠地區、被消滅。她在找兒子,叫亞伯拉漢。那是先知的名。3000里路啊。搭個便車吧,我給你錢。老奶奶不會講庫德語以外的,像阿拉伯語那樣的。一路上小男孩老奶奶的翻譯。不過你要給她錢,老奶奶會轉身。她不輕易接受這些伊拉克人的幫助。她只是路過這些伊拉克的市鎮,找她兒子。

 但是他們吃什麼?穿什麼?說話像什麼?聽起來像大禽鳥語嗎?才是青蛙?其實美國對他們一無所知。

 「巴比倫之子」一開始就提醒我,03年小布希發動的那個戰爭,大概打完了。過了幾個月了。我了解為什麼美國要打仗。我在美國讀書長大。開戰那個月,在大學教授同學上課會談到。有點伊拉克常識的人都知道打是錯。但是批評政府的時候我們忘記了「民心可用」。

 打阿富汗前,前國務卿季辛吉在報紙言論版寫了篇鼓吹美國開戰,來反擊恐怖份子吧!我告訴同學,反恐任務就是要美國人去摧毀一個國家嗎?邏輯在哪?同學:他寫的很有邏輯性。我一定是瘋了。美國人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愛訴諸感情,Non sequitur。與其花5年重新修改外交政策避免恐怖份子的誕生,把憤怒的雷霆降在goolge看得到地球另一邊有個國界圈起來一個不知道他們吃什麼穿什麼什麼的敵人,比較乾脆。

 這就是伊拉克。「Mission Accomplished,」小布希告訴我們任務完成。打完了。結果數十萬的老奶奶誕生了。

 今天,美國還在打。那個Mission是什麼?消滅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海珊老奶奶的族人殺了、她的兒子抓了。老奶奶有無限的悲憤。然後雪上加霜,「巴比倫之子」影射美國大兵在和殘黨子彈來來去去不時爆炸。如同美麗堅聯邦的國父富蘭克林所言:「客人像魚,三天就臭」。或說:像伊拉克記者丟向布希的那皮鞋一樣有味道?

 所以我奶奶怎麼了?她少女時代站在牆角,看到日本兵圍著個砍掉頭的大蘿蔔。一群大男人坐著哭泣,是當著蘿蔔國旗痛哭。很幸運,她起碼八年的仗打完了還有個家可回去。大宅院裡的人沒死光。不過一個走了,一個又來了。接下來很不幸,共產黨、羞辱、恐懼、逃難。兵還沒來,一群前導做共產宣傳的來村子大肆破壞。房子都不能住了。

 家沒了。仕紳沒了。科舉沒了。親人離散。過年可以到城裡去買的新衣服沒了。僕人沒了。糖果沒了。背後「共匪」追著他們晚上睡在有屍體的水田。曾經擁有以外,人生活最基本的東西都被摧毀了。

 到了適婚年齡,奶奶就這樣隨著國民黨軍隊從南到北又跨海到台灣島來。也是八千里路。

 巴比倫是個古都,在伊拉克。電影算清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兩河流域的伊拉克人給庫德老奶奶一個道歉。

 北京也算個古都,在中國。漢人說加個黃河流域我們文明有五千年了,這可就厲害了,不用來道歉。我奶奶失去的一切,還是要一人一信給日本政府說明一下?你們代表出個面吧?沒魚蝦也好。

 老奶奶呢?她累了。跪下來對人骨哭述人類對他兒子的不平。

 奶奶呢?她也累了。可她從來沒哭。近年照顧身體不佳的丈夫心力交瘁,無怨、沒對誰講過。結果她中風兩次,部分記憶喪失,還能活。

 ~范位廉,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國際地域研究學士(IAS, Washington U. at St. Louis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於伊拉克的印象,絕大部分是關於戰火不斷的危險情勢。隨著波斯灣戰爭在2003年暫告段落,海珊政權隨之垮台後,許多當地居民能夠暫時獲得片刻的安心,並且開始嘗試尋找自己出外征戰,或是因為戰爭而流離的親友,在伊拉克導演穆罕默德‧阿勒達雷德吉所執導的新片【巴比倫之子】(ابن بابل)中,作為主角的阿瑪與祖母兩人,唯一的冀望便是找到1991年便被派往戰場的父親。電影從戰後滿目瘡痍的場景中出發,描述這對祖孫接獲失散12餘年的親人可能就在伊拉克半島南部的消息,於是搬出畢生僅存的些許積蓄,踏上這段尋親之旅。 (以下內容均提及電影劇情,請謹慎閱讀)

【巴比倫之子】劇照   

      電影從一輛破舊的小貨車開始,祖孫倆準備前往都市,搭乘客運前往納里希耶監獄和父親見面,以為只是一段單純尋找父親的旅程,但是在旅程當中,觀眾卻能從許多片段風景看見伊拉克當地的蒼涼和悲悽,平民老百姓依舊被軍人所管制,物資缺乏的民眾慌忙著想透過各種方式離開已成斷垣殘壁的市區,然而也有一群人和阿瑪一樣,等著前往位於各處的戰犯監獄,和自己的親人見面。

    而透過祖母和善心幫助他們的路人對話中,我們也發現,原來阿馬祖孫倆是伊拉克的少數民族庫德族,一次「安法爾」種族大屠殺,讓大多數庫德族人枉死於黃沙滾滾的中東土地上,儘管祖孫倆僥倖逃過一劫,但看著阿瑪童言無忌地說長大後要像父親一樣踏上戰場當軍人,聽在祖母耳裡,卻是字字句句刺痛著她的心,因為對她來說,戰爭是奪去族人性命,害她與親人失散的罪魁禍首,只是阿瑪此時還未能了解這點。

    在漫長的車程後,都市到了,然而真正的旅程卻非就此一帆風順,頹廢的都市只見人來人往,無人願意停下角度關心別人,只希望自己能夠早日離開此地。只會庫德語而無法和他人交談的祖母僅能靠著受過教育的孫子,尋得一條前往目的地的道路,在這座城市裡,一段與街頭小販的萍水相逢卻讓人看了在心中激起漣漪,雖然年齡相仿卻不同民族的兩人,能夠跨越隔閡彼此互相幫助,甚至在祖母差點無法跟著孫子搭上客運的時候追趕車輛並指責司機的不是,讓人看了對這段僅是短暫相遇的兩人所建立起的情誼感動不已。

    雖然搭上了客運,但是這趟旅程並未就此結束,沿途跟著阿瑪的視線,我們看盡了破敗景象,也驚鴻一瞥看見了祖母曾經提過的傳說之地,隨著和父親見面的距離越來越近,不光是祖母興奮的為阿瑪換上新衣,阿瑪也貼心的為祖母用水擦淨滿是黃沙的雙頰,也讓人期待接下來將會感人的重逢戲碼。只是沒想到好不容易到了監獄,劇情卻隨之急轉直下,監獄的工作人員說名單上沒有父親的名字,要祖孫倆去其他地方看看,或是到鄰近的亂葬崗找屍體。長途跋涉的祖孫怎麼可能接受這個事實,於是兩人迴盪在空無一人幾成廢墟的監獄遺址哭喊著父親/兒子,令人看了忍不住為之鼻酸。

    兩人失落的踏上歸途時,正巧在車上遇見了一位年輕人願意提供協助,然而在一次偶然間,祖母發現這位名叫穆薩的年輕人,居然曾參與當年屠殺庫德族的行動,儘管出自不得已,但是祖母依舊不諒解此人的所作所為,縱使阿瑪搬出了祖母曾說過的「你不是曾說過,要原諒傷害自己的人嗎?」也無法挽回這段一度建立起的友誼,儘管如此,基於自身的罪惡感和關心,穆薩依舊遠遠地默默守護著祖孫倆人繼續接下來的旅程。

【巴比倫之子】劇照    接下來的畫面更令人看了更難過,一處又一處的亂葬崗擠滿了尋找親人骨骸的家屬,現場的管理員只能靠狗牌上的名字辨別人名,更多的是剛用挖土機挖出來的屍骸,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找到祖母的阿瑪卻看著祖母失神的邊撫屍邊喃喃自語,儘管他一再向祖母說這些都不是父親的屍體,但是從現場盡是骨骸的悲慘景象看來,祖母早已因為這打擊而瞬間衰老許多,而電影透過語言不通的各族人,彼此訴說痛失親人的遭遇,儘管語言不通卻心境相同的情景,也讓人感慨,戰爭造成的傷害並非是單一族群,而是不分種族的,沒有人能從中得利,電影亦從中傳達了反戰立場。

在【巴比倫之子】當中,導演並非想要將戰爭的過錯歸咎到任何人身上,而是極力地描寫戰爭中無辜受難民眾們的心境,並透過小男孩和祖母的旅行,以紀錄式的手法呈現出當地殘破的景象,讓觀眾在觀賞電影時,除了同情起這段因戰爭而產生的種族迫害事件,並思考起戰爭之所以存在的意義,並試圖從中去理解,所謂的「原諒」,是不是真的是這麼簡單可行?

    最令人難過掉淚的地方是,正當祖孫兩人辭謝了穆薩的協助,搭著貨車經過荒原,看見傳說中有著巴比倫塔所在的空中花園時,祖母卻已經一覺不醒,緊閉雙眼,任憑阿瑪哭喊著想叫醒她一同見證空中花園的存在,卻毫無任何反應,電影也似乎暗示著,真正的和平和互相諒解,是不是一個夢幻而遙不可及的夢?電影並未讓這段旅程有個完整的結束,也因為這是個現在進行式,雖然電影是依據當今情勢而創作的,但是在當地確實有著數以萬計的骨骸從全國各地的亂葬崗中挖出,只希望,一切的戰亂能夠終止,也不要再有任何無辜的人為此而犧牲,我想這應該也是所有人想共同努力的目標。

《 全文轉載來自 http://blog.roodo.com/ruke/archives/14604285.html 下雨城市》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巴斯的新片[愛情對白]讓茱麗葉畢諾許奪下[本屆坎城影展影后],電影裡的茱麗葉畢諾許演得真好,把結褵十五年後對婚姻仍充滿憧憬與期待的太太演得很好,片頭一開始還令人摸不著頭緒,以為是瘋狂書迷歐巴桑迷戀與把到大作家,但在其與他人互動與語言對話裡,漸漸找到了故事的脈絡,結縭十五年後婚姻觸礁的夫妻,作家丈夫和 太太在結婚十五週年紀念日的隔天生活,太太要彼此假裝陌生,重新認識,然後一同旅行,也許是為了找回當初的悸動,也許是為了要崇溫愛情的滋味。但這趟旅行卻越走越讓人心疼,兩個人的隔閡比想像的更厚,觸不到彼此的心,該何以為繼?  滔滔不絕的對話是本片最大特點,對話量大概可以和[伍迪艾倫]的電影一較高下。

    愛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其實是常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則是幸福! 至於老去的時候還有人喜歡自己則是奢華的幸福! 片中處處是愛情猶記熱戀時的線索,回頭一看卻都成了冷卻時候的証明。    片中的愛情經過十五年後逐漸崩壞損毀的過程,清晰可見,見證其中,絮語對話宛如愛情土石流,讓人害怕,心驚!  

    語言的轉換也似乎是男女主角角色的轉變關鍵,最有印象的竟是在英語和法語轉換的時候,茱麗葉畢諾許說的[他也不講我的語言],走味了的愛情從言語自顯露蛛絲馬跡,片中的太太想留住的是愛情的氛圍,未必真的是對方;至於片中的丈夫則是冷淡以對,其實他也不是不在意,而是表達感情的方式以及眺望的方向不同。情盡緣了放手而去,真能做到是智慧,偏偏人總是矛盾,捨不得放不下,這才叫做人性! 我倒是挺同情女主角的,大概是從她身上的花痴傻氣裡,看見了自己!  

    真實總是比完美可貴! 但是人往往渴望完美,而忽略了不完美的完美! 如果男主角多留意一些--女主角為他而劃的口紅、精心穿上的高跟鞋、特別挑選的旅遊地點(15年前的結婚旅館),多一點細心多一點溫柔的舉動,也許愛情可以還是愛情。如果女主角多更多一點妥協,男主角本就不擅記憶、個性重理性更勝於浪漫,看透這些,卻願意去妥協,我想愛情可以用另一種姿態如其所願。

    能遇到靈魂伴侶是幸福,只是這世界上哪來那麼多的靈魂伴侶? 佳偶的背後,往往是妥協與角力的過程累積。 十五年過去,認不清自己的人都大有人在,更何況是認清床上的另一半? 或者,傻傻愛著也是好的,至少看不清,永遠陶醉在對方塑造的形象裡,會不會愛得比較容易?? 我開玩笑的! 當然不可能!

    [愛情對白]用絮語綿綿描繪一場愛情土石流,流淌而下,不再是[愛在巴黎日落時]的浪漫旖旎,而是真實無比的冷愛傷痛。

《全文轉載至 http://tw.myblog.yahoo.com/s05276/article?mid=3496 十分》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看過今年甫在台北電影獎贏得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首獎的「足球開戰」前,我從未留意自己其實早就看過庫德族導演的電影,還是因為「足」的柯基導演提醒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以「醉馬時刻」和「烏龜也會飛」等作品聞名國際的巴曼戈巴迪,就是來自庫德族(可惜今年錯過他的「你不知道的波斯搖滾」),而在伊拉克被解放後,傑出的庫德族新進導演們更一一在國際上嶄露頭角,除了柯基導演外,今年以另一部來自庫德族的新電影「巴比倫之子」大放光彩的穆罕默德阿勒達雷德吉,就是最佳前鋒之一。

son of babylon-1.jpg 
一位老婦人和一個男孩走在沙漠上,他們迫切地需要能載他們到某處的好心人,好不容易有一台卡車停下來,司機卻要求高額旅費,別無他法的他們也只能虛心接受。在路途中,我們才漸漸得知原來他們是要去一所前政府囚禁戰浮的監獄,老婦人是因為思子心切,而小男孩阿瑪,而是終於要去迎接自己從出生後的12年來,從未謀面的親生父親。

年紀僅三十出頭的達雷德吉,其實在2005年就推出他的第一部長片,也涉足紀錄片創作,他不斷地透過作品,企圖向世界呈現伊拉克解放後的社會現況,而這次透過新作,他以一個簡單卻深刻的故事,讓世界上的觀眾看到,在新聞上被遺漏的一個現今伊拉克的社會問題。

在海珊政府掌權時期,數以萬計的戰俘被囚禁在各地的監獄中,而當西方世界在2000年代之初進行攻打、推翻海珊時,他們在兵荒馬亂之際,處理戰俘的方法,就只有殘酷地一併殲滅,直至時局稍微穩定的近幾年,戰俘心急如焚的家屬,才能遠赴戰區,打探自己生死未卜家人的下落,本片中的故事雖為虛構並加以戲劇化,仍難得地讓我們得以藉由在地者的觀點,親身經歷一趟令人感同身受的旅程。

今年由兩位英國導演執導的「關鍵指令」和「愛爾蘭大道」,都只是呈現西方高層政府陰謀策略而導致的弊端和悲劇,而本片正好提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去看更貼近伊拉克當地人民的生活,達雷德吉身為一位庫德族人,自然創造出庫德族的角色去看多年來的種族恩怨,及隱忍多年的心靈創傷,但和「足」一樣,本片也強調一份民胞物與,和以寬恕化解仇恨的精神,不論是第一段旅程中的司機把原本獲得的款項全數退還,或是中途在巴士上遇見的熱心阿拉伯大叔,都賦予這部悲傷的公路電影一份溫暖的力量,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本是同根生,都是不折不扣的巴比倫之子。

《全文轉載至http://georgepchuang.pixnet.net/blog/post/22013071  George column》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x_fcfr1102077305.jpg

用『盲目』來解釋愛情裡的關係,也許是最恰當不過的詞彙了。

不像法國電影常借用呢喃的話語,來輕描淡寫出電影文本中心思想,這部片的每句對話,卻都是影響觀影的重句,是非常需要聚精會神來用心體會的。不過也正因如此,只要錯失一個瞬間,也許觀影的邏輯就會感到混亂,每個重句推積出來的疑問會越來越深,讓身為觀眾的我都差點失去羅盤,在這片大海迷了路!

無怪乎整場電影播映的期間,有人來來去去,有人聊天聊到天荒地老,身旁的友人也差點呼呼大睡….

我想,要是不明白愛情,也許無法體會他們談論(或爭論)的是什麼?

也可能無法理解在愛情關係中,兩人所處愛的角色相互消長的殘酷關係。

戀人常在不說明的關係中生存,所以即使對話了,也不見得會有交集….

對話從陌生人開始,談論『原創』和『拷貝』,角度的不同讓事實不重要了。

對話從朋友開始,談論兒子認為的『反正我們都會死,那又怎麼樣』。

對話從夫妻開始,談論15週年的結婚紀念日,誰睡了,誰醒著。

走過愛情的起承轉合,就會明白『盲目』是維持愛情多麼重要的角色!

,

不在愛裡卻假裝自己還在愛裡,所以用言語袒護自己行為的正當性,

他說,躺在床上當然是要睡覺,難道不對嗎?對的。但那不表示他還愛著。

,

看見男人不在愛裡卻假裝他還在愛裡,所以眼裡只見到象徵愛情永恆的雕像,

甜蜜的新婚夫妻,和互相扶持的老夫妻

難道不對嗎?對的。但那不表示他還愛著。

,

明知道只要一個碰觸,就能讓她的心軟化,但他不做。

明知道只是在金樹前拍張照片,就能見證愛情的彌堅,但他也不做。

明知道只要好好吃頓飯,就可以讓這場戰爭和平收場,但他還是不做。

他在堅持什麼?

『反正我們都會死,”不在愛裡那又怎麼樣?』

,

不承認情婦在周末的來電,只記得兩人結婚的教堂。

不看他生氣的臉龐,只看見他身後那對甜蜜的新婚夫妻。

不在乎他要搭9點的火車,只在乎蜜月曾經住過的9號房。

她在堅持什麼?

『反正我們都會死,”假裝還在愛裡那又怎麼樣?』

 

人的視覺是那樣的直接,他看見她的口紅、耳環和苦笑,面對討好卻視而不見。

人的嗅覺是被記憶引領,她聞到他的古龍水變了,面對變心卻仍然貪婪留戀。

這就是盲目啊!

他說,『在博物館裡放進一杯平凡無奇的水,就會被認為是有涵養的藝術品』,

就像在諷刺『只要把兩個人放進婚姻裡,就會被認為擁有永恆的幸福』….

他說,『他仍在說服自己,去相信自己寫的書』,

就像在諷刺『他還在說服自己,去相信自己還在愛裡』….

這一切是不是很可笑?

但是它確確實實存在大部分的愛情關係中,而且還屹立不搖!

 

再來說說一個有趣的事情,

對觀眾來說,一開始以為他們是陌生人的時候,

所有的對話都彷彿是一段美麗邂逅的開場。淺淺談話,愛意卻滿溢。

但是後來卻發現,他們也許只是假裝的陌生人,

那麼原本的對白不但再也不美了,

更顯現出兩人之間差異的巨大,冷漠的可怕,

彷彿是真正的陌生人!

 

在鏡子面前,女人裝扮自己,男人卻是深深嘆息!

這段失衡的愛情對白,能繼續交談下去,恐怕也只能靠盲目吧!

《全文轉載於 http://vdassweet.pixnet.net/blog/post/35793204 契訶夫筆下的男子》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icx_fcfr1102077311.jpg  娛樂性:4顆星   藝術性:四顆星  總分:85分  

      一位英國作家為新書到義大利去演講,同時舉辦簽書會,他在當地結識了一位法國女子,兩人相偕伴日遊。《愛情對白》開場時,男、女主角似乎素昧平生,但是一路漫步到結尾,儼然已是攜手多年、愛怨糾纏的伴侶。

     自願擔任半日導遊的女子,一路上為兒子的電話顯得焦躁,和作家交談總是意見不合,特別安排的參觀行程,他也彷彿不感興趣;直到被咖啡廳老闆娘誤以為是夫婦,他們的對話才進一步聚焦於愛情關係的辨證。而途中邂逅的新人,則是他們婚姻生活的今昔對照。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寫了一個非常精采的劇本,從男主角新書的主題,到他們參觀著名的名 畫摹本,在在呼應著影片穿梭虛實之間的情境與對話。女子抱怨工作狂丈夫總是不在家的時候,經常旅行在外的作家急切解釋著他的心情,他們或許真的是剛認識的作家與書迷,可能各自在婚姻中體會到挫折、鬱悶,卻也可能真是比此願對的夫妻。半日旅程於是模擬多年婚姻生活,有女主角常記心頭,男主角卻忘掉的蜜月;有丈夫總是缺席,只有妻與子相伴的家;還有生活裡的片刻溫存,以及不加掩飾的疲憊和爭吵。

     雖是複製或摹擬,也有獨特的精采,這是《愛》片對片中半日仿真的婚姻關係下的注腳。女主角茱麗葉畢諾許和男主角威廉席麥爾,兩人有份量十足的對手戲。大量對白,如假似真的關係辯證,凸顯情節合腳色的丰采;尤其茱麗葉畢諾許的演出,從看似瑣碎的動作與對話,逐步展現腳色的性格、情緒,自然而豐富的演技實在令人嘆服。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作者離開母土之後的作品,成績往往難以預期,王家衛將自己的風格放進美國電影機制,結果拍出明顯水土不服的『藍莓夜』;而離開伊朗,來到法國的阿巴斯基亞洛斯塔米,竟能夠拍出一部融合法國電影風格,又充滿人生況味的電影,跳脫他伊朗時期的風格,頗令人刮目相看。

 set  215 - AK.JPG

『愛情對白』有侯麥電影鋪陳感情關係的溫柔與細膩,劇情的發展卻又有亞倫雷奈的實驗精神。影片一開始是女主角參加一位作家的新書發表會,接著她盡地主之誼似地邀請他出遊,途中被「誤」以為他們是夫妻,接著兩人便認真進行起夫妻間的對話來。起先似是一場即席遊戲,越往下走,越讓觀者蹼朔迷離,究竟他們真的是夫妻?或只是玩一場遊戲,卻借人酒杯澆己塊壘起來?

 picx_fcfr1102077306.jpg

阿巴斯很刻意地不給觀眾明確答案。本來就是個虛構的故事,不論答案為何,畢竟都是虛構的情節。如果觀眾在茱麗葉畢諾許和男主角的對手戲(其中想必有許多對話是即席發揮的)中找到共鳴,那才是最真實的。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是影展時節了!今年的金馬影展看到現在覺得最酷的片還是年僅22歲的菲律賓導演迪歐科諾一鳴驚人的作品《衝擊城市》,這部的電影乍看之下一鏡到底,流動中的鏡頭彷彿是具有生命似的,散發出讓人喘不過氣的影像張力和和一股生猛的質地。其實在許多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中,都會看到這種「生猛」,然後他們的電影就會越來越成熟,得獎越來越多,生猛感就從此消失不見。在我的記憶當中,第一次經歷到這種「生猛」經驗的,應該就是看高達的第一部作品《斷了氣》,雖然楚浮的《四百擊》也很猛,但是我總覺得《槍殺鋼琴師》更猛……總而言之,這段過去看電影的回憶,或者說,一種「看大師電影」的遙遠集體記憶,都在這部《楚浮VS.高達》中重現了。楚浮和高達1.png

高達楚浮,楚浮高達。不知為何,這兩個名字從有記憶起就總是被「相提並論」,他們兩的名字一起念的話,怎麼念怎麼都順。當然,那是因為這兩個人是「法國新浪潮」中最「有名」的兩個導演。他們(和新浪潮的很多導演們)在最有衝擊力量的年紀,憑著一鼓對電影的熱情,不畏不懼勇敢向前衝,最後改寫了電影史。《楚浮 VS.高達》是一部關於他們倆的紀錄片,片中有個長得很像高達電影女性的女子(法國女演員Isild Le Besco),翻閱著過去的手稿,報紙,書信,《電影筆記》雜誌等等,在她翻弄書頁的動作當中,我們走入了時光機器,回到了1950年代末的巴黎。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也是電影史上最燦爛的一段時期。隨著歷史記錄的重現,我們看到了高達和楚浮的年少情懷,青春熱情,他們的友誼,以及最後的決裂。

 

這部電影並沒有訪問任何的當事人,例如:尚皮耶里奧。楚浮在1984年去世了,高達也年事已高,因此這部紀錄片的敘述,完全是站在當時歷史的角度,幾乎沒有什麼「現在」的觀點。在回顧楚浮高達的同時,電影也回顧了這段歷史風潮的來龍去脈,包括兩人的背景,《電影筆記》的形成,他們寫影評時期,早期的深厚友誼和他們互相合作互相欣賞的關係,楚浮和希區考克,Howard Hawks的影響,早期的安娜卡麗娜(高達的妻子,後來離異)等等,當然,尚皮耶李奧是絕對少不了的。Isild Le Besco甚至翻到了楚浮和高達的第一張的合照,照片中的兩個人都還是青澀模樣的臉,好像大學電影社的社員。這部片記錄楚浮高達,其實也可以說是「法國新浪潮」的記錄片,畢竟這兩個人幾乎可以等同是法國新浪潮。片中還出現了非常大量電影片段,除了《斷了氣》和《四百擊》,幾乎所有法國新浪潮導演的作品都被提到,還有許多已經進入電影史的電影、導演、音樂、演員珍妮摩露、楊波貝蒙、安諾艾美、珍西寶、尤蒙頓,鮑嘉……看到這些轟轟烈烈的記錄,更加讓人感受到,電影真的是很了不起的東西。

 

這部片最刺激的部份,應該是1968年的追朔,這是法國五月學運的一年,這一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創辦人之一Henri Langlois被文化部長革職,引發了大規模的聲援運動,這段歷史其實在貝托魯奇的《巴黎初體驗》(什麼爛片名)中也出現過,尚皮耶李奧還在片中演自己。而本出現的則是真實的歷史片段,成群的抗議群眾為了藝術正義走上街頭,夾在人群中的還有李幼鸚鵡鵪鶉最鍾愛的法國導演亞倫雷奈。這段記錄讓人精神振奮,有一股血氣在肚子裡衝來衝去的感覺。 

然而,1968年也是這兩位導演嫌隙的開始了。高達開始有了政治覺醒,楚浮卻仍然風花雪月,他們開始互相看不爽,開始攻擊對方,夾在他們中間的卻是兩人都愛用的演員尚皮耶李奧……這兩個人因為對電影的熱愛而相遇成長,雖然際遇各有不同,但是曾經有一段光輝的電影歷史,卻是他們一起攜手創造出來的。

《全文轉載於 破週報》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0年代末期,幾個年輕人用文字在法國影壇燃起一片野火。

楚浮(Francois Truffaut)直接點名權威幾乎凌駕導演的兩大編劇奧杭區(Jean Aurenche)、波士特(Pierre Bost),譴責他們讓電影淪為文學的附庸。高達(Jean-Luc Godard)則列出21位導演,說他們從主題、對白到攝影機運動都一無是處。

IMG_0199.JPG 

但兩人並非放了火就跑,反而「投筆從影」拍起了電影。楚浮的處女作【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震驚坎城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導演;由他編劇、高達執導的【斷了氣】(A bout de souffle,1959)也在第二年的柏林影展得獎。他們揭櫫的自由氣息,讓看似粗糙的影片外貌,反而解放了拍攝的場景、器材、技法與定義,獨特的電影語言不僅捲起了「法國新浪潮」,大批的仿效者更翻動了世界的電影版圖。

這樣的傳奇,讓後世影迷每每提到「新浪潮」,總有一層神話的光暈籠罩其上。而在浪頭最上方的楚浮與高達,也該理所當然「焦孟不離」才對。然而,美好的仗打過以後,個性、理念、路線的差異,注定兩人日後的分道揚鑣。高達愈來愈激進,每部電影幾乎都是電影美學與政治理念的開創或顛覆;而楚浮鞭辟入裡的愛情探索與電影感懷,在高達眼中成了自溺與軟弱。從文字論戰到唇槍舌劍,兩人竟到不相往來的地步;直到楚浮病逝,徒留欷噓。

現實戳破了神話嗎?其實更證明革命的不易(它怎麼整合了出身與觀念原本不同的人),以及創作者的盲點與誠實(革命伙伴終究得面對彼此終極目標的差異)。楚浮與高達的故事,我早已知道,也幫助我去理解那些曾經胼手胝足改寫臺灣影史的前輩們漸行漸遠的原因。「一杯看劍氣,二杯生分別,三杯上馬去」侯孝賢曾用胡蘭成的詩句來形容這層關係的演變。楚浮與高達有這股意氣風發,但負氣的煙硝味卻徹底腐蝕了友誼。聽說高達後來為楚浮病逝多年後才出版的書信集作序,是不是為時已晚?

艾曼紐洛宏(Emmanuel Laurent)導演的紀錄片【楚浮VS.高達】(Two in the Wave),試圖為這段風起雲湧的電影史,以及兩位名留影史的大師,進行一場盡量不偏頗的耙梳。豐富的史料與動人的影像,那些美好的與殘酷的,很難不教影迷激動。

楚浮與高達,沒有誰對誰錯。然而看完電影,我卻忍不住好奇:從小因為演出楚浮的【四百擊】而崛起影壇,但以高達的【男性,女性】(Masculin feminin: 15 faits precis,1966)受封柏林影帝的尚皮耶李奧(Jean-Pierre Leaud),夾處在亦父亦師卻徹底決裂的兩人之間,是怎麼調適和度過的?我更同情的是他!

【2010/11/14 聯合晚報 聞天祥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973041.shtml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18160.jpg 
米謝爾柯漢剛出道時曾在克婁德雷路許的「新悲慘世界」中,飾演革命英雄墨利斯,但意氣風發一時的他,隨後卻在星海沉浮了十幾年,只在金馬影展曾選映的「我們來接吻」等片中充當綠葉,直到今年他終於熬出頭,加入編、導、演全才的電影人行列。

柯漢的第一部創作劇情長片「壞情人」並沒有別出心裁的情節,反而很單純地,他只是要講一個關於愛著彼此愛到入骨的兩個人的故事,但在形式上他就很勇於挑戰,使用考驗觀眾拼湊能力的非線性敘事,從以已分手的情侶重逢作開端,開始回憶起他們從相識、相愛到心痛不已的過程,可能中文片名只能透露片面的含意,意為「從終點開始」的原文片名,似乎就揭露了本片的劇情走向。

尚和嘉貝麗的偶遇相當美麗,在一個陽光普照的下午、慵懶的露天咖啡座間,尚看見總愛咀嚼苦澀檸檬皮的嘉貝麗,他被她與眾不同的魅力深深吸引,卻沒想到這將會是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最真實、最濃烈的愛。愛以追求刺激感覺生命的嘉貝麗,漸漸帶出尚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渴望與熱情,但同時也使他感到越來越不安且善妒,直到視愛為生命、卻無法獲得平靜的嘉貝麗,作出不再讓這份瀕臨潰堤的愛繼續傷害彼此的決定。

在觀看本片時,很快地我就聯想起情節類似、但風格大異其趣的「KISS情人」,也神似出自柯漢的同鄉米歇爾龔特利之手的愛情辯證傑作「王牌冤家」,皆是以一對怨偶為起點,而回述他們從相識、深愛到怨懟的過程,但即使本片有幾個柯漢精心安排的出奇不意的笑點,也有與孩子間的親情互動,它還是與以喜劇為基調的上述兩例截然不同,柯漢有效仿新浪潮風格的神韻,也誠實地表達他對愛情的個人觀點。

本片最誘人的號召,非總是支持法國新電影人的性感女神艾曼妞琵雅莫屬,早已是被公認美貌與演技並駕齊驅的她,完全將自己交入才第一次創作的柯漢手中,從毫無保留的激情性愛戲,到完全融入角色的愛恨交織,即使她任性狂野的風貌已為影迷熟知,她使人目不轉睛的魅力始終不曾褪色。

在本片的開始與結束,柯漢巧妙地使用湯姆威茲的同一首歌 "Alice" (尚待考證),在爵士樂曲渲染力十足的陰鬱和迷離中,我們看見一對似乎已和平分手的情侶,和一對似乎決定重新來過的戀人,正如原文片名提示的,每一個結束都可以是另一個開始,在一切都是未知數的人生中,唯一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內心深處都渴望著一份毫無保留並刻骨銘心的愛情、一段愛到粉身碎骨而不枉此生的愛情。

《全文轉載至http://blog.udn.com/georgepchuang/4566339 George Column》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A COMMENCE PAR LA FIN-007486.jpg 

去看之前沒看電影介紹,步出電影院時,我額頭上的線條其實不少---就算有漂亮的艾曼紐琵雅激情演出,但本片的剪接方式還是讓我看得一頭霧水...

<壞情人>這部片主要在描述一對男女朋友對彼此的愛戀濃厚、卻偏偏經常上演著分分合合的戲碼,整部片的說故事方式就是一下子在現在這個時刻,一下子又拉回以前的時光。 

對女主角嘉貝麗而言,最美好的戀情,理當在發生瑕疵之前就畫上句點,這樣才能永保這甜如蜜的新鮮滋味;但對男主角而言,愛一個人就是恨不得能無時無刻都黏得緊緊的不要分離:嘉貝麗喜歡聽歌劇,自己就算在旁邊聽到打瞌睡也還是要陪著。可以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地方在哪裡,不重要。

也許正因為這樣不同的談戀愛態度,才會造成兩人雖愛得濃烈,卻屢次的分分合合。

本片的情慾場面相當多,艾曼紐琵亞在本片也全裸的乾脆,年過四十的艾曼紐,身材依舊好得讓人驚豔 !(不過我得承認:在得知男主角就是她現實生活中的導演丈夫時,給予我的激情衝擊感還是有因此打了折! ) 為了表現兩人的濃情蜜意,全片有非常多會讓人"熱血沸騰"的劇情,見這對情侶初識時總愛在咖啡廳男廁內享受激情,真是讓人一邊替他們捏把冷汗也一邊佩服他們即時享樂的勇氣呀 。

只是濃烈的愛卻沒讓嘉貝麗黏著尚更緊,她又再度的提出了分手,最美的愛情應該在最美的時間點落幕,這樣它就永遠也不會凋謝了,她要尚離開他,如果他真的有他說的那樣愛她,那他不會捨得讓她經歷這愛情凋萎的一天。

但深愛一個人時,啟能這般的說要就要、說放就放? 於是兩人就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繼續糾葛著。

PICTO 15.jpg 

這部片很多因對感情觀的認定不同,造成的對白衝突是較令我感興趣的地方。女人心思的繁密度與男人簡單、單純的愛情觀在<壞情人>一片中有著明確的各執一方。喜歡法國電影的朋友們,多年未見的艾曼紐琵雅與自編自導+自演本片的丈夫連袂演出超越尺度的這部電影,可以列入觀片清單喔。

《全文轉載於http://nisa0609.pixnet.net/blog/post/20536912 Nisa的硯台客棧》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約聖經中提到,上帝應許以色列人會進入「流奶與蜜之地」。奶與蜜,從此成為人間天堂的代稱。對一般人而言,美好的天堂永遠在回憶裡,問題是回不回得去?怎麼回去?土耳其導演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glu)的《卵》、《乳》、《蜜》三部曲,便以生命源頭的三種滋味為母題,書寫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樂園,又返回樂園的歷程。

010.jpg 

卡潘諾古的土耳其不是我們眼中所見的土耳其。他的影像和節奏飽含神秘氣息,從日常生活挖掘出神話寓意。三部曲的開頭跟結尾,都是一個謎。描述父親的《蜜》開頭是一個男人爬到樹頭高處,突然樹枝斷裂,他被倒懸在半空的驚恐。描述母親偷情的《乳》則是一個女人被倒吊起來,以熱牛奶逼出體內的蛇。描述母親死亡的《卵》開頭則是一位老婦從霧中走來,彷彿在找路,最後又向另一端霧中的房舍而去。這些畫面和劇情或直接相關,或止於暗示,但都獨立成夢的意象,開啟觀眾的無限想像。

按照詩人約瑟夫的成長時序來看這三部片,《蜜》中的父親代表原初的樂園,那是一個自然的樂園。父親放鷹、採蜜、深入不可知的叢林,都帶給小約瑟夫神秘的吸引。相對的,母親所代表的便是柴米油鹽的日常世界。但是當父親進入叢林、一去不返,約瑟夫只能跑到林中作夢,在夢中重溫父親的神話。

約瑟夫繼承了父親的夢想精神,也繼承了父親的癲癇,這病症猶如他內在神秘特質的生理癥兆。兩者都讓他不同於其他人,同時帶給他慰藉與困擾。癲癇每次發作都跟他的情感波動相關──發現母親偷情時,以及遇見喜愛的女孩。但他寫的卻不是情詩,他的詩只為自己而作,彷彿是神話世界遺跡的證明。也可以說,癲癇是他父親的附身,他彷彿永遠也無法擺脫父親的影子。

約瑟夫第一次失樂園是父親的失蹤,第二次是母親情感的背棄。原本無憂無慮的詩人為了獨立,終於不得不選擇了跟朋友一樣,進入礦場工作,面對粗礪的現實。此時導演在《乳》的結尾,用了一個大膽的畫面,讓約瑟夫頭盔上的燈直視鏡頭,造成一片炫光──真實是光,卻刺眼得令人目盲。他真正失去了他的樂園。

已進入中年的詩人在《卵》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母親家。母親故去,他卻發現了年輕母親的替身,一個長年照顧他母親的女孩艾拉。艾拉與約瑟夫是遠親,晚他一輩,但兩人卻在幾天之間發展出脈脈情愫。兩人的親戚關係,隱然複製了「亂倫」的指涉──約瑟夫從母親那裡失去的愛,在這個女孩身上重新獲得。女孩強制約瑟夫執行他母親獻羊祭祀的遺命,也加強了她身為母親代言人的地位。約瑟夫不知道母親獻羊的意義,觀眾也不知道,但是這一舉動,卻促成了約瑟夫和母親的和解,以及透過艾拉,一種愛的尋回,讓他終得以重返兒時失去的樂園。

約瑟夫寫的是什麼樣的詩並不重要。因為他的經歷,即是詩。卡潘諾古必然是洞澈這一點,才會以詩人作為他的敘事主角,卻志不在寫一名文學家傳記。世界是實存的,是生活衍生出無限的歧義。例如奶水原是約瑟夫與母親的聯繫,約瑟夫也以送奶貼補家用,母親卻在約瑟夫進城期間,因偷情而無心送奶,造成親子關係破裂。得馬失馬,禍福相倚,一個簡單的物件,卻造成多少波折!又或是一個女孩用一瓶貨真價實的酒,跟約瑟夫換了一本食譜,他卻緊接著聽聞母親的死訊。難道那女孩竟是報訊的天使?或是母親的魂魄?還是生活本身,自有無可逆料的連結,那即是詩?

《卵》、《乳》、《蜜》三部曲的逆向拍攝,其實也很像是一個回溯的過程,一次獻祭。在追憶的眼光之中,人生原是不斷的錯過與失去:父親的消失、約瑟夫的離家、亡故的母親、甚至書店裡偶遇的女孩……然而,不論是詩人約瑟夫、或導演卡潘諾古,都試圖證明一件事──我們在生活中失去的,也必可從生活中尋回。生活本身,便是幽密叢林,便是我們每個人的應許之地。

《登於自由時報10/10副刊》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69.jpg  

終於讓森米卡潘諾古榮獲今年金熊獎殊榮的「蜜」,是「夢土耳其之約瑟夫三部曲」的完結篇,這次的約瑟夫是個學齡兒童,和在前兩部曲展現詩賦才華的約瑟夫們不同的是,兒童約瑟夫竟有閱讀障礙,但和他爸爸的輕聲交談卻能對答如流,顯示他並非天生遲緩,而是莫名的恐懼感令他反應不及,在片頭他信心滿滿地想向老師證明他的練習成果,卻因老師臨時換課文,反而成為班上的笑柄。

和事件接連發生的「乳」很不同,「蜜」注重情感和氛圍的營造,觀眾可能會被驚心動魄的開場戲誤導,卻有著接續「乳」而進入「蜜」的意義,很自然地,對約瑟夫這個年紀的小男孩而言,他的學習對象就是家中唯一與他同性別的父親,而父親亦師亦友式的對待,讓一心扮演家長的母親更顯得難以親近,例如一杯牛奶的取捨,就貫穿全片傳達了情緒與關係的互動轉變。


夢境也是本片用以代替純粹敘事的重點元素,約瑟夫在片頭時就告訴了父親他作的夢,而隨著他的心理轉折,觀眾也能透過他的觀點,看到與現實連結的夢中景象,母親的一場夢同樣也被納入本片的觀點之一,她熱切地向約瑟夫敘述著她的美夢,但與母親已有隔閡的約瑟夫完全無法融入,卡潘諾古繼「乳」中的算命情節後,再度以夢對該民族的重要象徵意義,加上約瑟夫外婆家中的宗教習俗,及市集上的祈禱儀式,突顯土耳其人對天定勝人的篤信。


對父親有強烈依賴感及佔有欲的約瑟夫,尾隨父親到同學哈姆迪賣繩索的家,目睹父親送禮物給哈姆迪,讓他嘗到生平第一次的嫉妒滋味,沒有心思寫作業的他,在隔天老師檢查作業時,竟臨陣把自己空白的作業本,和鄰座哈姆迪寫好的作業本互換,哈姆迪一直對他展現的忠誠友誼,就因一個小舉動而一筆勾銷,但其後也是他初嚐的內疚感,促使他帶著父親做給他的小船、前去送給臥病在床的哈姆迪,他就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贖罪。


卡潘諾夫再度採用全自然光的攝影方式,強調明暗反差的對比,加上完全在自然環境或簡樸屋內的取景,每個畫面都活脫脫像是出自中世紀的歐洲畫家之手,這點除了前文提到的塔爾與艾利賽,更讓我聯想到墨西哥新銳卡洛斯雷卡達斯,尤其是「寂靜之光」。父親失蹤後,他也學會察言觀色、試著討好母親,最終約瑟夫的人生學習,讓他獲得老師的獎勵與全班的鼓掌,但他卻仍必須學習面對惡夢成真的殘酷現實,他選擇暫時逃離這一課,步入和當下心境一樣漆黑的森林中,盼父親出現在他的夢裡。


文章轉載自 George Column - Pchome新聞台Blog http://mypaper.pchome.com.tw/librahuang/post/1321467195 

joint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